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老临终凄凉 社区关爱温暖
一个冬日的早晨,一位孤寡老人的病危通知,让象山县丹东街道公园社区的社工们心情沉重。
孤寡老人姓王,丧偶,无子女,低保户,一直是社区重点关注的对象。进入耄耋之年的王师傅,身体日渐虚弱,行动大不如前,社区一直安排义工一对一服务,定期帮助收拾房子、换洗衣服、买菜购物等。老人虽然身患疾病,但生活过得还算舒心。
可是,老人的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咽食困难,经医院诊断为晚期食道癌。如何让老人安心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社工们陷入了思考。
“老人一生凄苦,没有多少积蓄。低保金只能应付一个人的衣食住行,目前的医疗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觉得首先要做的就是为老人的临终治疗和善后问题争取多方资金支持。”社工说,于是社区第一时间向街道、县劳模协会、县民政局申请,并得到了大力支持。经协商,由县劳模协会负责解决老人的住院治疗费用,由街道负责保姆照料费用,由社区负责照料安抚等人员安排。
解决了最大的资金问题,社区稍稍松了口气,这使得老人住院期间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和照顾。
接下来,社区在征得老人同意后,为其挑选了一个有照料临终老人经验的保姆,做好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安抚。社工、志愿者也会经常上门探望老人,送上关怀和问候,消除老人的孤独感。
同时,社区通过王师傅的好友辗转联系到其侄子、侄女,劝说他们来看望老人,让老人在最后时刻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当多年未曾上门的侄子、侄女来探望老人的时候,老人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在老人弥留之际,劳模协会、街道、社区、王师傅的好友一起作为见证人,在征得老人同意后,对善后事宜作了安排,并由老人签署了授权书。当老人用微弱的声音说出“谢谢”时,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王师傅的最后一段人生路,引发了社工们的深思:王师傅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这一方面得益于他平日的好人缘,同时也得益于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但是社区内低保、残疾、独居、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40%左右,这对社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对于养老,我们也有自己的想法。”社工们认为,首先要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制,保障养老服务经费,提高服务质量,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有需求的老人设立家庭病床,并主动上门提供以护理和康复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服务;其次,要整合各种资源,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形成一个集设施、信息、物、人合一的社区服务网络;第三,继续充实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等力量,倡导“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
(郑奕董小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