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工结对四川贫困生9年 女孩想来宁波亲口说声谢谢
四川省前进乡的高中女孩李明艳给石晓东写的信
李明艳通讯员供图
宁波公益网讯:“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女孩儿,在困难糟糕的时候恰好遇到您,是素不相识的您给了我莫大的帮助。父亲节快到了,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礼物可以送您,就想给您写一封信,当作父亲节的礼物……”
前两天,一封来自四川的感恩信寄到了象山县公路管理段石晓东手中,写信人是四川省青川县前进乡的高中女孩李明艳,今年16岁,是他远在四川的“女儿”,这是他收到的最特别的父亲节礼物。
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把李明艳当作结对帮扶对象,一直资助她上学,这一坚持就是整整9年。
汶川地震时结对四川7岁女孩
当时他只是月收入2000的养护工人
石晓东与李明艳的故事要从2008年说起。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当地变成一片废墟,很多孩子失去家园,失去亲人。
那年,石晓东参加了宁波市“甬川携手·万人助学”志愿助学活动,和当年只有7岁的女孩李明艳结对。那时候,石晓东只是基层公路一名普通的养护工,月收入不过2000元。“当时没多想,总觉得这些孩子太不容易了,已经失去了家园,不能再让他们没有书念。”
结对帮扶的第一年,石晓东给李明艳寄去了300元资助金,可谓“雪中送炭”。
收到石晓东第一笔汇款时,孩子的母亲激动地给恩人打来了电话。电话那头,一直重复着一句话:谢谢你!谢谢你!
电话里,石晓东开始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全家依靠父亲一个人在外打工挣钱,母亲生病无法劳作。家里只能供李明艳姐姐一人念书,如果不是及时收到石晓东的汇款,家里人打算让小女儿李明艳中途辍学了。
很快,石晓东收到了来自李明艳的第一封信。虽然字迹歪歪扭扭,但一字一句都表达了一个女孩最朴实的感恩之情。信里有这样一句话,石晓东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石叔叔,谢谢你,是你让我不再害怕,真希望能见见你,当面感谢你帮助我、支持我。”
从那时候开始,每年临近开学和年底,石晓东都会给李明艳寄去一笔物资,包括金钱以及一些海产品和学习用品。他寄去的资助金从最初的300元增加到500元、1000元,从去年开始,资助金提高到了2000元。“我没什么能帮助他们的,只能用这种方式尽些绵薄之力,希望孩子学有所成,早日走出困境。”
女孩明年想来宁波找恩人
想要当面说一声“谢谢”
9年来,石晓东陆续收到了很多李明艳的信件,还有一些来自她们家乡的土特产,比如山核桃、菌菇、熏肉等。逢年过节,孩子都会给他发祝福短信。他也经常给孩子发信息,询问学业和家里的情况。
有一次,石晓东无意中得知李明艳的母亲因胃病住院,急需动手术,但家里没有积蓄,全家人陷入绝境。石晓东二话不说打过去6000元钱,以解燃眉之急。“我知道,金钱只能暂时解决眼前的麻烦,有机会想去四川看看孩子,看还能帮上什么忙。”
由于工作忙碌,他一直没能如愿。“等有机会了,我一定要去看看她们。”
现在,李明艳已经上高一了。她告诉记者,她有个心愿,明年想来宁波来找恩人,想要当面和恩人说一声谢谢。“我就想见一见我的恩人,等我有能力,再报答他的恩情。”
这9年来,除了家人石晓东没与任何人说起过这件事。直到前几日,李明艳将一封信件寄到了石晓东工作的象山县公路管理段,这段埋藏了9年的事这才在同事中传开了。
“6月18日是父亲节,我没什么可以送您的,只有写一封信祝你节日快乐,因为在我心中,您就像父亲一样,是我的亲人。”
李明艳密密麻麻写了两张纸,字迹工整,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石晓东的感谢。
读着这些文字,石晓东总是心头一暖。“我有一个儿子,现在总感觉在四川还有一个女儿。”
他说,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错,他会一直资助她到大学毕业。
来源:现代金报 通讯员 褚惠强 郑芝 记者 薛曹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