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懵以往 发表于 2013-8-20 15:45:28

让儿女有能力去应付一切

在宽容的气氛下进行启发教育,从不轻易打击孩子,也不给孩子强行制定目标,是叶圣陶的一贯做法。

http://x.limgs.cn/f2/c1/up201308/f39897d0ee11d009bec783a646117f59.jpg

  叶至善,生于1918年,儿童教育家
  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会议上,一位来自上海的特级教师见到了教育家叶圣陶之子叶至善。休息时,他请叶至善介绍一下,小时候叶圣陶怎样教他们作文。
  “不教的。”叶至善脱口而出。
  见这位老师大惑不解,叶至善决定把故事说出来,让他自己判断一下,他的父亲“教了”还是“没教”。
  培养健全公民
  叶至善童年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幕,便是父亲给子女们批改作文的场景。
  他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吃罢晚饭,碗筷收拾过了,植物油灯移到了桌子的中央。父亲戴起老花眼镜,坐下来改我们的文章。我们各据桌子的一边,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尖儿,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摘,争辩。”
  但是,叶圣陶从不板起脸来说“写得好”与“写得不好”,而只是说“我懂了”和“我不懂”。叶至善回忆:“说是父亲改,实际是商量着共同改。父亲一边看我们的习作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子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
  这让一场本应令孩子感到紧张的“教学”,变成了一家人寓教于乐的活动。“我们三个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训练,因而几乎每个星期要交一篇习作给父亲。写什么由自己定,父亲从不出题目。”叶至善回忆。
  在宽容的气氛下进行启发教育,从不轻易打击孩子,也不给孩子强行制定目标,是叶圣陶的一贯做法。事实上,这也是五四之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观转型过程中,一些有识之士的普遍选择,他们当中包括鲁迅、胡适、梁漱溟等等。
  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在《假如我当老师》一文中说:“我如果当中学教师,决不将我的行业叫做‘教书’……我与从前书房里的老先生其实是大有分别的:他们只需教学生把书读通,能够去应考试,取功名,此外没有他们的事儿;而我呢,却要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
  诚如他所言,在子女的回忆中,叶圣陶不强迫他们考高分,或者将来上一所好的学校。当年,叶至善小学的12次升级考试,竟有四次不及格,但叶圣陶并不因此而着急。叶圣陶买回来的各种玩具,被叶至善拆了个七零八落,叶圣陶见了,不是装没看见,就是一笑了之。
  后来,叶至善于抗战期间进了一所专科学校,学习生产制造。叶圣陶对儿子的选择非常满意,认为这正是战时社会最需要的。
  对于“成功”,叶圣陶有自己的定义,他认为,儿女成长的最终目的,是在环境的限制下“凭他们自己的心思能力去应付一切”,“做父母的真欲帮助儿女,仅有一途,就是诱导他们,让他们锻炼这种心思能力。”
  为他人着想
  民国时期,健全公民的一项重要内涵,是人们彼此间“共和”的精神。在叶圣陶对子女的教育中,尊重他人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叶圣陶的小儿子叶志诚回忆:有一次,父亲让他递过去一支笔,叶志诚随手一递过去,不料把笔头交在了父亲手里。叶圣陶就说:“递一样东西给人家,要想着人家接到了手方便不方便,一支笔是不是脱下笔帽就能写,你把笔头递过去,人家还要把它倒转来,倘若没有笔帽,还要弄人家一手墨水。刀子剪刀这一些更是这样,决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对着人家,把人家的手戳破了呢?”
  冬天,叶志诚走出屋子没把门带上,父亲就会在背后喊:“怕把尾巴夹着了吗?”再犯,直接喊:“尾巴,尾巴!”这样,渐渐养成了叶志诚随手关门的习惯。
  对于写文章,叶圣陶反对孩子写作时运用冷僻的词汇和晦涩难懂的句子。他一再对孩子们讲:“写文章要想到别人,想到读文章的人,要把自己换一个位置,设想成读文章的人,再来看一看文章究竟写得怎么样。”
  “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1988年,当94岁的叶圣陶病逝时,留下了的是无数被后人视为经典的教育理念。而他的三个子女,都成为了中国的知名作家。
  来源:雅虎心香一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儿女有能力去应付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