真情互动
群防群治保护学校安全周边单位都是同盟
陈女士:
近期,河南、陕西、河北等地连续发生学生被伤害事件,1月15日刚刚发生了一名歹徒闯进湖南新化县北渡小学,伤一名学生、杀死校长的恶性事件,令人感到触目惊心。请问,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宁波市有没有采取保护学校安全的措施?
记者:
记者近日在一家幼儿园采访时,正遇上公安部门对幼儿园进行安全检查,由此了解到,我市公安部门、教育部门正采取新一轮的学校安全保护措施。
宁波市教育局:
我局于2012年12月25日和2013年1月15日接连下发《关于做好近期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切实做好期末和寒假期间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进一步加强门卫及周边管理。保护师生安全措施还包括:恶劣气候情况下的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学生寝室用电安全管理和学校财产安全管理。严防因燃放烟花爆竹、违章用电等引发火灾。严防发生拥挤踩踏事故,严防煤气中毒、食物中毒等,严防冰冻雨雪灾害和溺水事故。
学生假期安全预警机制建设已经被进一步强调,各校都被要求做到:做好一次安全教育,上好一次主题班会课,印发一份切合实际的《告家长书》,重点做好学生假期出行交通安全、日常饮食安全、燃放烟花爆竹安全以及在灾难性天气条件下安全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切实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宁波市公安局:
从即日起,各地、各单位会同综治、教育部门成立检查组,深入学校、幼儿园进行明查暗访和检查督导,全面摸排掌握校园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对问题突出的校园,协调主管部门明确整改时限,深入推进校园安保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具体有:
迅速检查每一所学校、幼儿园,督促指导强化校园内部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并落实留校学生安全保障工作。
再次对学校、幼儿园的内部保卫力量、安全管理制度、门卫值守制度、安全防范设施、校舍安全、应急处置机制等逐一检查,及时发现并堵塞漏洞、明确隐患整改方案。
督促学校、幼儿园严格按照我市有关规定配齐配强内部保卫人员和保安员,配全应急防护器械和装备,并加强应急处置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制服违法犯罪分子。
强化校园及周边的巡逻控制。组织警力和群防群治力量全力开展校园及周边区域,特别是上放学等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值守巡控工作,确保每一所学校、幼儿园周边治安交通秩序有人管、有人看、有人巡、有人防。
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开展护校工作。会同综治等部门,逐一走访校园周边的单位、商户、营业网点等,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护校工作。在校园及其周边的单位、商户设立“爱心庇护点”、“护苗志愿者队伍”、安装一键报警装置,形成保护学生、幼儿安全的合力。
(陈雅珍)
记者走进12345
余姚329国道收费
本地和外地车辆一视同仁
姜先生:
我经常绍兴、慈溪两地跑,发现余姚329国道收费站实行外地车收费、本地车不收费的政策,我觉得很不合理,要求回复。
宁波市交通委:
经查,目前我市国、省道收费站不存在本地、外地车辆区别对待政策,余姚329国道收费站也一样。至于姜先生反映的问题,可能是由于本地车辆提前统一上缴年费以后,再次通过不用再收费。感谢对于收费公路的关注。
(陈雅珍)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
我市已经接纳28.93万人
高中段新政策正在调整中
一位新宁波人:
我们家里有亲戚孩子在宁波读初中,为什么不能在宁波读高中?孩子们要回老家去读,真的太麻烦了,家长在外面打工很不容易,小孩子要回家不放心,可不可以不要回家去读啊?
宁波市教育局答复:
近年来,我市接纳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全面实施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当地适龄儿童少年共同成长、就学环境改善、教师素质提升、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规范管理等五项行动计划,强化责任,破解难题,努力让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读上书、读好书。
符合条件的所有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都与本地学生一样,免除借读费、学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截至2012年9月,宁波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为28.93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段学生总数的四成以上。
在以往的高中段招生中,考虑到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的衔接,要求非本省户籍的学生原则上回原籍报考普通高中,但可报考我市的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享受与本地学生同等待遇。2012年起,随着国家关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政策调整,我市也将根据上级有关政策,调整我市的高中段招生政策。(陈雅珍)
汽车有没有违章
电子警察用照片说话
杨先生:
我是一个出租车司机,上月16日在姚隘路从西向东,往桑田路右转弯时,遇绿灯,但前面一辆客车一直停着未开,我等了他10秒左右,就从中间车道右转弯,导致我违章扣分。我觉得这个不合理,要求处理回复。
宁波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答复:
我们从四张照片上看到,来电人明显地变更车道超车,又强行从直行车道右转弯,被电子警察拍到。前方的客车没有停过,一直在往前开。已与来电人电话沟通说明了有关情况。
(陈雅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