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 发表于 2014-10-8 09:00:00

鄞州日报-铸就“牵手”公益品牌 —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创新之路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

  9月底,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获得“2014年度中国公益慈善信息披露卓越组织”称号,成为全国81个获奖组织之一。本报今起对基金会的创新之路进行总结、提炼和解读,希望能给处于发展转型时期的鄞州公益事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打造“牵手”公益品牌,在省内外开展40余个公益项目,探索和创新公益组织的运行机制,提出创建公益慈善公园设想……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成立近三年来,探索出“公益心·商业道”的独特模式。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子跃批示:“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的做法,有利于凝聚社会正能量,有利于‘美丽宁波’建设,值得宣传、弘扬和推广。”

  今年5月20日,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市文明办举行《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牵手现象”价值与品牌》研讨会,来自中科院及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讨。

  “造桥姑娘”的角色转换

  2012年春节来临前夕,“造桥姑娘”严意娜来到瞻岐镇,看望一户因男主人遭遇车祸而使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

  “这是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成立后的第一个公益项目——给10户鄞州困难家庭送去关爱,帮助他们实现新年愿望。”严意娜说。

  这时候,离严意娜为甘肃陇西造“爱心桥”已过去一年多时间,她的新身份是刚刚成立的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开始踏上全新的爱心征途。

  当时的基金会,驻会专职人员就严意娜一人,她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一年内把800万元公益款投放到一个又一个的项目中,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造桥的时候,愁怎么搞到钱,到了基金会,怎么花钱,倒成为一个难题。”严意娜说,帮扶范围主要在鄞州,帮扶对象聚焦“三农”领域及有需要的社会弱势群体。

  向社会征集公益项目,开展大众讲堂活动,推出“流动伞”,关注环保,帮助深山里的老人……在基金会理事们的支持下,严意娜精心选择“牵手”公益项目,基金会的理念和品牌形象逐渐形成。

  “‘牵手’是我们的公益品牌形象,也是公益活动中各方关系的一种反映。”严意娜说,基金会以独树一帜的运作方式和越来越丰富的服务内容,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公益品牌,并以品牌引领基金会在公益领域的不断拓展。

  如今,基金会已形成以理事会和监事会决策团队为核心,10名全职人员为核心团队,数千名义工、志愿者为重要辅助力量的公益团队运营模式。严意娜说:“担任基金会秘书长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学会多维度去思考问题,努力平衡利益相关方的关系。”

  平等合作铸就“牵手”品牌

  两手相牵组成的心形和笑脸是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的公益品牌LOGO,寓意是通过基金会这一公益平台,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众多爱心人士共同牵手,共同推动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民众幸福快乐。

  基金会理事长陈耀芳说:“使基金会逐渐成为众多爱心组织、爱心人士和社会公益需求对接的平台,让众多的公益志愿者有一个挡风遮雨的‘家’,这是‘牵手’的公益理念。”

  陈耀芳告诉记者,“牵手”品牌的打造,可以用“平等、合作、共赢”来解读。平等,就是志愿者都是平等的,项目的资助者和项目的实施者也是平等的。合作,就是通过各方合作,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公益需求。共赢就是在参与公益活动过程中,参与方通过“帮助别人”,达到“快乐自己”或“成就自己”目的。如今,这样的牵手,已从本地延伸到省外。

  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基金会第一时间与前方救灾组织取得联系,并紧急筹集灾区急需物品。到8月7日下午,基金会共筹集到100顶帐篷、300只手电筒、100口野营锅等物资共计20吨、价值14万元左右,当晚由德邦物流免费发往鲁甸灾区。

  宁波至鲁甸有2500多公里路程,在这个跨省的救灾行动中,他们和物流企业、云南当地公益组织合作,在不到两周内把物资全部分发到受灾群众手中。

  “牵手梦想中心”项目是基金会和上海“梦想中心”总部牵手合作的项目,目前已在我区10所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和偏远乡镇学校开展。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外地社会组织提供相关资源,区教育局等职能部门提供相关信息和支持,基金会进行设施采购、资源整合,充当“梦想中心”和学校之间的桥梁。

  “‘梦想课’着力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能力,两年多来,每周一次的‘梦想课’,让学生变得更加活泼、自信,提升了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古林镇春雷学校老师闻颖说。

  “牵手”品牌拔高公益标杆

  对于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的“牵手”品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剑波说:“社会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告别‘小而散’的初始模式,走品牌化道路。品牌公益组织的存在,能够大大提升市民对公益活动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有利于聚集社会资源,将公益潜能转化为实际公益行动。”

  沈剑波认为,鄞州银行基金会的成功实践,聚集了公益人气,拔高了公益标杆,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区域内公益事业的发展水平,释放了社会正能量。

  去年10月9日,“菲特”台风使余姚成为重灾区。上午10时,基金会紧急开会,决定拨付救援资金100万元,用于采购救援物资和褒奖有突出表现的民间公益组织和志愿者。以公益组织的名义对民间救援力量进行褒奖,基金会开了宁波先河。

  基金会通过微博、微信征询灾情信息,采购、征集救灾物资,征集志愿者。仅仅6个小时,就征集到255条充气艇、500件救生衣和近30吨八宝粥、方便面、面包、矿泉水等救灾物资。当天16时,首批救灾物资就运往余姚。

  越野e族车队来了,安徽籍的货车队长来了,四明户外应急救援队来了,宁波读书人俱乐部来了,北仑红领之家来了……4天里,基金会组织了千余名志愿者、近百名私家车主参与抗洪救灾。

  9月22日19时35分,今年第16号台风“凤凰”在象山县鹤浦镇沿海第四次登陆。当天中午,由基金会发出倡议成立的“宁波市民间救灾联盟”再次将各方力量汇聚到一起。下午五六时,志愿者们准备了200把公益伞在铁路宁波站候着,在随后的五六个小时里,他们一次次把乘客送上回家的车。

  “牵手”公益品牌效应凸显,成为宁波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人才所所长赵全军博士认为,“牵手”公益品牌是宁波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鲜典型和特色亮点,凸显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效应。

  市文明办副主任邓晓东说:“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牵手现象’是近年来我市各界人士参与公益活动的又一鲜活案例,也是继‘顺其自然’等之后的又一让人感动的公益活动品牌,是新一代宁波商人传承务实创新、达则济善天下的‘宁波帮’精神的创新典型,也反映了新时期宁波市民的精神风貌和人生价值追求,是对宁波‘爱心城市’品牌的最新标注。”

  来源:鄞州日报2014年10月8日A1A3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鄞州日报-铸就“牵手”公益品牌 —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创新之路系列报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