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 发表于 2013-7-3 22:53:10

畅通夏日“120” 五件事情说一说

  夏季,心脑血管、呼吸系统、老年性疾病发病和意外损伤人数明显增多,120急救业务量相应骤增。

  就在6月17日,一个突如其来的闷热天,仅早上8点到11点,老三区120急救平均每小时出车10次,出车频率远超过平时一天80次左右的量。

  “到了高温天,出车量还会增加。”这条有限的与城市里每一分子、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的生命线,如何发挥更大效应,今日,帮办记者特别来说一说。

  记者 王 佳 董小芳 通讯员 葛琳 文/摄


  出车遇梗阻

  多为车主无意识

  鄞州人民医院是老三区“120”院前急救的一个分站,让急救车司机挠头的是,不止一次,因出车的“必经通道”被社会车辆占据,每每要通过“110”通知车主挪车,很耽搁时间。

  不仅仅是停车堵塞问题,市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坦言,随着宁波城市车辆饱和度越来越高,道路状况随之变差,救护车出诊渐渐变得“举步维艰”。

  去年年底,北京曾发生过一起急救车陷入车流中、一段本该10分钟内抵达医院的路,因“鲜有车辆避让”而不断拉长直到成为伤者生命终点的惨烈事件。

  “宁波城区的交通虽然没有这么糟,但该有的‘避让’意识还是应该适时倡导。”一位业内人士直言,现在,急救车遭遇“不让道”,大多还是缘于车主的无意识,一来是因为开车技术不娴熟,尤其是新手,不会变道;二来可能觉得“我让了你也过不去”。其实,若是所有的车主都能自觉地避让出一点点,排列下来会有一个集聚效益,最终形成一条“生命通道”。

  采访中,不少热心人士建议,相关部门应制订并向公众普及避让急救车的方法,教会市民如何“合法避让”。

  据悉,德国相关法律中规定了“具体让道”的方法就值得借鉴。

  “即任何车辆听到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等急救车的鸣笛声都必须让道,左车道的车往左靠,右车道的车往右靠,以空出一条‘应急道’。而且这种避让理念是‘协作停靠’而非‘各自躲开’,也就相对较少会涉及闯红灯等违规问题。公民意识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现阶段让避让变得更有操作性可能是第一步。”

  120怎么拨有讲究

  接线员问什么就答什么

  据统计,每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是120报警电话最忙的时间段。

  分秒必争,和110、119一样,120急救电话同样存在着资源有限的问题,如果长时间占用,势必会影响其他求助者,而求助电话,按照规定,对方不挂断,120接线员是不能挂断的。

  “打120,说什么很重要。”急救中心工作人员支招,千万不要只顾自己说个不停,一切听调度员的,调度人员问什么就回答什么,调度员问的都是最关乎人命的要紧情况,千万不要啰嗦,等调度人员先挂电话后我们再挂电话。

  之前,一位调度员就碰到了一件事,一位外地来宁波工作的小伙,上班没多久,不小心头部受了伤,又说不清地址,接线员教他寻找身边的标志物,但他只顾着反复强调公司没人管他,自己身上没钱……就这样,小伙子抱着电话,和120急救中心唠叨了不下5分钟。最后,120救护车找到了他,把他就近送到了医院。

  “当事人的心情可以理解,我们也一样着急啊,恨不得马上确认位置,但无论怎么着急,一定要试着让自己冷静下来,越急,越会不知所措,不知所云了。”

  家属路口等车

  可争取更多抢救时间

  “虽然我们天天在路上跑,单位也是每月都要组织有关宁波地图的考试,但要是具体到每个小区的特殊位置,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掌握,加上一些门牌号码标识不太规范,所以要是病人家属能腾出手,在小区路口接应一下,有助于我们更快接到病人,这对病人来说也是有利的。”采访中,一位急救车司机说。

  就在不久前,他们去接一位骨折患者,结果找到小区的一个大门,门紧锁着。只能打电话给家属,根据指引绕了一圈才找到小区入口,浪费了不少时间。“要是换成危重病人,很可能会耽误抢救。”

  另外,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帮忙拨120的好心人,能否尽可能地了解一下对方的真实情况与需求,如果根本无人需要救护,容易造成资源浪费,耽误其他需要救助的病人及时得到救治。

  “还有不少拨打120急救电话的市民虽然提供了联系方式,但随后急救人员联系该号码时却怎么也打不通。”调度人员说,如果情况允许,请尽可能保持电话畅通。

  三种情况

  请市民多多理解

  “‘救护车怎么还没来呢,我们急着出院。’特别是临终病人,家属轮番上阵,一催再催,家属的心情,我们能理解,但遇上危重病人呼救,我们第一要做的是先保障急救用车。”急救中心通讯调度科科长王钢说,这一点,请市民予以理解。急救中心在保证急救的基础上,病人出院回家的需求会尽量予以满足。

  今年4月,应出院回家的呼救,出车202次,5月,出车196次。

  “在高温天,普通转院和出院回家的要车时间可能会比平时稍长,市民可错时呼叫,尽量避开高峰时段。”

  “急救医生和病人之间有误会在所难免。”急救中心医务科科长王国文说,重要的还是双方能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他举了两个典型的急救医生被误解的例子。

  一是看上去距离不远,急救车却迟迟不来。

  王科长解释,急救中心一般会根据就近原则,从急救点调度急救车,但如果距离近的急救点没车可派,就只能从相对较远的急救点调车,甚至跨城区调派救护车的情况也有可能发生。其实,急救医生和病人家属一样,都是希望能尽快展开救治,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

  二是伤员较多的急救现场,急救医生先救治重伤病人。

  王科长说,在伤员较多的火灾、交通事故现场,多辆急救车一起去,也不可能把所有伤员一次性全部救走,急救医生只能选择先救伤势重的人。大家通常以为血流得多、感觉特别痛的就是重伤。其实,在角落里一声不吭、没明显外伤的人可能伤得更重。

  等待时间电话指导

  请耐心接听学着照做

  从接诊到到达急救点,宁波120急救车的平均到达时间是10分钟左右。虽然这个速度不慢,但从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来说,还是需要有其他手段予以补充的。

  在国外,120到达前进行远程电话指导,非常普及。

  “如果是一位心梗患者,耽误9分钟,已经错过5分钟的黄金急救时间了。这也是为什么国内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不到2%的原因,在发达国家,这个成功率能达到40%左右。”

  “今年年初,我们开始尝试新服务,由调度员通过电话指导现场人员进行急救。”通讯调度科科长王钢说,这样一来,市民拨打120后,可以马上获得必要的急救常识,实现“零等待”。不仅能解决病人家属自救互救的医学指导,避免二次损伤,提高急救效果;而且能使医生在急救车上,提前完成问诊,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以便到达现场后能立即开展抢救。

  新服务实施至今,遇到了不少阻力,由于急救知识普及率不高,很多家属在电话中,只是一味地催促急救车到了没有,对第一时间可做的急救措施,根本没耐心倾听。

  “即便如此,我们依然会坚持下去。我们也希望呼救者能学着做,真的有帮助。”王钢举了个很常见的例子,比如醉酒者,家属可以第一时间将病人侧卧,清除口中的呕吐物,这样能大大避免窒息的风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畅通夏日“120” 五件事情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