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慈善才有公信力 慈善事业要有玻璃做的口袋
近日,中国慈善信息平台设立成都子平台,并在成都开展了信息平台的使用辅导培训。来自当地民政系统、慈善会系统和其他慈善组织的共150余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培训。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我们每个人都热衷于慈善事业。2005年31亿元,2006年100亿元,2007年309亿元,2008年则超过千亿大关。中国的慈善事业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巨大的救济能力,它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能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作为捐赠者,我最关心问题莫过于我捐的钱物用哪去了。郭美美的几条微博,引发了一场慈善风暴。"郭美美的事没弄清楚,没心情捐款",这或许是许多人在郭美美事件之后的真实心态。
郭美美事件将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透明化的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管理不透明成为影响以公益慈善组织为代表的非盈利组织的公信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据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每年发布的《中国慈善透明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500家样本组织平均透明指数只有45分,只有7%的受调查网络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表示比较满意,84%明确表示不满意。
今年8月15日,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如在"中国公益慈善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第三期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说:"政府主管部门和慈善组织信息化水平不高,是影响慈善组织透明度的一大重要因素,加强信息化建设是目前迫在眉睫的任务。"杨澜还在博鳌论坛"慈善体制改革:透明度、专业化、公信力"分论坛上讲过一个"桥段":杨澜在采访在中国红十字会的常务副会长赵白鸽时,问及"当时遇到危机的时候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赵白鸽说一下子找不到充足的数据,跟公众说明白。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我国慈善公益机构信息化水平到底在什么程度上?!
"谣言止于智者",这个"智"是资讯的资,如果你拿不出客观的、权威的、真实的资讯、信息,就必然处于很被动的、挨打的地位。所以,《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指出,要"推行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制度,完善捐赠款物使用的追踪、反馈和公示制度"。但是,透明不只是简单的信息披露。
正如美国的基金会专家Peter所言,"如果你希望蜗牛舒展开自己的身躯爬行,你必须首先让它感觉到安全才可以。" 慈善的高公益性决定了它比一般的非营利性组织具有更加多元的公信力指向,包括对一般公众、新闻媒体、捐助者、董事、志愿者等的责任和交代。
慈善事业的发展依赖于慈善机构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而透明度和公信力的背后其实就是信息化程度。美国卡耐基基金会前主席卢塞尔曾说过:慈善事业要有玻璃做的口袋。可以说,类似认识在欧美早就成为共识。公众是否给慈善机构捐钱,捐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玻璃口袋"的透明度,慈善事业要获得公众的信任,就必须把这块"玻璃"擦亮,做到高度透明,这是欧美发达国家慈善事业持续发展的内生因素。
对于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来说,公众对其信息披露的要求不亚于上市公司。以英国为例,为了追求透明度最大化,英国慈善组织几乎是全裸于天下,因为要"全身""暴晒"。而最易被晒的不但有固定资产总额和善款使用情况,还包括他们的评估报告和人事调动。
慈善透明度不是简单的信息披露问题而是内部管理问题,是能力和实力的问题,慈善不能是空中楼阁,它要有必要的基础设施工程,而慈善平台信息化建设就是慈善的基础设施工程。首先,慈善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应增强慈善组织的透明度。信息公开的内容应当包括而不限于信息公开的内容,慈善机构的基本信息、募捐活动信息、接受捐赠信息、捐赠款物使用信息、接受捐赠机构财务信息及必要的日常动态信息等。其中,最关键的是慈善组织应加强自身透明化建设。如,加强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及捐赠者、志愿者,乃至公众的监督等。
其次,慈善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应规范、有序,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权威性,并尽力保障捐赠人、社会公众及有关单位能够方便、完整地查阅和获取相关的信息。同时,按照《公益慈善捐助信息公开指引》、《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等规定,公益慈善组织还应通过信息披露,让捐赠者和社会公众全面地了解自身如何运作。
第三,慈善平台信息化建设应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捐赠人和受益人等当事人不愿意公开的捐助信息,应当事先与慈善机构进行约定。如果无事先约定,相关慈善捐助信息均应公开。而不予公开的信息,也应当接受公益慈善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及公众的监督检查。如,英国《慈善法》就明确规定,"公众中的任何成员只要交付一定合理的费用,就有权获得慈善组织的年度账目和财务报告。"慈善机构的董事会还有责任和义务向慈善委员会提交年度报告。无正当理由而未提交年度报告属于违法行为,责任者将被起诉。
最后,强化慈善平台信息化建设的执行力。没有信息化平台,中国的慈善事业将落后于世界。熟视无睹存在的问题还必然会被公众所淘汰。经过信息化改造、提升,慈善平台摆脱了传统的"笼统、隐秘"的形象。
强化慈善平台信息化建设的执行力,一是需要慈善组织强化信息化意识,加大慈善信息化投资比例和力度,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二是慈善组织的组织文化也应随之有所变化。只有当组织文化与新的流程步调一致,才能实现慈善信息化的预期目标。三是加强职能管理标准化、制度化,加强业务管理流程化、考评化,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
同时,狠抓思想的转变和更新,改变不适应市场竞争的管理方式和流程,建立适合慈善平台发展的管理体系、品牌体系、信息体系、开发体系、绩效体系、服务体系、资源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建设,使慈善平台起到信息化带动中国慈善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作用。
作者:刘英团来源:每经智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