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 发表于 2013-7-21 21:51:40

公益组织运营解密:公益与商业很不同吗?

当公益成为职业之2

  陈发树83亿资产成立慈善公益基金引人注目,唐骏解码该公益基金将以上市公司方式运营。公益组织究竟如何运作?公益职业究竟生态如何?
  公益职业看似感性,但实则是一种特别需要理性的职业。从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职场生态、职业生涯路径观察,公益职业的内核仍是“商业”———NGO不是逃避“商战”的温情港湾。
来源:南方都市报作者:段德峰

  说起来,离开媒体已经快3年了。2009年5月,一家杂志的主编,也是我们“映秀·姚渡之友”公益项目的一位志愿者找到我,希望我能够帮忙做一个采访。被采访的对象是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的一位研究员,这位研究员和他的同事合作写了一本新书,书名叫《人道救援物流》。全书的主要内容是谈在重大自然灾害中,商业机构如何与救援组织(通常是NGO或有政府背景的救援组织)合作有效参与救灾。事实上,与INSEAD类似,在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以及很多全球一流商学院中,都开设了NGO管理的课程或者专门针对NGO管理的MBA项目。
  组织架构和“产品”生产
  你大概看出来了。是的,公益组织与商业组织的共同点之多,可能仅仅通过对组织架构的描述,你已经不能辨别出它到底是一个公司还是公益组织。比如说,一家完善的公益组织,无论它是基金会,还是一家普通的公益行动机构或者学术研究中心,都必须有自己的财务管理团队、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团队。很显然,与企业要有销售收入一样,一个公益组织也会有自己的筹款部门。同样的,公司只有向市场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生存;而公益机构也必须做到这一点,必须为社会提供恰当的服务“产品”,而生产“产品”的过程通常与公司类似,包括市场需求的调研和评估、项目的决策审批,以及具体的实施和执行。当然,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所有的公益项目结束之后都应当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审计。
  公益机构将服务有效提供给受益人,与大多数商业行为不同的是,在很多公益项目中,购买服务和接受服务的人被分开了(但是,想想你为你的亲人购买的保险,受益人和投保人不也是分开的吗)。如你所知,在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上,一家想要立足的公司必须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及产品,这点对公益机构和商业公司一样适用。我们常常在市场上看到一些很好的产品不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市场份额,惨淡经营。很遗憾,在公益领域,这种故事也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我不止一次看到一些有着良好的公益理念并多少为社会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社会服务的公益组织,由于自己不能够将对外公共关系和品牌进行良好的管理,最终要么被政府监管部门勒令关闭,要么没有能够得到足够多的捐款人的支持,以致无法维持,也或者由于不被理解甚至被接受过他们帮助的人扫地出门。
  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
  如果说到公益组织的财务管理,那就更加直截了当了,总的来说,那就是一份“普通的”财务工作。我参与工作的一些公益组织的财务经理许多直接来自于一些大的商业机构,他们每天计算的钱和接触的账本,和过去的工作差别只是在很小的几个方面。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或许有很多人不同意我这个看法———公益组织的财务工作人员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相对于直接操作公益项目的同事要低很多,所以,聪明的公益组织会安排恰当的时机和空间,让那些通常没有机会直接参与公益项目操作的同事,有机会参与公益项目的执行过程,进而使得那些财务或人力资源的同事,有机会了解自己的工作对这个组织和接受他们服务的人群是如此的重要。
  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是人力资源。在我看来,公益组织中最具挑战的岗位之一,大概就是人力资源部门了。我认识的一个公益组织的人力资源负责人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案例。他几乎不知道如何与同事沟通,甚至都不知道如何给自己的直接下属提供恰当的建议。我不知道是不是他糟糕的表现,部分地导致了这家公益组织的人员流动率在业内一直名列前茅。
  除了管理者的个人问题,还有一个挑战在于公益机构实在没有办法用更多的金钱和更多的职位空间来激励职员,所以如何有效激励职员持续努力地工作,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比如说,一家国际NGO在北京办公室的入门级职位一年可能有4万-6万元的收入。而一家普通的本土公益组织可能会比这个数字少一些。而且,未来增长的空间将非常狭小。
  当然,除了全职人员的管理,对于公益组织的人力资源同事来说,另一个挑战来自于对志愿者的管理,这可能也是NGO与商业机构最大的差异了。志愿者是很多公益组织的巨大资源,但是,我已经看到太多失败案例,一无所获(金钱、经验、成就感)牢骚满腹的志愿者,唉声叹气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大家都是失败者。
  与我在商业机构工作的时候一样,当我作为一家NGO的管理者时,同事的薪酬总是我必须认真考虑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NGO不仅要考虑招聘到能力足够的同事,同时,得设法留住他们,并让他们良好成长。最可惜的一种情形是,同事因为薪酬影响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而不得已离开组织,而公益组织又不得已开始重新招聘新人,最终组织的成本会被扩大,而效率将不可避免地趋于下降。
  为老板“打工”OR“创业”
  事实上,与商业机构一样,你总是希望会遇到欣赏你的“老板”,当然更多的时候,很可能事与愿违。我曾经有一位朋友在一家全球最为知名的环境保护NGO工作,大约大半年前,他与这个NGO的第一份劳动合同到期了,并且他的“老板”告诉他不会再续约了。这位朋友很沮丧地告诉我,他的领导完全是个“笨蛋”。事实上,我认识他的领导,不过没有深入交往,我很难判断其中的是非。不过很显然,中间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这位朋友离开之前非常留恋地告诉我,他是多么喜欢这份工作,多么希望继续从事环保工作。尽管,我知道对他这样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精通两门外语、有丰富海外教育与工作经历的人,完全可以得到一份薪酬更高的工作,事实也证明,他离开这个家NGO以后,马上得到了一份年薪超过20万的工作,比他在N GO的工作多出了70%。
  所以,无论如何,请尽量不要把NGO想象成你逃避“商战”的温情港湾,除非,你自己创立一家新的NGO,那样的话,相信你很快就会发现,你做的事情并不比创立一家公司更为容易。所以,尽管你“自由”了。但是,你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玻璃天花板”与“政治”
  另外一个可能不太有趣的事情是,很多在跨国公司或外企工作的人都知道所谓的“玻璃天花板”,如果你在外企工作过,或许还真的遇上过一些在你看来一点都不了解中国(至少不如你了解)的“老外”或者“假洋鬼子”做你的老板,而且,你可能一开始就意识到,你将永远升不到某一个职位。非常不幸,根据我有限的观察,NGO领域也是如此,在一些很优秀的国际NGO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而且与跨国公司发生的那些故事如出一辙。
  当然,你也会和我一样,偶尔听说跨国公司的会议是如何如何的多,我就听到一位在全球最大的日化用品公司工作的朋友抱怨,每天差不多要开10个会。是啊,这么多会议,着实够累的。不过,很不幸,很多NGO也是这样的。
  总有一些好心的朋友提醒我,NGO不会有商业机构那么多的利益争斗。因此,关系还是会单纯得多。是的,在一家治理完善的NGO,你争得再凶猛,薪水可能也不会比你的同级同事高多少,事实上,NGO由于规模扩张的有限性,也不太会有很多高级职位空缺供大家争夺。不过,请注意,公益机构的大多数人对自己认定的信念是非常认真的,他们可不会像你在大公司的同事那样,会看在“工资不错”的分上轻易忍气吞声(NGO的工资可没有国际公司那么多)。而且很多时候那些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同事,可能会采取所有可能手段来捍卫自己的价值观和理念。这样的例子,许多时候或许会让不那么喜欢“政治”的同事多少觉得有些心寒。
  项目运营
  此外,就项目本身来说,在不少时候,你也能发现公益组织与公司的类似之处,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公司会为营利目的而修建公路,而公益机构很多时候为了公益目的也会修路;医疗服务也有可能是商业机构或公益组织同时提供的;公司可能会在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以求获利,而公益机构为了扶贫也可能支持这样的项目。
  事实上,在很多领域,很多专业人士已经意识到,富有责任感的商业活动其实对社会的贡献可能会远大于一些公益组织的工作成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益组织运营解密:公益与商业很不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