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行业总得有人去做”
王芳严飞
1997年,刚刚三十出头的吴为,从商业系统下岗后,考进了刚刚成立的鄞州区殡仪馆,一呆就是16年。
那年,馆里一共招了30名职工,有两三个人只到馆里转了转就离开了,坚持到现在的,还有二十五六名老职工。
鄞州区殡仪馆主要承担鄞州区内的火化任务,火化量已从1998年的309具增加到2012年的3200具。吴为所在的业务科,是馆里跟丧户接触最多的一个部门。接听电话,安排出车,遗体运达后,登记入档,送入冷藏柜“上冰”,再安排时间火化。在这个过程中,跟丧户的沟通显得十分重要。
吴为刚进殡仪馆工作时,正是鄞州区实行遗体火化政策的第一个年头,部分农村丧户对这一政策有抵触情绪,往往把气撒到殡仪馆职工头上。吴为记得,有一个死者家属那天中午刚刚喝了酒,借着酒劲对着他又踢又打。而作为殡仪馆职工的他们,只能耐心跟丧户解释相关政策,打不能还手,骂不能还口。还有的家属,同样因为有抵触情绪,对殡仪馆的服务吹毛求疵,有的会嫌派来的车辆小,不够坐下所有的家属,而拒绝吴为他们把遗体接走。这种种委屈,作为殡葬行业新兵的吴为,那些年可没少尝到。
逢到寒冬腊月,杖锡、章水等地大雪封山,灵车无法开到丧户的家门口。这时,吴为他们又得跟丧户解释,根据道路通行的有关规定,车子只能开到什么位置,剩下的路程,只能双方一起克服困难,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把遗体送到车辆停放点。吴为说,这样的情况他们业务科每年都要遇到一两次。而接尸员从下车地点赶到丧户家中,单趟就要走两三个小时。
吴为所在的业务科有5名职工,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一个夜班,从下午4点一直守到第二天早上8点。天热时,半夜里因溺水、车祸等非正常原因死亡的特别多,最多的一个晚上,业务科总计接到4个来自鄞州区各个派出所和医院的电话,业务员们来来回回跑了4趟,一夜都不曾合眼。有一起车祸的受害者,业务员们接到时已肢离破碎。对此,吴为他们已习以为常,只不过比平时多一个口罩便从容开始工作。
夏天多雷雨。雷雨之夜,鄞江一带常常因为电线被打断而停电,但殡仪馆的冷藏柜不能停止运转。这时,业务科的夜班工作人员就得赶紧跑到小山脚下的发电机房去。电闪雷鸣中,跑过那一片黑漆漆的空旷地,就算是一个大男人,也是需要几分勇气的。
这个行业,薪酬没有坊间传说的那么高,而个中辛苦却不足为外人道。一年365天,馆里天天离不开人,职工们也没有法定节假日的概念。吴为说,他和同事们都不怕辛苦,怕的是一部分人对这个行业的异样目光。有好几次,馆里去采购物品,开发票时,人家一听发票抬头要写殡仪馆,嘴里就开始说出不好听的话来,这令他们感到非常难受。
当然,人心都是肉长的。吴为他们细致周到的服务,也经常得到丧户的衷心感谢。这些年,随着一些老职工的退休,馆里也需要补充新生力量。去年,馆里向社会公开招收新员工,一个80后大学生被招进了业务科。目前,这位新员工跟着吴为他们这些老师傅,已经有模有样地干起来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