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人物】上海青艾总干事卜佳青:26岁的防艾社工
卜佳青,上海静安区青年预防艾滋病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上海青艾)总干事,2012年“静安领军人才”,他的服务中心是率先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致力于艾滋病防治的草根公益组织。这些光环之下的卜佳青,只有26岁。他凭着自己的热心肠和对社会服务工作的执着,给自己打开了一片天地。
做志愿者一周工作七天
卜佳青出生于1987年。他说小时候看港剧,常常听到一个词“社工”,这些人经常在社区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工作让他很向往。后来上了大学,卜佳青从大一起就到阳光社区志愿者中心实习,虽然只是做些辅助性工作,但他开始对“社工”这个词有了感性的认识。别人按照课程要求,实习一段时间就走了,卜佳青却一直坚持到大学毕业。
2008年4月,卜佳青即将毕业,在一家公司实习期间,他偶然听说有一个预防艾滋病的全球项目,需要一些民间的草根组织,他便与三四个志同道合的人成立了一个工作组,然后就着手做起了他一直向往的社工。当时的工作组是个志愿者组织,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固定工作场所,他们的工作都安排在周六周日,因为志愿者只有到了那时候才有空。
“那时是凭着一腔热忱吧,觉得这活干着新鲜,自己也感兴趣。”后来,卜佳青的工作落在了崇明岛,为了赶回来参加志愿者服务,他每周五中午饭都不吃就去赶轮渡。就这样,从2008年7月到2009年12月,几乎每个周末都是这样,周五傍晚前赶过来,周日晚上再赶回崇明去上班。有时候晚了,赶不上最后一班回崇明的慢船,他就在码头附近找个小旅馆住下,第二天一早5点钟起床,去赶最早的船回去上班。卜佳青说,“最难熬的是冬天,早上5点天还没亮。现在想想,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为做社工辞去工作品尝艰辛
2009年底,卜佳青瞒着家里人,向单位提出了辞职。那是一份很有前景的工作,他不想家人为此担心。2010年3月,卜佳青拿到了静安区民政局出具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这意味着上海青艾注册成功,这也是上海率先注册成功的从事艾滋病预防方面的草根组织。
从此,他不再是志愿者,而是一个全职的社工。可接下来的现实,却让他备感困顿。他和另一个创办者在松江大学城租了房子,三室两厅,押三付一之后,2万元没有了。那时,他们全年的经费不过5万元,2010年上半年,根本没有什么钱入账。注册之后,突然开销大了,要给工作人员发工资、交金,这半年的状态,让他们根本不敢想象未来。
卜佳青说,那时,两个人非常苦闷,大热天也不敢开空调,晚上11点之后,就去烧烤摊前坐下来喝啤酒,一直坐到早晨清洁工来打扫街道。辞职了,没有收入来源了,虽然注册成功,但是现实来得太残酷,究竟要不要坚持下去,还是应该先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再谈理想,那时想了很多,但是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这里,我就是个总干事”
转机是怎么来的,卜佳青也说不清楚。2010年10月,民政部主办的《公益时报》报道了卜佳青的上海青艾率先注册成功的事,很多公益组织、基金会都知道卜佳青和他的团队,全球项目、合作机会纷至沓来。卜佳青一下子忙了起来,真正开始身体力行他的总干事之职。
“我们的工作本来就是具体而细致的,比如,在高校里做性教育方面的讲座,我们不光讲知识,而是教学生们如何应对一些情况,在具体的环境中怎么学会保护自己。”现在,卜佳青手下有5名专职干事,他们的办公地点也搬回了静安区。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坚持到今天,我觉得靠信念。”26岁的卜佳青既有那种与生俱来的热忱,也有那种经过很多历练才有的成熟与远见,“我应该不会在这里做一辈子,什么时候能做到这个机构有我和没有我一个样,就是我最大的成功了。”
做社工跟做饭的道理一样
“做社工这些年,我有件最遗憾的事。2009年3月,我要到武汉参加一个会议,周末不能回家,那时我已经几个星期没回家了。就在那个周五的晚上,患老年痴呆症的爷爷走失了,78岁的老人,一天一夜没找到,第二天,父母才告诉我。我回来再帮他们一起找,过了十几天才在野外发现,人早已去世了。”这件事对卜佳青打击很大,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我一直欠他一次坐飞机的机会,没有办法弥补。”他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让自己恢复,从这件事走出来之后,他对生命有了不同的理解,“我试着让自己的生活慢下来,有空的时候就回家陪父母,我不希望做事情只是为了看到结果。”
卜佳青家里养了狗、两只陆龟、三只水龟,露台上种了丝瓜、杜鹃、海棠,空下来自己包馄饨、炖猪脚。他说,做慈善机构跟做饭是一样的道理,无非是这顿做咸了,下顿做淡了,做得多了自然就会了。
(来源:新闻晚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