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餐桌“好吃不好办” 成功运营模式能否复制 尚待时间检验
关注老年食堂(上)
记者洪放金晓东董小芳文/摄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七件事,件件离不开“吃”,老年人更不例外。宁波自2003年起在城乡逐步有序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开办社区助老食堂就是其中实事之一。
目前,全市共有助老食堂213家。对于几元钱能吃到有荤有素有汤饭的食堂,老年人大多交口称赞;但对这些食堂来说,各有一本难念的经,大多依靠补贴度日,勉强支撑着这项助老事业。
举步维艰中,成功运营的“老年餐桌”负责人,更多考虑的还是:如何才能让老年食堂更长久地“活”下去?
海曙西门街道:
每一元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4月10日中午,记者来到西门街道居家养老互助中心的老年食堂,十余名老人正兴致勃勃地聊着天,等待开饭。
陈大伯今年65岁,是个独居老人。几年来,他每天的生活几乎都是两点一线,一头连着自己的家,另一头则是老年食堂。“每天一荤一素一汤,只需要6元钱,还能聚在一起聊天、活动。”说起老年食堂的好,陈大伯满心欢喜。
知道中午的菜是红烧鲫鱼和小青菜,陈大伯很高兴,“这里的菜烧得很好吃,给我们老人做的米饭特别软。”陈大伯拿出准备好的两个菜盒,将这一荤一素分别盛起来,再让食堂阿姨往自己的饭盒里多盛些米饭。陈大伯告诉记者,两年前他就在这里“搭伙”,每天都来取饭。有时一顿吃不完,就把菜留一点,分成两顿吃。
外面快餐店里的一碗炒青菜价格是5元,一条红烧鲫鱼12元,老年食堂一餐饭只要五六元,食堂怎么运营起来?海曙西门街道居家养老互助中心主任陈忠潮说:“如果不是政府和街道的补贴,食堂根本开不起来。”
“目前我们这里已经算做得不错的了,能基本持平。但这是把食堂的工人工资、水电费撇开的基础上。”陈忠潮告诉记者,食堂的3个工人都是公益性岗位,由政府付给工资;食堂的水电费由街道支出,房屋也没有租金。
以前街道里工作人员每天的午餐也从老年食堂采购,有50余份,另有其他街道的老人在此搭伙,“相当于整合了资源,扩大了‘消化’渠道,才保证了老年食堂的收支平衡。”
去年,街道机关办起了食堂,中心老年食堂的就餐人数从九十余个减少到四十余个,人员的减少让食堂的运作捉襟见肘。
比起人员的减少,更让工作人员担心的是物价的波动。“近两年肉价、蛋价、米价、油价都在涨。”中心工作人员算了笔账,如今老年食堂运营成本至少要在原有基础上上涨20%。
西门街道老年食堂始终没有涨价,主要还是得力于政府的大力支助;而且,小到锅碗瓢盆,大到厨具冰箱,全部来自于社会资助。
根据2006年宁波市政府办公厅颁发的《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市财政对包括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在内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每年给予适当补助。社区食堂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的一部分,在六区内新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市财政提供一次性建设专款3万元,随后每年还会有1万元的日常运作资金。
2012年市政府《关于深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出台后,市财政对六个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补助标准有了提高。目前,新建一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可获得市财政5—1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每年还可获得2—4万元的运营补助。同时,符合单独计费等相关设施条件的,还可享受用水、用电、用气与居民用户同价等优惠政策。
为降低运营成本,中心老年食堂也动足了脑筋,开展了以销定产,秉着不浪费的原则,在每天下午2点,需要老人预定第二天的饭菜。一般来说,每天中午送餐为主的老人保持在30个左右,这样买菜师傅就能根据人数定好菜“量”。
“5年多来,我们的菜单没变,可采购方式变了。”陈忠潮说,“我们的采购都是专人亲自去买,去挑拣,不但要便宜的,还要质量好的。”
厨房的采购师傅对附近超市和菜场的优惠活动几乎是“门清”,什么时候开始打折了,什么时候搞促销了,基本上“了如指掌”,而小区的老人也会将自己了解到的各个超市或菜场的临时优惠活动,及时告知采购师傅。
镇海总浦桥社区:
社区补贴加共建单位支持
每天早上八九点钟,叶大伯就会踱上五分钟的路来到总浦桥社区服务站,“看电视、聊天、打牌,各种各样的活动,特别丰富。不过最让我觉得方便的还是能在这儿吃饭。”
4月11日,记者前去采访的时候,正是老年食堂中午的开饭时间。11:00还不到,已有20多位老人各自围坐在桌边,聊天吃饭,很是热闹。
镇海总浦桥社区老年食堂是2007年成立的,凡是60周岁以上的社区老人在这儿吃一餐一般只需花费7元。一位食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人们也都知道现在市场上的蔬菜和肉类价格比当年上涨了不少,但老人的餐费从开设之日起,还没怎么涨过。
记者再问工作人员:你们每餐的菜是如何搭配的,菜价又是怎么定的?得到的答案很一致:这是和老人们讨论的结果。
总浦桥社区居委会主任沈东红告诉记者,他们会在每周三准时召开定餐会。而这一场定餐会,形式几乎和“听证会”差不多了,热心的老年朋友都会积极参加。“没有设置‘门槛’,所有来社区食堂吃饭的老年人都能参加。起初他们对来食堂吃饭的老年人的口味不了解,定餐会往往要讨论很久。
会不会遇到老人意见“打架”的情况?据介绍,在总浦桥社区食堂办卡吃饭的老年人基本保持在100人左右,夏冬两季人数会稍多些,人多总难免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不过沈主任说,食堂工作人员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如果有老人提议下周想吃某道菜,只要多数人同意,我们就采纳。”
总浦桥社区食堂的采购、烹饪、卫生等工作都是由公益性岗位的工作人员负责。为了给老人带来实惠,并且维持经营,社区工作者和食堂工作人员绞尽脑汁,除了每天在菜场上货比三家,跟菜贩讨价还价外,社区工作者还得向辖区企业拉赞助,向各级部门争取各种荣誉奖励。
沈东红介绍,当初为了方便送餐上门,社区花费22万元购置了一辆小型面包车用于送餐,于是有了“车轮食堂”这一响亮的名字。那些腿脚不便的老人每餐只要拿出8元钱,就能坐等送餐上门。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老年食堂在收取每份6-8元的餐费之余,食堂资金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社区自筹和共建单位支持三部分组成。
“孝心车轮食堂”全年支出20多万元,包括车辆的保养折旧、人工费、水电等开销,向老人收取的餐费仅抵掉菜价。
招宝山街道西门社区:
以优惠房租的形式给予补助
在开办老年食堂的过程中,除了政府的鼎力支持,也有社区自行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招宝山街道西门社区,被称为“爱心小饭桌”的社区食堂是社区以服务外包的形式,通过签订协议承包给社区内经营性饭店,向老年人提供低价就餐服务,差价由社区补足。
“很多社区食堂的房子,不是社区的,是租来的,每年要交好几万租金。但食堂一天的营业额才几百块钱,保本都困难,哪来的钱交房租,只好关门了。”西门社区居委会主任项利萍告诉记者,他们的老年食堂之所以能一直坚持,一方面在于服务外包,节约了成本,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食堂用的是社区用房,在租金上给予了优惠扶持。
但是,这种经营模式能否保证社区老年食堂长久维持下去,西门社区也有顾虑,碰到的还是老问题:成本高,菜价低,顾客群单一,不敢轻易提价。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居委会想过很多,但是觉得,很难做到。
设想一下,如果要赢利,就要吸引更多的外来客源。一方面由于老年食堂的位置大都偏僻,外人比较难找。
另一方面,如果外来客源增多,社区老人们又会有意见,场地不够坐啦,服务质量下降啦,环境太嘈杂啦等等。
社区只能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承包的商家一定的优惠与方便。这在项利萍看来,多少有点杯水车薪。
“这一类经营方式对社区来说最方便,但是操作起来,却不一定能碰上肯合作的店家。”项利萍说,因为这类经营方式对于合作饭店来说,纯属福利性质。而且老年人对饭菜的要求比较高,店家相对又要承担较高的意外风险。所以很多饭店都不太乐意。
“我们曾经和不少社会餐饮谈过,但是很少愿意接下老年食堂这趟活儿。”项利萍说,“我们这里陆陆续续也换过几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