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懵以往 发表于 2013-7-2 14:21:51

不被歧视的衣服

女儿当然也穿新衣服。但是,她几乎没有新旧的概念,只知道好不好看、暖不暖和或凉不凉快。


http://x.limgs.cn/f2/c1/up201307/5fae3732cec2e210c02e5825fcf3dc94.jpg
  衣服是新的好还是旧的好?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答案不言而喻,当然是新的好。直到有了女儿之后,我才知道这个答案并非那么理所当然。
  
  和我小时候不同,现在孩子的衣服,数量既多,质量也好,很少有穿破的。中国多为独生子女,更是如此。女儿出生之后,照例有朋友送新衣服。我和妻子放话,旧的更欢迎。于是,二手衣服源源不断。
  
  到了德国之后,照收旧衣服不说,更发现跳蚤市场的丰富多彩。很多孩子自己摆摊设点,将不再穿的旧衣服,以只是象征性的低价格出售。
  
  女儿当然也穿新衣服。但是,她几乎没有新旧的概念,只知道好不好看、暖不暖和或凉不凉快。她也有自己特别的偏好,但不是因为新旧,而是因为她更喜欢某些样式或颜色,或者是她自己选购的,或者某个阿姨在特殊的时间送来了衣服。比如,有一天她提出想要一双水靴,正好有朋友送来一包旧衣物,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双水靴。
  
  有人送女儿衣服,无论新旧,她就像收到巧克力礼物一样,都会高兴得跳起来。
  
  其实,无论实用还是审美,旧衣服都不会输给新衣服。幼时的我甚至根本不懂旧衣服从新衣服变来,那么我为什么会认为新衣服更好呢?
  
  因为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因为妈妈总是说“不要把新衣服弄脏了”、“不听话就不给你穿新衣服”、“穿上这件新衣服真是漂亮”……也因为小伙伴们总是在炫耀他们的新衣服。
  
  这就是儿童的可暗示性(children"ssuggestibility)。儿童心理学界对此已经有很深入的研究,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仍然在犯着常识性的错误。
  
  有个实验是这样的:老师拿着一张照片问学生,这个人的胡子是什么颜色?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有些说是黄色,有些说是黑色,有些说是白色。老师又说,大家仔细看看,她有没有长胡子?学生们纷纷回答说:没有。是的,这是一个女人的照片。老师的问题,就是一种暗示。
  
  有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大人们没事就问他:你喜欢再有一个弟弟或妹妹吗?如果他回答说喜欢,接着的训导就是:他/她要分你的糖、抢你的玩具怎么办?你要让着他/她哦;爸爸妈妈要抱他/她,就不能抱你了怎么办?你要让着他/她哦。
  
  大人期待通过这些问答让孩子懂得谦让和包容。事实上,这些问题让孩子意识到,那个未来的弟弟或妹妹来者不善,还没出生就开始痛恨了。
  
  后来妈妈真的生了个妹妹,他还没享受新生命带来的快乐,大人们又整天都在说:你要让着她哦,你要带好她哦,你不要独占哦……终于,他对一个朋友说:我真想把她杀了!
  
  人们在谈论这些现象时,往往会说,现在的孩子真自私,一点都没有分享精神。他们不知道,当大人们说把玩具、父母的爱分给妹妹的时候,等于告诉他说:你一定要恨妹妹。
  
  有个朋友从香港来德国,在儿童游乐场观察了一个下午,说:这些孩子不哭哭啼啼,也不互相打架,这跟香港和中国内地很不一样。
  
  哪里的孩子都会哭,也都会打架。区别在于大人,德国的大人很少说:今天要乖,不要哭哦;你和朋友好好玩,不要打架哦。否则,孩子听了心里会想:哭和打架都值得一试哦。
  
  孩子想要吃麦当劳,家长不希望他/她吃太多垃圾食品,斩钉截铁地说:不行,等你考试达到前三名的时候才能吃。孩子心想:麦当劳真是了不起的东西,要争取考试好了才能得到这个“奖赏”。
  
  我从来没有对女儿说,旧衣服和新衣服一样好。正如我也没有说,新衣服和旧衣服一样好。有一天,女儿翻出衣柜里的一堆小衣服说:我已经长大了,我要把这些Baby衣服拿去卖掉。衣服们不分新旧贵贱,就这样平等地在她的生活里走了一遭。(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摘自《南方周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被歧视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