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儿童】留守儿童团聚事故多,NGO免费托管远不够
9岁的小浩望着窗外,他想以后考到广州的小学来念书,这样就可以和妈妈在一起。南都记者林宏贤摄
母亲出门上夜班,男童不幸从窗台坠亡……7月以来,见诸媒体报道的儿童意外事故接连发生,而其中大多发生在疏于看管的外来务工家庭。进入暑假,“小候鸟”们涌到广州与打工父母团聚,同时也带来各种安全问题。广州多家公益组织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城中村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然而杯水车薪,资金、场地、师资……都是难题。
调查:留守儿童关在屋内看电视
熙熙攘攘城中村,无人看管的孩子们在握手楼下奔跑,三轮摩托、运货汽车在身旁穿梭,险象环生。行走在海珠区康乐村内,四处可见这样的景象。据鹭江居委统计,鹭江村户籍人口2700余人,异地务工者达近万人,联同邻村康乐村,仅两个城中村就有近两万名异地务工人员。他们来自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他们的孩子一部分为流动孩子,跟随自己身边,上打工子弟学校;另一部分为留守孩子,暑假来穗与自己短暂团圆。
根据凤阳街异地务工人员服务中心统计,这里城中村的务工人员多在工厂打工,属于轮班制,一周仅有一天休息,有的甚至天天加班。家里老人不在身边,常常无时间照看孩子。
近年来,广州公益组织开始进驻城中村,为流动儿童及留守儿童开设托管班,在家长上班期间代为照看孩子。两年前,凤阳异地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启创青年地带小雁子计划进驻康乐村;今年六月,南方都市报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成立的“新候鸟计划”第19个站点,也落户到外来工集中的天河新塘联合街道;一些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亦开设四点半课堂,为当地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服务;上月,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在赤岗东开设小公民课程,盼从身心改变留守儿童。
而留守儿童暑期服务却没有想像中顺利,以异地务工人员集中的康乐村为例,上万名务工人员,留守儿童托管场地仅20余平方米,仅能招收20余名儿童,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同时,公益组织亦面临缺钱缺师资缺场地等问题。
更多的孩子来了广州,父母平日早出晚归,他们只能被关在屋内对着电视电脑。
个案:两小时打次电话确认孩子安全
儿子小浩6个月大时,小丽便离开湖南株洲老家到广东打拼,一年后中秋节回家,儿子已经会走路了,远远盯着妈妈看。此后每一年,小丽都想方设法请假,争取多回去几趟,跟儿子建立感情。她曾想过把儿子接来广州,但一来孩子没户口上学问题难解决,二来自己工作忙孩子无法得到好的照顾。就这样,小浩成了留守儿童。
今年暑期,儿子9岁了,36岁的小丽第一次把儿子从老家接出来相处,上车前儿子却百般不情愿,说“是你求我来的,不是我想来。”一句话道出了母子9年隔阂。
来了广州后,小丽依旧忙碌,在海珠区赤岗租来的办公及住宿的房子里,儿子总是嚷着要出去玩,看了看8楼窗外的车水马龙,小丽摇头拒绝了。她有去找过一些培训班,“每天托管2个小时,20天就收3000元,太贵了!”她说,而且托管完两小时,自己还得去接送很麻烦,只好把小浩关在房间里,给他一部手机玩游戏。
来自广西阳朔的阿永有着同样烦恼。女儿8个月大时,他来广州打工,一晃16年。今年上初中的女儿,也是初次来广州与自己团聚。几千元的培训班上不起,偌大城中村里,也没有孩子活动场所,为了给孩子找个活动的地方,他把南洲路城中村逛了个遍,好不容易发现有个新光公园,工作人员却称要暂时封闭给树木杀虫,他几乎隔天就要去问一下什么时候开放,每次都失望而归。做销售经常加班的阿永,也只得把孩子关在屋里,特地买了个电磁炉,不让孩子开明火,上班隔两个小时,就得给孩子打个电话,确定她是安全的。
在阿永居住的出租屋里,一栋楼就有近十个这样的留守儿童家庭,几乎都把孩子关在家,自己出去打工。
托管:为留守儿童量身定做课程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留在自己身边,但把孩子接过来自己又没时间照顾,又有什么用?”困扰小丽和阿永的问题,在这个暑期有了转机。绿芽基金留守儿童暑期班,正在他们所在的地段免费招收学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们报了名。
在赤岗东路,这个由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下称“绿芽基金会”)举办的留守孩子暑期成长课堂,让“小候鸟”们在白天有了能学到东西的一个“落脚点”。
昨天上午,绿芽基金会的活动中心里,蓝天救援队志愿者,正为留守儿童讲解备灾防护知识,从地震、火灾防护逃离到日常生活安全防护一一涉及。上周五,绿芽基金会秘书长吴治平也特地为孩子们上了堂性安全教育课。绿芽暑期成长课程的招生对象是农村户籍孩子,留守孩子优先,“城市孩子想交钱进来我们都不接收的。”吴治平说,所开设的课程,经过多次综合讨论,为留守孩子量身定制,注重身心教育。
为了小孩的安全,“托管班”还为小孩提供免费午餐,并购买了意外保险,孩子可以全天呆在中心活动,父母安心工作。“这里就是针对留守孩子的落脚地方,让父母可以安心去工作”。吴治平说。
起初,小丽和阿永都不放心孩子在托管中心,他们总是中午抽时间悄悄去中心,隔着玻璃门偷偷看孩子几眼。经过一个星期的托管后,小丽发现儿子细微的变化。最近几晚,儿子喜欢紧抱着自己睡觉,偶尔他还会指着出租屋对面的龙涛小学说,以后要考到这个小学,这样就可以跟妈妈在一起。小丽说,自己都感动得流眼泪了。孩子变开朗了,是小丽和阿永共同感受的变化。
困境
NGO愿意出力但差钱
给留守儿童开暑期班不容易。从筹备到开班,绿芽基金工作人员奔跑了足足两个月。前期是招生难,吴治平介绍,5月份他们就印了大量宣传单张,到赤岗大塘一带派发,其间碰了不少钉子。学校摆手拒绝、物业不让张贴、上街派发无人相信。“外来务工人员对公益机构不了解,对陌生人非常警惕,”吴治平说,不少家长第一反应就是把孩子弄去做什么实验?后来找到一个相熟餐馆师傅,动员招了十几名学生。
打工妹之家在赤岗街落户,绿芽基金前期投入8万元进行装修,而活动中心的桌凳、书籍甚至吉他,全是绿芽通过官方微博从各方募集,前期投入20万元。
“关注留守儿童,NGO是很愿意的,只是差钱,”吴治平算了笔账,像绿芽这样的特色课程,包括师资、场地等,开一期班约摸需要2万元。绿芽还好,背后有基金会支持,如果其他民间组织需要复制这个模式,就需要筹集资金。绿芽基金希望研发的课程,可以推广到其他NGO或打工子弟学校去。“假如有资金,明年可以在各个城中村开100甚至200个培训班,覆盖全广州的留守儿童。”
城中村托管班难找场地
跟绿芽基金会一样,为留守儿童提供托管服务的凤阳街异地务工人员服务中心,目前也面临师资、场地紧缺难题。
凤阳街异地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开展留守儿童托管两年,去年只做简单的托管。由于场地有限,仅在中心三楼办公场隔出十几平米作为活动场地,由志愿者为孩子们辅导功课,偶尔教玩桌游。今年有学生提出想上书法、音乐等兴趣班,中心负责人梁李强盼为孩子们新增课程。他开始四处咨询,星海音乐老师一堂课300元,书法老师一节课200元,而这个留守儿童项目是暑期短期而设,中心并没有经费支持,他只好通过公益组织再去寻觅,最后找来哆来咪公益人,为孩子上吉他课。
梁李强还想开展户外兴趣班。奔走居委会、学校等四处找场地,最终在楼下商场找到了临时场地。老师还是志愿者,教孩子学学武术。活动场地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梁李强盼望,周边学校能在暑期开放给机构,开展更多特色课程,为留守儿童服务。
(来园:南都公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