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懵以往 发表于 2013-7-3 07:28:00

唐诗宋词背后的唯美故事

自古以来,我们被告知的爱情是什么?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山无陵,天地和,乃敢与君绝!”我们自然是认为,自己遇到的是这样的爱情。

http://x.limgs.cn/f2/c1/up201307/e6db94914b105066e6d32310a7225a27.jpg
  走进唐诗宋词,与诗人邂逅在那暮春之野。隔水相望,桐花初放。长发拂动,紫衣飘飘。
  
  自古以来,我们被告知的爱情是什么?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山无陵,天地和,乃敢与君绝!”我们自然是认为,自己遇到的是这样的爱情。
  
  可是,世间太多的爱情,是“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是“由来只闻新人笑,有谁听得旧人哭。”
  
  最悲哀的是,付出的是前面的代价。得到的,不过是后面的结局。
  
  从古至今,永远不乏这样的爱情。
  
  ——————————————————————————————————————
  
  【户半开,玉人来】
  
  这是民风开放的大唐,曾经官至宰相的元稹此时还是个落魄诗人。才子大都喜欢游历山水,元稹亦如此。
  
  他二十三岁那年到蒲州游玩时,惹下了一桩情事,后来被几番演绎,成了流传千古的《西厢记》。
  
  当时,元稹住在蒲州东面的普救寺里。有个崔姓富家,举家迁回长安,路过这里也住在寺庙中。正赶上蒲州发生了兵乱,那些人四处掠夺财物美女。崔家孤儿寡母的,家财又多,在这里人生地不熟。老夫人横看竖看自家都是最佳掠抢对象,吓得六神无主惶惶不可终日。
  
  元稹刚巧跟蒲州将领有交情,就写了一封信托他们保护崔家。唉,男女之间的情事,哪怕是孽缘也需要如此的因缘际会。
  
  此时元稹根本不认识崔莺莺,这样做可以说纯属侠义之举。
  
  崔家因此没遭到兵祸,老夫人感谢元稹救命大恩,就大摆酒席款待他。
  
  席间,元稹见到了崔家小姐莺莺,就像毛头小子张无忌初遇朱九真,立时惊为天人,回去后就辗转反侧寤寐思服,万般相思却再难见到小姐一面。元稹只好把突破口放在了莺莺的丫鬟红娘身上,日日向她叩头作揖,说自己如何相思如何成灾。
  
  红娘说:“你对我家有恩情,既然那么爱慕小姐,何不就去向老夫人求婚呢?”
  
  元稹叹了口气:“那天在宴会上,一见到小姐我就身不由己了。这几天我是茶不思饭不想的,恐怕过不了早晚,就会相思而死了。如果通过媒人去求亲,又要‘纳采’,又要‘问名’,手续多得很,少说也得三四个月,那时恐我已经不在人世了。”
  
  红娘就出谋划策:“崔小姐正派谨慎,很注意保护自己。但她会写文章,常常推敲文章写法。您可以试探地作些情诗来打动她,否则,我看是没有别的门路了。
  
  ”
  
  紫衣想来,红娘也是热心肠,毕竟崔莺莺当时已十七岁,年纪不小了。如果元稹是个草包,就此作罢;若他真有才华,与小姐成就佳偶倒也是好事。
  
  元稹一听这话心中狂喜。写诗作赋,这可正是他的强项,当下就作了《古艳诗》
  
  两首交给了红娘。
  
  春来频到宋家东,垂袖开怀待好风。
  
  莺藏柳暗无人语,惟有墙花满树红。
  
  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阴藏。
  
  等闲弄水浮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
  
  崔莺莺看了他的诗,心中已然爱慕起这个才华出众的男子。这也难怪,当初紫衣看到元稹的“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也是感叹这些句子如何得来,恍恍惚惚了好多天。
  
  何况,这个才华横溢的男子,对她如此用心,将莺莺的芳名巧妙自然地安插在这些诗句之中。
  
  崔莺莺的心弦瞬间被拨动,让红娘回给元稹一首著名的约会诗《明月三五夜》: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第二天就是阴历十五,元稹打扮一番,摩拳擦掌,好不容易等到晚上,爬墙而入,攀着一颗杏树到了崔莺莺住的西厢房。
  
  翻墙的树倒是很应景,真是“有幸(杏)何须媒(梅)”呀。
  
  元稹兴冲冲奔进屋去,却看到崔莺莺正襟危坐,非但没有伸手相拥,反倒义正词严说了元稹一通。
  
  元稹本以为今晚可以一亲芳泽的,这一下愣了老半天,灰溜溜翻墙回去了。回去后心也冷了。
  
  谁知,事情竟发生了大逆转。几天后的一个夜晚,红娘抱着被子枕头把崔莺莺送过来了。原来崔莺莺心中爱慕元稹,可是少女初涉情场,见面后拉不下脸,事后也是追悔莫及。红娘又乘机煽风点火,日日说些“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话,这才有崔莺莺月下奔情。
  
  是夜,两人成就好事。
  
  人的本性都是重难轻易的,爱情更是如此。莺莺,纵使你爱他爱得再疯再狂,也不该卷着铺盖自己送上床去,这实在是为日后的背弃留下隐忧。
  
  我一个朋友听到此处,连说太假太假。崔莺莺来则来矣,抱什么枕头被子,元稹虽然穷,总有被子吧,不然盖什么?难不成,两人非要两床被子才能成就好事?
  
  紫衣听了他的疑惑,笑得弯腰,非也,非也。
  
  崔莺莺是大小姐,铺盖定然十分讲究,骤然躺在一个清苦大男人的粗布被子里,应该会不舒服。
  
  《聊斋志异》里有个故事《双灯》,狐狸精夜半私会书生,第二天晚上又来的时候,就特意让丫鬟抱着自己的铺盖过来:“昨天夜里睡你这床上,被褥冷涩。我实在是受不了,还是用我自己的东西吧。”
  
  第二天一早,崔莺莺就回去了,过了十几天,一点消息也没有。她心中还是矛盾重重,怕被伤害。
  
  元稹无奈之下,写了《会真诗》三十韵,让红娘送给崔莺莺。
  
  会真就是遇到仙子之意。莺莺看后彻底缴械,臣服在元稹的绝世才华之下,当下就约元稹晚上去西厢相会。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从此,元稹夜夜拥美而卧,好不开心。
  
  数月后,元稹去长安赶考,与佳人挥泪作别。
  
  情场得意,便注定了考场失意?
  
  元稹本以为凭自己的才华可以轻松地蟾宫折桂,谁想到竟会名落孙山。他就此滞留在长安。如果能够金榜题名,他应该会回去见那个“双文”(元稹诗中对崔莺莺的指称)女子吧。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不得不承认,有些时候,我们的薄情抑或重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因素。
  
  如果一帆风顺自是容易,可是不顺之时呢,家中贫困潦倒,又有什么资本去提亲?
  
  当初在一起的时候,元稹曾经说过几次要禀明老夫人,崔莺莺一直没有理会,想来亦是感觉无法开口,她想等到“金榜题名时”再禀告母亲,那时该是多么花团锦簇流光溢彩。
  
  元稹后来娶妻,高官之女的千金小姐都填不满他那个穷坑,人家嫁给他还要拣树叶烧火煮野菜吃,可见他当时的窘迫。
  
  元稹在长安给崔莺莺写了封信,崔莺莺回信时附寄了不少信物。元稹拿着这些东西四处炫耀给朋友们看。如果他能够高中,该不会自卑到去炫耀这个吧。
  
  后来,元稹写成了《会真记》,记下这段风流韵事。文中他为自己千百辩解,说崔莺莺就是褒姒妲己这样的尤物,自己真是了不得,能全身而退。
  
  只是,他心底一定还是有愧,书中的他化身成了男主人公张君瑞的朋友。
  
  一年后,崔莺莺另嫁他人。不久,元稹也娶了豪门千金。
  
  后世的董解元和王实甫改写了《会真记》,始乱终弃变成了大团圆。
  
  结局改变的同时崔莺莺的身份也变了,成了相国的千金小姐,那自然不是张生想弃敢弃的,敢弃也未必舍得弃。当然,张生也是高中了状元。
  
  少年时看《西厢记》。母亲说:“那是假的,实际上张生赶考后就没回来,另娶了别人。”顿了好一会,她又话外有话地说:“女孩子,一定要自重呀。”
  
  紫衣当时听到这些,简直就是震惊,无论如何也不相信。
  
  看过的戏剧,都是一样的脉络呀。
  
  小姐父母嫌贫爱富,丫鬟仗义,两人私定终身于后花园,然后才子中状元,与佳人大团圆。
  
  不都是“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花好月圆吗?
  
  莫说中个状元,薛仁贵当了皇帝,依然牵念自己那寒窑贫妻。十八年后,还是千里迢迢接了王宝钏去当皇后。虽然时间是长了点,也总算是没有忘却。
  
  怎么会有始乱终弃、背约毁誓的事情?
  
  但真实的生活,真的不是那么花好月圆一帆风顺。
  
  崔莺莺也算是个奇女子,古时的女子婚前失贞,实在是塌天的大事,她却有接得住的勇气。等而不得,她坦然另嫁他人。
  
  只是,元稹终其一生也没有忘掉莺莺。他写过很多追忆她的诗文:
  
  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千。
  
  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
  
  一幕幕画面,如此温馨美好,一直在他脑海中浮现,甚至二十年后,依然无法磨灭。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两人分别数年之后,元稹路过崔莺莺夫家,以表兄的身份请求见面。
  
  崔莺莺没有一错再错,她坚决不见元稹,而是写了一首诗给他。
  
  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户半开”等待“玉人来”的温情时光已是前尘往事。如今你已有眼前人,还招惹我这个被抛弃的人干什么?
  
  以一首诗开始的爱情,最终,以一首诗收场。
  
  (选自《长相思:唐诗宋词背后的唯美故事》作者:紫衣飘飘湖北人民出版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诗宋词背后的唯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