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来,我市仅公共应急救援体系记录的电梯意外就有1503次,共3077人被解救 电梯安...
我市在用电梯目前已超过4万台,占全国总量的1/60,居全省第2位。近3年来,我市的电梯保有量更以每年5到6千台的速度迅速增长。
5年前,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市客货两种电梯各占半壁江山,而且因为我市轻工业较为发达的缘故,货梯比重还略超客梯。时至今日,公共使用的乘客电梯、自动扶梯两者相加已超过23300台,占电梯总量的58.2%。其中,自动扶梯约1900台,占电梯总量的4.7%。
这组数据,是宁波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机电二部部长、高级工程师李俊宁最近在市图书馆“天一讲堂”主讲“关注电梯安全”时,向台下听众透露的。
数据显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梯与公众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电梯这种垂直交通工具。由电梯引发的安全话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电梯是一种安全的交通工具”
专家说这话的底气从何而来
李俊宁是我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家库成员,从事特种设备检验、特种设备安全研究工作15年,在电梯安全管理、电梯事故应急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俊宁首先表示,“电梯是一种安全性很高的垂直交通工具”。他解释说,电梯之所以安全,首先是因为电梯本身具有稳定的机械结构和严密的安全保护装置。
1854年,奥的斯电梯的创始人在纽约水晶宫做了一项实验,他将一台悬吊的升降机惟一的缆绳砍断,围观的人发出惊叫声,有人还打算伸手去接。出人意料的是,电梯在下降了几英尺后停了下来。原来,这是奥的斯发明的安全钳起了作用,安全钳将升降机牢牢固定在轨道上。以奥的斯发明升降梯的防坠落装置为标志,现代电梯宣告诞生。
电梯的安全保护系统,由电梯限速器、安全钳、夹绳器、缓冲器、安全触板、层门门锁、电梯超载限制装置、限位开关装置等组成。
一般电梯都有4至6根钢丝绳,而理论上1根钢丝绳就可以承受轿厢和乘客的重量。即使所有钢丝绳断裂,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装置也能将电梯牢牢地卡在导轨上。因此,电梯不同于一般的升降机,它是把乘客安全放在第一位的。
从国家层面来说,我国针对特种设备的法规体系非常完备,从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5个层面,对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等各个环节都有完善的规定。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已于今年6月29日颁布,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特种设备安全法》明确了各方主体的责任,把责任进行了细化,无论是电梯制造厂家、维保企业还是使用单位,都会加大对电梯安全的重视程度,而这也将促进电梯行业的健康发展。据了解,电梯是八大类特种设备中唯一由国家强制维保的特种设备。
是紧急下坠还是自我调整
你也许不明白的电梯“语言”
炎夏季节,随着气温升高,用电缺口加大,因停电而导致的电梯关人事件也随之增多。
停电后,电梯的制动器会马上抱闸,自动刹住电梯。同时,电梯内的应急灯会自动点亮。在断电的一刹那,轿厢未经平稳减速就紧急制动,因减速幅度过大,乘客会误以为是电梯坠落。
有时,电梯断电几分钟后大楼恢复供电。供电恢复后,大多数电梯都能选择在最近的平层自动停靠,并恢复正常运行。
部分电梯在断电或故障自动复位后,须将轿厢慢速运行到最底层的基站,再打开厢门。这时,电梯运行的方向可能正好与乘客预期的方向相反,而被困乘客因心情过于紧张,会误以为轿厢回到底层基站的过程是电梯在不受控制地下坠。其实,从安全角度来说,这一过程是没有危险性的,因为电梯去往基站时,也是按照一定的速度运行的。
轿厢空间狭小,被关在里面时常给人窒息感。实际上,电梯轿厢的通风孔至少为有效面积的1%,顶部和底部都设有通风口,且大多数轿厢装有通风扇。在美国,曾有人因停电被困电梯4天后成功获救。因此,乘客万一被困其间,也不必过分紧张。
同一危险动作导致三人坠亡
盲目自救万万不可取
随着电梯数量的增加和使用环境的日渐复杂,电梯作为交通工具的绝对风险也有上升的可能。科学理性使用电梯,是放心乘坐的前提。
很多情况下,故障电梯停在两个平层当中的位置。这时,电梯可以从里面掰开,而且大部分情况下人可以从轿厢上部往外爬。被困者面朝里倒着往外爬时,不知道脚下就是“万丈深渊”,一用力,身体会垂直往下掉,而不是像他们事先料想的那样可以斜跳到下层楼板上。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11年初发生在我市的电梯事故中,其中有三起坠亡事故的当事人都采用了这同一个危险动作。
如2011年1月,位于宁波国家高新区某商务中心的一部电梯突然停止运转,卡在3楼与4楼之间动弹不得,有4人被困。其中1人因等不及救援,自己爬出电梯,最终造成坠落井道死亡的惨剧。
特种设备专家提醒,当乘客被困电梯后,应及时报警,然后耐心等待专业人员来救援,切莫擅自做出扒门、爬出轿厢等自救行为。
两个月“咬”住四只脚
自动扶梯使用安全更应重视
对于自动扶梯,由于它们的运行速度较慢,提升高度也较小,所以人们往往忽视了它们的危险性。实际上,作为在开放空间中使用的电梯类型,自动扶梯往往使用环境较乱,使用者较杂,管理难度大。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自动扶梯的风险比普通曳引式电梯要高。就我国当前情况看,自动扶梯事故在电梯事故中所占比例的确也有上升的趋势。
5月底以来,城隍庙地下通道的自动扶梯出入口发生了4次事故,已导致两人受伤:5月31日下午,一名6岁男孩的脚被卡在上层扶梯口,所幸无恙;6月10日上午,一位姑娘的鞋跟卡在电梯梯级之间,消防队员使用扩张器撬开,姑娘没有受伤;7月20日下午,一名小伙子的左脚不慎插入扶梯中,后被消防救出送往医院;8月2日下午,一名9岁男孩的左脚被扶梯卡住,一个脚趾被卡断。
专家指出,乘坐自动扶梯时,乘客应面向扶梯的运行方向,手握扶梯一侧的扶手,脚应站在踏板四周的黄线以内,防止衣物下摆被卷入护栏与梯级或梯级与梯级之间的缝隙中。手和头不要伸出扶梯,防止在自动扶梯运行过程中被旁边的障碍物碰伤。
在扶梯出入口处的护栏板上,设有红色的紧急停止按钮,乘坐自动扶梯时如果有紧急情况发生,可以按下按钮使扶梯停止运行。专家同时也提醒,如非必要,严禁滥用紧急停止按钮,以防其他乘客跌倒受伤。
公共设施维护与已无关
这个念头恐怕会害了你自己
电梯是由机械和电气构成的设备,和汽车、机床一样,定期保养、检查,使用中加以爱护,是维护其正常运行的保障。
绝大部分电梯是公共的设备,公共设备的维护需要每个使用者去关注。如果认为公共设备与已无关,那电梯安全就无从说起。
随着电梯使用年限的增长,老旧设备越来越多,各种更换维修的费用会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居民楼的电梯,虽然有公共的维修基金,但最终电梯能否得到及时维修和更新,需要所有使用者心往一处想。
在电梯安全管理中,维保单位负安全责任,业主负主体责任。有些电梯的使用单位,与维保企业签订合同后,认为电梯安全应由维保单位负责,与本单位无关,没有制订应急预案,没有进行日常巡视。而根据《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使用单位承担着保障应急报警装置畅通的义务。因为维保企业对电梯进行保养是15天一次,在此期间,使用单位应加强日常巡视,保证应急报警装置的通畅。很多被困在电梯的人之所以盲目自救,大部分是因为应急报警装置不通。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装修期间野蛮使用电梯的行为。有些工人在搬运装修材料的过程中撞门、挡门,甚至直接将装修垃圾倒进电梯轿厢的现象屡有发生。殊不知,电梯厅、轿门的运行轨道中一旦卡入异物,就会严重影响门锁开闭和轿厢的正常运行。而电梯中的一些运动部件发生变形后,即便进行了维修,也难以恢复到初始状态。
新版电梯合格标志已启用
“识别码”的妙用你该知晓
据了解,我市从今年开始将使用新的电梯合格标志,上面印有与每一台电梯一一对应的识别码。市质监局12365平台可以根据这组识别码,找到每台电梯所在的方位,以及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等多种信息。目前,带有识别码的新的合格标志已经基本更换完毕。
专家提醒,如果被关,首先应根据轿厢内的使用须知,通过应急对讲装置或电话与大楼物业、维保单位联系,这是获得救援最为直接、快捷的方式。但如果跟小区物业和维保单位均无法取得联系,我们可找到电梯安全合格标志,将上面的识别码报给12365或110。12365平台根据被困者提供的识别码,会立即通知这台电梯的维保单位上门维修。
当前我市电梯公共应急救援中经常会遇到无法定位的情形,一些非大楼常住人员,如走亲访友的市民,快递员、送水工等,往往被困在电梯里时只知道自己的大概位置,说不清具体的门牌号,给救援的及时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电梯合格标志上的识别码,将成为定位被困者具体位置的“利器”。
有些公共场所的电梯,合格标志经常遭到损坏。有的被撕,有的被烟蒂烫掉,有的被涂鸦。新版电梯合格标志附有每台电梯的识别码,如果识别码无法辨别,最终遭遇麻烦的也许是破坏者本人。
相关链接
三方联动撑起保护伞
我市公益性电梯安全救援体系特色明显
电梯发生故障时,原则上以使用管理单位、维保单位履行法定责任为主。此外,我市还有一套公益性的电梯公共救援体系保障乘客安全。
200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由行政部门统一领导、行业协会组织协调、电梯公司自愿参加的公益性电梯公共应急救援体系,实现了质监“12365”、公安“110”报警平台的联动。该体系由初期仅覆盖海曙、江东、江北老三区及鄞州中心区四个区域,到目前已覆盖全大市的11个县(市)区中心城区。从2004年至今,我市的公益性电梯公共应急救援体系共接处警1503次,解救被困人员3077人次。通过各级安全监察机构对救援情况的跟踪调查处理,促进了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的落实。
(王芳)
电梯安全乘坐须知
1.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或带腐蚀性的危险品乘坐电梯。
2.请勿在轿门和层门之间逗留,严禁倚靠在电梯的轿门或层门上,不要退步出电梯。
3.严禁撞击、踢打、撬动,或以其它方式企图打开电梯的轿门和层门。当电梯门快要关上时,不要强行冲进电梯、不要背靠厅轿门站立。
4.进入电梯前一定要看清脚下是真实的地板,防止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5.离开电梯一定要确保电梯正常停靠在平层。乘客被困在轿厢内时,严禁强行扒开轿门。
6.严禁乘坐明示处于非安全状态下的电梯。
7.乘坐客梯注意载荷,如发生超载请自动减员,以免因超载发生危险。
8.学龄前儿童及其它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搭乘电梯,应当有健康成年人陪同。
(王芳整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