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教堂”飞往“蝴蝶王国”的故事
江明修,台湾政治大学公民社会暨地方治理中心创办人与召集人、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特聘教授、苗栗社区大学校长、第三部门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我如实地感念与肃然地对“我的朋友廖嘉展”感谢,他的利息不只是在人间,也在世世代代农民所珍视的土地上与心田上。在民国初年,五四运动之后,胡适之先生名满天下(据说谤亦随之),那时文化界、教育界流行一种说法,即许多人都喜欢说:“我的朋友胡适之”,这样的攀附,即使后来他到了台湾也很盛行,一方面反映了胡先生的好人缘与知名度外,也衬托出现实人生中的人性、人情与人间的浮世绘。当然,连曾经代表民进党竞选总统的彭明敏先生,在其回忆录《自由的滋味》中,都说了当初在加拿大留学时,胡先生曾私下帮助他,待其知情后,想要还款却遭其婉拒的往事,胡先生的理由是:“我的利息在人间。”意指培育人才后,从其对社会的贡献中,得到更广、更远的回馈。如此礼贤下士、提携后进,无怪乎以文坛巨子(或学阀)之身,优游于学官之间,深得天下文人之心。记得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读书时,我的指导教授之一的Dr.WesleyBjur对我的博士论文初稿是逐行校订的,如此用心令我非常感动,问老师为何如此费心,他的回答是,当初他的恩师也是如许待他,他的承诺是效其师之行,二十几年来,我在看学生论文初稿时,即常常想起老师的坚持,确实,我的老师的利息,就真的产生在我的学生身上了。言归正传,就在当前的台湾中心点埔里(日月潭旁),住着“我的朋友廖嘉展”(他也已是名满社区营造圈),他所经营的新故乡基金会与桃米社区、纸教堂,都已经成为灾区重建、社区营造的典范兼传奇了,相关的精彩报道已经很多,不待我来赘述,倒想从侧面谈谈他的“蝴蝶梦”、“蜻蜓梦”、“青蛙梦”等“廖叔”之生态社区大梦,而他的付出所得到的利息是什么?除了生态复生、美学经济、社区经济、公民参与、社会企业等面向的利得外,我觉得最重要的获利应该是:重建农民的自尊心与触发农民对家乡的热爱。犹记得,数年前,我引领了一群中国内地的NGO学者与实践家来桃米社区参访时,桃米社区派了两位农妇作为解说员,在其诚恳与热情的讲解下,我们认识了社区的好山、好水、好人情,更妙的是,她们对生态的讲解是维妙维肖的,也是热情洋溢的,当其时,我们感受到原来全世界最好的蝴蝶、蜻蜓与青蛙,正好都在埔里的桃米社区。稍后,当时的南岭中桓生态园区的陈旭军先生,即非常真诚地指出:“论大山大水,论生物、生态之多样,相信南岭也不输桃米,但说到农民所具有的自尊自重感,我们确实是很难找到类似的地方。”当下,我如实地感念与肃然地对“我的朋友廖嘉展”感谢,他的利息不只是在人间,也在世世代代农民所珍视的土地上与心田上。他与他的爱妻颜新珠女士,是如何在原先是穷乡僻壤的中央山脉的山谷间,耕耘人心、进行社区营造之“造人”的社会资本营造工程呢?在9.21大地震中逃过一劫的他们,整理其心得如下:“震后在参与社区重建的过程,我提出了两个策略性观点:一、社区需要长期的陪伴:在陪伴的过程中,培力(enpowerment)社区建构自我承载的能力。二、在社区内部形成社会运动:让社区真正面对自己的问题,唯有长期的改造,才有机会翻转社会不良的结构。”他们更进一步在灾后重建中,提出社区营造的新方法与新策略,即:“如何在充分理解自己的社区资源底下,凝聚社区的共识,创发出一个可以试图去追求的愿景,在此愿景底下,一方面整合内部,一方面架构可以支援愿景发展的网络,让社区慢慢累积做事的方法与能量,也在过程中组构新的人际网络,让可以共事的人先团结起来,并形成一个核心力量,当这个力量足够强大时,就有机会往好的方向去改变。我称它为核心巩固策略,这个策略如果成功,社区内部就不会因头人的变动或组织的冲突而停滞不前。”除了上述的社会资本重建的核心策略外,最近,廖嘉展更提出新的理论框架——“揉转效应”,以之成为支撑社区营造采行“社会企业”模式的论述基础,至於何谓“揉转效应”,廖嘉展加以定义为:“如何以一个地方共同发展的愿景,来揉合各种不同相关利益者,以此打破既有的利害关系,让大家一起为共同的愿景去打拼,且再有实质的效益后,卷起更大的参与,扩大影响,自然形成地方的质变。而这质变,不完全以经济的获利为依归,它更是生态、生计、与生活的共同体现,同时也满足了参与者的生命价值的实践,是地方可以持续发展的命门。”最近,“我的朋友廖嘉展”又进行了一个令我非常赞佩的宏愿与行动,即要重建埔里为“蝴蝶王国”。在9?21大地震死里逃生后,以十几年光阴,在埔里的山村中打造岀“桃米社区”及纸教堂见学园区,复生了社区经济,也带动了社区营造的新视野与新境界,甚至也对生态旅游、农业、农村与农民的再生与提升,提供了美学经济的实例,更对公民社会之在地建构,展现了具体可行的实践道路。如今他要全心投入人生的另一个十年时间,让埔里重现“蝴蝶王国”风采,以行动表达对于埔里的爱。廖嘉展笑语,当他想要对全体埔里镇民发出“再现蝴蝶王国”这项动员令时,其实正是他生命历程中“另一段迷航”的开始。他具体地陈述其行动策略:“我们一直想把桃米经验扩大为‘生态城市’,让埔里成为最适合居住的地方。但世界各国的生态城市都不相同,缺乏共同的经验,什么是可以凝聚埔里人情感的共同愿景?我们不断讨论、发想,才找到蝴蝶这项元素。”事实上,实践,让我们的关怀找到寄托点与落实点,让我们有生命力,让我们实实在在的知道,我们是活着,而且,活得很有心、很有价值、很有意义,也很有力量。“我的朋友”的故事,不会是人间的第一遭,也不会是台湾的唯一独奏曲,就像过往的墨子与许许多多的践行者与先行者一样,他们的行动不仅改变了僵化、无力、贫血、苍白的世界,使之成为生机、活泼、热血、彩色的寰宇,更启迪了无数青年,使之更有勇气去挑战体制的宰制,以及愿意为实践理想而流汗与流泪。我们相信,当一个小小的山沟开始翻转的时候,整个宇宙也会开始颤动;当人性的光明在台湾最中心点、最底层区,闪闪发亮时,人间的幽暗就已经渐渐远离了。有时,唯有稍稍地“迷航”,才能飞回到内心最深处,也才能飞到天命之所付托处。(来源:社会创业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