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实施“分层救助”模式密织民生保障“安全网”
通讯员 邓天武 陈旻杰 记者 王芳 易鹤江北区残联帮助截瘫人群走出家门。(张月娥 供图)
近年来,江北区推行困难群体“分层救助”模式,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困难群众得到了及时、有效救助。
全区城乡低保标准增长12%
江北区实行了低保标准与平均工资水平联动机制。在2011年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的基础上,从今年7月1日起,全区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588元/人,较原标准增长12%。
同时,实行物价补贴制度。将困难群众物价补贴与城乡低保标准、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涨幅挂钩,按季发放价格补贴,去年累计发放物价补贴128.17万元,受益人数达7313人。生活补贴范围扩大,去年累计向困难群众发放节日生活补助、水气电补助等819.84万元。
此外,还出台了《江北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实施细则(试行)》,实行低保动态管理。
为老残病群体撑起“保护伞”
为保障老有所养,江北区实行了农村“五保”老人和城镇“三无”老人政府集中供养制度。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福利事业,今年已扩建完成的庄桥敬老院有床位45个,今年年底将建成的慈城黄山敬老院有床位184个,即将开工建设的江北慈孝乐园有床位2000个。并累计建成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9家。2012年,该区还为513名困难老人提供“政府买单”上门照料服务,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生活津贴443.1万元,为1700名困难老年人免费安装了“一键通”电话机。
为保障残有所帮,江北区在重度残疾人单独施保的基础上,为残疾人额外增发70元-200元/月的分类救助金,并对以“自由职业者”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残疾人发放150元/月补贴。另外,该区还构建起以区康复中心和区心理咨询中心为平台、街道(镇)康复室为依托、社区(村)康复站为支撑、残疾人家庭为基础的“三级四层”残疾人服务网络,为残疾人提供专业化、特色化的康复服务。
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在江北农村比较突出,这部分人口已经占到低保及低保边缘群体的40%。为保障病有所医,该区将医疗救助范围从低保家庭扩大到当年医疗费用大于家庭收入且人均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困难群体,将救助病种从特殊病种拓展到非特殊病种,将救助额度从原来最高5000元提高到3万元,并实施零起点救助和二次救助。
让低保边缘群体分享阳光
江北区实施城乡《社会扶助证》制度,为年均收入介于低保标准100-150%范围的低保边缘家庭,提供与低保户相同的就学、医疗、住房等方面保障。去年,全区累计救助低保边缘人群4110人,发放助学金129万元,补助医疗费用391万元,提供廉租房53套,发放廉租补贴560万元。
去年新鲜出炉的《江北区临时救助办法》,将临时救助对象从原来的户籍困难家庭扩大到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去年,全区共实施临时救助2115人次,发放慰问金和救助物品110万元。
同时,通过发展慈善事业为低保边缘群体提供帮助。2012年共发放慈善款物2333万元,帮扶困难群众34000余人次,开展公益项目46项,成为政府救助的有效补充形式。
鼓励困难群体自主创业
江北区通过“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参保扩面”,将更多城乡居民纳入到社会保障范畴。截至去年底,全区参加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总数达到7939余家,参加各类养老保险的总人数达到28万人。3155名农村居民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8.7%。
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系列促进就业的专项活动,重点扶持城乡困难人员就业,确保全区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除。出台就业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和社区(村)吸纳困难群众就业。截至去年底,全区累计推出“保洁”、“保绿”、“保安”等八大类公益性岗位1800余个,帮助7975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4274人,全区所有社区和行政村均达到充分就业标准。
另外,该区还鼓励困难群体自主创业。2012年共开设营养配餐员、保育员、中式面点师、电工、仪器装配工、数控等各类实用性强的培训专业141期,培训城乡劳动者7024人。对困难群体给予创业资金扶持,推出每户不超过10万元的免息小额创业贷款和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给予困难群体每户2000元创业补助,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体创业启动资金短缺的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