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公益插上腾飞的翅膀——江东志愿服务在探索中前行
记者王芳通讯员黄立宇文/摄6月1日,在浙江务工已有17年的河南汉子李书端,带领5名南阳的乡亲,来到江东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搬运“温暖衣站”的捐赠物资。“来浙江这些年,我们的生活条件也改善了很多,但是老家新野还是比较落后,这些衣服和文体用品都是家乡的老人和孩子们急需的。”
李书端是新野爱心义工团的一名负责人,听说在江东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有个“温暖衣站”,能为贫困群众免费捐赠衣物,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咨询。“温暖衣站”的管理人员了解情况后,一下子就发给他们20大包,总共1000件干净整洁的衣物。这令李书端和几个老乡感到喜出望外。
这是发生在江东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极为普通的一幕。在这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的基地里,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这是江东区2.45万名注册志愿者、400余支志愿服务团队共同的心灵家园。
中心成立半年
每周造访人数超200
去年4月,江东区将“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培育机制”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建设项目予以重点开展。随着该项工作的日渐推进,志愿服务理念日益深入,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普通市民参与社会志愿服务事业的主观愿望不断高涨,民间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搭建一个能全面服务全区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指导全区志愿者事业发展路径的实体化运作机构,已迫在眉睫。
2012年12月,江东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正式落成使用。中心整合了共青团江东区委、百丈街道、宁波市成人教育学校和其他各方资源打造而成。中心实用面积近400平方米,分为展示区、办公区、孵化区、活动区四大功能区块,承担整个江东区志愿服务的综合指导、指挥协调、项目培育、团队孵化以及成果展示等功能。
作为政府主导下的志愿服务资源配置、配送中心,江东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能够为志愿者提供招募注册、证件办理、业务咨询;为志愿服务组织提供登记备案、入驻咨询、参观讲解、业务培训;为社会各方提供跨界合作、项目策划、公益实践、人才输送等综合性服务。
志愿者服务大厅每天有1-2位工作人员办公,为志愿者个人、组织及社会各界提供服务咨询、注册登记、供需对接等各项服务。针对不同人群特征,他们为志愿者提供了纸质登记和网络注册两种登记方式,并根据个人特点,推荐引导他们加入相应的志愿者队伍。目前,每周到中心咨询、申请加入志愿者的市民超过200人。
成功对接资金数十万
近万人享受志愿服务
“您好,阿姨!您的衣服可以在每天下午2:00至5:00送到我们指导中心来,我们有志愿者现场为您整理、登记,并为您送上活动积分。”6月8日,当记者来到江东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时,这里的专职工作人员裘洁丽正在接听热线电话,熟练地向每一个打进电话的市民介绍相关的志愿服务项目。
“温暖衣站”就是在中心常态化运行的大型志愿服务项目之一。今年4月份起,江东区志愿者协会联合媒体正式发起“温暖衣站———为最需要的人送去青春关怀”大型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得到了民间爱心人士的热烈支持,先后共有四川驻宁波团工委、宁波百川爱心志愿团、固元堂、凯路仕自行车商行、八一富邦篮球公园、宁波逸东豪生大酒店等多家爱心团队和商家的共同参与。项目启动以来,每天平均接受市民捐赠5个批次,累计收到衣物14000余件,捐出衣物8000多件。目前已有多批捐赠物资先后发往四川成都、雅安、阿坝和河南新野。
“温暖衣站”只是众多接受江东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指导、孵化的志愿服务项目中的一个。在中心成立的短短6个月时间里,已先后策划、举办了江东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大赛、温暖回乡路———2013春运特别志愿服务项目、“美丽家园,绿色梦”环保志愿服务广场活动、2013“甬动爱情”万人相亲会等近10项大中型志愿服务项目,为宁波市中年“空巢”家庭俱乐部等17个志愿服务团队和“最美夕阳红———为百岁老人传递爱的关怀”等近40个志愿服务项目,成功对接了数十万资金、技术和业务支持,鼓舞带动一大批区内外的志愿服务团队,为近万名服务对象提供了多层次、多维度、广覆盖的专业志愿服务。宁波银行江东支行、宁波华友置业有限公司、江东区“创二代”联谊会、轿辰集团、甬之美文化传媒等多家单位成为江东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的长期合作伙伴,共同资助扶持这些成长中的优质志愿服务团队和项目。
“有时间来中心,有困难来中心,有想法也来中心!”这是江东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的服务口号。在志愿服务精神的感召下,江东“小红帽”、“小马甲”的身影活跃在第十一届中国家博会、宁波市节能宣传月的工作现场,活跃在“拒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交通文明岗,活跃在江东区绿化志愿生态行主题实践中。
园区孵化培育模式
让公益团队和项目受益
“在与病人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口是心非’,嘴上说不需要帮助,事实上,他们还有许多未了的心愿。”入驻在江东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创益孵化园的小小“公益领袖”陶俊琪谈起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时深有体会。
去年12月,江东团区委在江东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举行了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大赛。陶俊琪和团队内的成员一起把“临终关怀”设计成公益项目,最终获得项目资助。
“临终关怀”项目的受益者之一是76岁的陈阿姨。她在113医院已经住了四个多月,每天愁眉不展、郁郁寡欢。这不仅仅是因为肺炎病痛的折磨,更重要的原因是,她唯一的儿子年初就被派往美国一所高校做访问学者,身边没有亲人照顾,她感到十分冷清。“病人如果情绪低落,将会影响身体的康复。”主治医生也很担心,他遇到过很多类似的老人,因各种原因,在医院孤身对抗病魔,孤独耗完最后的时光。
陶俊琪带着“临终关怀”公益项目,与113医院合作成立“关怀科”,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上门陪伴病人,与病人聊天。陈阿姨也受到了这一公益项目的惠泽。每隔两天,志愿者都会提着水果来看望她,聊聊近几天的新闻趣事,或是推着轮椅上的老人出去晒晒太阳。虽然每次志愿者的陪伴只有一个小时,但成了老人心中的盼头,精气神儿足了,身体也好转了很多。
江东区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大赛收到了106个项目申请,涌现出了像“微爱公益”、“中华小当家”、“生命保护伞”等一批可行性较强的公益项目。
而创意公益目前看来还是新鲜事物,它的成长壮大需要社会各界的精心呵护。“我们联合百丈街道,为在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大赛上脱颖而出的公益点子搭建一个‘创益孵化园’,就像大学生创业园那样扶持这些民间的公益团体。”江东团区委有关负责人认为,用创意点亮公益,更要用专业引领创新,让想做公益、会做公益的组织都有发展的平台。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创益孵化园借鉴的是企业孵化的操作方式,通过提供资金、管理、培训等多种便利,推动处于起步期的志愿组织迈入正轨,做大做强。
在江东区,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其实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如组织部的党员先锋、民政局的红蚂蚁助老、城管局的城管义工等。第二种模式是以社区为主导,走“社工+志愿者”相结合的路子,如划船社区的阳光八号志愿者,东海社区的军嫂志愿服务队等。第三种模式就是“园区孵化培育”模式。通过建立一套严格的孵化项目筛选标准,筛选一批创新的项目进入孵化园,前期考察评估3-6个月,孵化辅导1-2年,跟踪服务1年。在孵化辅导期间,中心的场地、办公等硬件资源,无偿提供给志愿组织,并且给予一定的支持。孵化期满经过评估,认定组织具备了独立运转的能力,就可以顺利出壳。
“双闪”应急志愿服务队是较早进入“创益孵化园”的公益组织。原先,它只不过是一个网友的偶然提议和一次自发的公益活动。去年8月,当“海葵”台风肆虐宁波,在江东区经营一家小型广告公司的马琴发起了“双闪”行动,与几十位爱心私家车主一起,打着双闪灯把600多位滞留在车站的乘客送到了温暖的家。之后,这场爱心接力被请进了创益孵化园,有了免费的办公场地,以及种子资金、专业培训和政府资源对接等多项支持。
短短三个月时间,江东“双闪”应急志愿服务队成立了,成员数量达到了100余名,爱心车辆贴上了统一的标识,配发装有紧急维修工具和简单医疗救护用具的工具箱,还成立了医疗救援、车辆维修等保障性服务。日渐孵化成熟的“双闪”队伍活跃在百姓需要他们的地方,而在江东志愿者指导中心孵化园内入驻成长的全国优秀志愿者马琴,今年又先后荣获全市首批“宁波好人”和“最美宁波人”称号。
据了解,江东志愿者指导中心自建成以来,通过机构推荐、公开招募等方式,已先后吸引了新宁波人服务中心、天音心理咨询室、乡音调解工作站、宁波微博联谊会、新浪微博宁波同城会、光华特殊人群就业指导中心、汇和智通社会人才开发部等11家公益机构入驻“创益孵化园”。记者王芳通讯员黄立宇文/摄
6月1日,在浙江务工已有17年的河南汉子李书端,带领5名南阳的乡亲,来到江东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搬运“温暖衣站”的捐赠物资。“来浙江这些年,我们的生活条件也改善了很多,但是老家新野还是比较落后,这些衣服和文体用品都是家乡的老人和孩子们急需的。”
李书端是新野爱心义工团的一名负责人,听说在江东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有个“温暖衣站”,能为贫困群众免费捐赠衣物,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咨询。“温暖衣站”的管理人员了解情况后,一下子就发给他们20大包,总共1000件干净整洁的衣物。这令李书端和几个老乡感到喜出望外。
这是发生在江东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极为普通的一幕。在这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的基地里,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这是江东区2.45万名注册志愿者、400余支志愿服务团队共同的心灵家园。
中心成立半年
每周造访人数超200
去年4月,江东区将“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培育机制”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建设项目予以重点开展。随着该项工作的日渐推进,志愿服务理念日益深入,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普通市民参与社会志愿服务事业的主观愿望不断高涨,民间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搭建一个能全面服务全区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指导全区志愿者事业发展路径的实体化运作机构,已迫在眉睫。
2012年12月,江东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正式落成使用。中心整合了共青团江东区委、百丈街道、宁波市成人教育学校和其他各方资源打造而成。中心实用面积近400平方米,分为展示区、办公区、孵化区、活动区四大功能区块,承担整个江东区志愿服务的综合指导、指挥协调、项目培育、团队孵化以及成果展示等功能。
作为政府主导下的志愿服务资源配置、配送中心,江东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能够为志愿者提供招募注册、证件办理、业务咨询;为志愿服务组织提供登记备案、入驻咨询、参观讲解、业务培训;为社会各方提供跨界合作、项目策划、公益实践、人才输送等综合性服务。
志愿者服务大厅每天有1-2位工作人员办公,为志愿者个人、组织及社会各界提供服务咨询、注册登记、供需对接等各项服务。针对不同人群特征,他们为志愿者提供了纸质登记和网络注册两种登记方式,并根据个人特点,推荐引导他们加入相应的志愿者队伍。目前,每周到中心咨询、申请加入志愿者的市民超过200人。
成功对接资金数十万
近万人享受志愿服务
“您好,阿姨!您的衣服可以在每天下午2:00至5:00送到我们指导中心来,我们有志愿者现场为您整理、登记,并为您送上活动积分。”6月8日,当记者来到江东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时,这里的专职工作人员裘洁丽正在接听热线电话,熟练地向每一个打进电话的市民介绍相关的志愿服务项目。
“温暖衣站”就是在中心常态化运行的大型志愿服务项目之一。今年4月份起,江东区志愿者协会联合媒体正式发起“温暖衣站———为最需要的人送去青春关怀”大型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得到了民间爱心人士的热烈支持,先后共有四川驻宁波团工委、宁波百川爱心志愿团、固元堂、凯路仕自行车商行、八一富邦篮球公园、宁波逸东豪生大酒店等多家爱心团队和商家的共同参与。项目启动以来,每天平均接受市民捐赠5个批次,累计收到衣物14000余件,捐出衣物8000多件。目前已有多批捐赠物资先后发往四川成都、雅安、阿坝和河南新野。
“温暖衣站”只是众多接受江东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指导、孵化的志愿服务项目中的一个。在中心成立的短短6个月时间里,已先后策划、举办了江东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大赛、温暖回乡路———2013春运特别志愿服务项目、“美丽家园,绿色梦”环保志愿服务广场活动、2013“甬动爱情”万人相亲会等近10项大中型志愿服务项目,为宁波市中年“空巢”家庭俱乐部等17个志愿服务团队和“最美夕阳红———为百岁老人传递爱的关怀”等近40个志愿服务项目,成功对接了数十万资金、技术和业务支持,鼓舞带动一大批区内外的志愿服务团队,为近万名服务对象提供了多层次、多维度、广覆盖的专业志愿服务。宁波银行江东支行、宁波华友置业有限公司、江东区“创二代”联谊会、轿辰集团、甬之美文化传媒等多家单位成为江东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的长期合作伙伴,共同资助扶持这些成长中的优质志愿服务团队和项目。
“有时间来中心,有困难来中心,有想法也来中心!”这是江东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的服务口号。在志愿服务精神的感召下,江东“小红帽”、“小马甲”的身影活跃在第十一届中国家博会、宁波市节能宣传月的工作现场,活跃在“拒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交通文明岗,活跃在江东区绿化志愿生态行主题实践中。
园区孵化培育模式
让公益团队和项目受益
“在与病人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口是心非’,嘴上说不需要帮助,事实上,他们还有许多未了的心愿。”入驻在江东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创益孵化园的小小“公益领袖”陶俊琪谈起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时深有体会。
去年12月,江东团区委在江东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举行了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大赛。陶俊琪和团队内的成员一起把“临终关怀”设计成公益项目,最终获得项目资助。
“临终关怀”项目的受益者之一是76岁的陈阿姨。她在113医院已经住了四个多月,每天愁眉不展、郁郁寡欢。这不仅仅是因为肺炎病痛的折磨,更重要的原因是,她唯一的儿子年初就被派往美国一所高校做访问学者,身边没有亲人照顾,她感到十分冷清。“病人如果情绪低落,将会影响身体的康复。”主治医生也很担心,他遇到过很多类似的老人,因各种原因,在医院孤身对抗病魔,孤独耗完最后的时光。
陶俊琪带着“临终关怀”公益项目,与113医院合作成立“关怀科”,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上门陪伴病人,与病人聊天。陈阿姨也受到了这一公益项目的惠泽。每隔两天,志愿者都会提着水果来看望她,聊聊近几天的新闻趣事,或是推着轮椅上的老人出去晒晒太阳。虽然每次志愿者的陪伴只有一个小时,但成了老人心中的盼头,精气神儿足了,身体也好转了很多。
江东区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大赛收到了106个项目申请,涌现出了像“微爱公益”、“中华小当家”、“生命保护伞”等一批可行性较强的公益项目。
而创意公益目前看来还是新鲜事物,它的成长壮大需要社会各界的精心呵护。“我们联合百丈街道,为在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大赛上脱颖而出的公益点子搭建一个‘创益孵化园’,就像大学生创业园那样扶持这些民间的公益团体。”江东团区委有关负责人认为,用创意点亮公益,更要用专业引领创新,让想做公益、会做公益的组织都有发展的平台。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创益孵化园借鉴的是企业孵化的操作方式,通过提供资金、管理、培训等多种便利,推动处于起步期的志愿组织迈入正轨,做大做强。
在江东区,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其实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如组织部的党员先锋、民政局的红蚂蚁助老、城管局的城管义工等。第二种模式是以社区为主导,走“社工+志愿者”相结合的路子,如划船社区的阳光八号志愿者,东海社区的军嫂志愿服务队等。第三种模式就是“园区孵化培育”模式。通过建立一套严格的孵化项目筛选标准,筛选一批创新的项目进入孵化园,前期考察评估3-6个月,孵化辅导1-2年,跟踪服务1年。在孵化辅导期间,中心的场地、办公等硬件资源,无偿提供给志愿组织,并且给予一定的支持。孵化期满经过评估,认定组织具备了独立运转的能力,就可以顺利出壳。
“双闪”应急志愿服务队是较早进入“创益孵化园”的公益组织。原先,它只不过是一个网友的偶然提议和一次自发的公益活动。去年8月,当“海葵”台风肆虐宁波,在江东区经营一家小型广告公司的马琴发起了“双闪”行动,与几十位爱心私家车主一起,打着双闪灯把600多位滞留在车站的乘客送到了温暖的家。之后,这场爱心接力被请进了创益孵化园,有了免费的办公场地,以及种子资金、专业培训和政府资源对接等多项支持。
短短三个月时间,江东“双闪”应急志愿服务队成立了,成员数量达到了100余名,爱心车辆贴上了统一的标识,配发装有紧急维修工具和简单医疗救护用具的工具箱,还成立了医疗救援、车辆维修等保障性服务。日渐孵化成熟的“双闪”队伍活跃在百姓需要他们的地方,而在江东志愿者指导中心孵化园内入驻成长的全国优秀志愿者马琴,今年又先后荣获全市首批“宁波好人”和“最美宁波人”称号。
据了解,江东志愿者指导中心自建成以来,通过机构推荐、公开招募等方式,已先后吸引了新宁波人服务中心、天音心理咨询室、乡音调解工作站、宁波微博联谊会、新浪微博宁波同城会、光华特殊人群就业指导中心、汇和智通社会人才开发部等11家公益机构入驻“创益孵化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