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 发表于 2013-8-7 17:48:54

我们为什么而捐赠?

  新近,处于多事之秋的红十字会因“高价矿泉水”事件又一次被卷入了网络舆论漩涡。分析网民的围观,除肆意漫骂和少量的理性分析与理解支持外,大部分可归为一句话:大家都不要捐钱,原因有二:第一,慈善机构腐败,不能捐钱;第二,政府有钱,不需要捐钱。作为现实世界的投影,这类网络表达,虽不新奇,但后果严重:本就先天不足的个人捐赠,在2010年掉头下滑后,持续探底。
  这样严峻的现实,不由得不让人深思,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捐赠?网友们所提的,真的是我们不去捐款的理由吗?
  先说“腐败不能捐”。众所周知,“天下乌鸦一般黑”是一个逻辑归纳命题,但凡出现了一只白色的乌鸦,“一般”就无法成立。那么,我国的慈善机构,是不是“一般黑”到无处捐钱、不能捐钱呢?请注意,不管是公益还是慈善,都有着非常广泛的指向,均有着以十万计的规模。在这数十万的机构中,姑且不论人们对红十字会的评价是否正确,但矛头所指之外,依然存在着中国扶贫基金会、壹基金、免费午餐项目等众多经历了检验的“白乌鸦”;在灾难的救助之外,还有着温州“红日亭”等众多需要长期日常营运的本地项目和广阔领域。
  再看“钱多无需捐”。捐赠是能力和意愿的体现。作为经济学人,笔者一直认为,捐赠应是常态下的理性选择,公民个人或家庭在没有行政强制、道德胁迫和冲动盲从的情况下,以资源与预算约束为起点,就要不要捐、捐给谁、捐什么、捐多少、怎么捐等问题进行决策并付之行动。通常,能力大意愿强者多捐早捐,能力小者、一般者不捐或少捐,受助者获得能力提升。在这里,不管实际付出的是钱、物品、时间还是其他,捐赠者和受捐赠者是对等的,大慈善家和未捐赠者也是对等的;在这里,有赞扬但没有歧视,有游说但没有指责,有批评但没有漫骂。
  捐赠是权利的主张。慈善与公益,虽然扎根于个体,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却长期是宗教或政府的附庸。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现代国家福利体制转型等的持续抗争与推动下,成长起来的公民个体因贫困、就业、性别、种族、区域、教育、环境等利益诉求组建了一个个团体,进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第三部门并向公民社会演进,以自治、治理替代统治与管理。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要不要捐赠,向谁捐赠等问题,实际上已经变成“关注什么问题、支持谁来解决”等价值倾向最为直接的表达。显然,由政府打包解决问题的观点,不仅无视政府能力的不足,更是对自我权利主张的放弃,与非营利发展的历史逻辑相悖。
  捐赠也是感同身受的现实诉求。“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正义的号角;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前进的脚步”,这些击中内心深处柔软的感动,让我们付之行动。许多人相信,人不能长期而孤立地存在,人和人之间需要相互取暖。许多人认同,“我们”这个群体,是由许许多多差异化的个体构成的,在大的时空体系和制度背景中,个体间的不幸遭遇完全有可能互换,人们需要以慈善之心、志愿精神和公益行动,把“美丽心世界”演化为现实的“完美世界”。在这样一种视界中,捐赠是互助而不是施舍,是祈愿而非恩赐,它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投资。如此,前述两项均不能成为我们不捐的理由。
  但从慈善组织的角度来说,面对此类困境,更应清楚批评的目的是建设。在政治生活中,选民是理性无知的,是冷酷的;在社会生活中,民众同样如是。理性无知的冷酷公众,并不是慈善的障碍,恰恰相反,他是慈善组织更加注重效率、公开和透明的力量来源,是公益机构善款善用、追求卓越的坚实支撑。面对当前信任缺失的严峻环境,慈善组织当然需要反思,以能力建设为支撑,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消解因不理解、误解等导致的不支持甚至是对抗性行为。对已确立起公民意识的个体而言,捐与不捐,更需理性。毕竟,捐赠,其实并不需要理由;而不捐赠,可以找千千万个借口。
  捐赠虽是善行的简约形式,但它却是慈善的源头之水,公益的动力之源。最后,谨摘录《阳光打在你的脸上》作为结束语:“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唯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的心里。祝愿阳光打在所有人的脸上。”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 郭金喜/文)

宁波大学 发表于 2013-8-18 12:37:32

:):):):):):):):):):victory: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为什么而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