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甬城 礼赞好人 中国好人榜发布活动何以选择宁波举行?
宁波公益网讯 一座以文明标注的城市,树起一面崇德向善的旗帜;一群用热血书写大爱的好人,扬起满城见贤思齐的新风。 明天,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将在我市举行,并现场发布9月中国好人榜。 中国好人,是身边好人推荐评议活动的最高荣誉称号,见证了德耀中华的榜样力量。 中国好人榜发布活动何以选择宁波举行?这座城市何以能够涌动经久不息的爱心之潮?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用好人的崇高品格鼓舞人,以好人的榜样示范引领人,宁波用“爱心宁波·尚德甬城”城市“金名片”给出了答案。 9名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74例中国好人、12万各级各类身边好人……无数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身边好人,无数解人之困、急人之难的爱心善举,铸造起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明之都、德善之城。在宁波,道德的天际群星闪耀,动人的凡人善行,散射出可称永恒的夺目光辉。 善植沃土多渠道“选”好人 今年春天,宁波首个以爱心为主题的大型公园在奉化江畔亮相,让每一个到来的市民和参观者一起感受宁波文化的厚重与善行的绵延。 走进爱心公园,以“天使奶奶”和“顺其自然”等爱心群体为原型打造的爱心雕塑、精心设计的爱心角、汇聚好人的爱心宁波展厅……建筑与自然、道德之美与艺术之美就这样定格为一种交融之美。 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小巷总理”俞复玲,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站长陈淑芳……爱心宁波展厅里,震撼人心的爱心故事,让人置身一片爱的海洋。在这里,总有一个故事打动你的内心,总有一种力量温暖你前行。 小小的展厅,是千千万万宁波好人的缩影。如今,全市现有各级各类身边好人12万,其中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9人,省级道德模范15人、市级道德模范97人、中国好人74例、浙江好人183例、宁波好人613例。 身边好人源源不断涌现的背后,是我市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用道德楷模的力量呼唤爱心,使核心价值观成为爱心宁波的强大内核。 我市积极构建以文明有礼宁波人、宁波好人、最美宁波人、宁波市道德模范为主要内容的市级道德荣誉体系,不断丰厚道德荣誉体系内涵,着力构建推荐评选机制,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系列活动,扎实推进“宁波好人”“浙江好人”“中国好人”评选,夯实公民道德建设基础,培育崇德向善基因,让凡人善举从开始时的一株株“盆景”发展成为一片引人入胜的“风景”。 全市制定下发了《宁波市道德模范评选管理办法》《宁波市身边好人评选管理办法》等,细化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推荐细则,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区(村)、街道(乡镇)、区县(市)、市级共四级身边好人推荐评选机制。 在市级层面,我市形成了每两月一次的宁波好人评选,每年一次的最美宁波人评选,每两年一次的道德模范评选,采取基层推荐、资格审查、群众网上投票、专家评委会审核、公布表彰等程序,让广大群众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教育,通过规范程序,确保评出的典型可亲、可敬、可学,推得出、立得住、树得起,最大限度地提升“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评选活动的吸引力、感召力,社会各界群众对“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评选活动的关注度、知晓率、参与度空前高涨,实现了从“群众评”到“评群众”的可喜转变,推动形成好人辈出、德耀甬城的生动局面。 春风化雨多方位“树”好人 今年1月17日,宁海县岳井小学的25名学生带着亲手折的小白花走上渡轮,送最敬爱的张翎飞老师最后一程。 因为当初的一句承诺,张翎飞老师义务护送摆渡学生十五年,风雨无阻,从未缺席;因为对父母的承诺,他驻守海岛从教33年,用生命回应了父母对他“做好人”的谆谆教诲。1月14日,张翎飞老师因病去世,年仅56岁。 18日晚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身边的感动——浙江宁海:“最美摆渡人”十五载风雨路》为题,用1分40秒的时长,生动讲述张翎飞老师的感人故事。新华社、浙江卫视、东方卫视等上百家媒体也纷纷转载报道,向全国、全世界传播了宁波的正能量。 如果善良和爱心是一颗闪亮的明星,那么传播与接力就是使之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汇成一片浩瀚无垠的美丽星空。我市着力宣传引导,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依托宁波日报、宁波电视台等全媒体平台,播报宁波暖人瞬间,深度报道好人故事,不断放大“好人”效应、激发“好人”力量。统一设计摄制的道德模范挂图、宣传片,在新闻媒体及社会媒介广泛刊发,在核心价值观大讲堂、文化礼堂、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张贴播放,道德一条街、道德长廊、道德墙等建设融入城市景观,成为一道崇德向善的亮丽风景线。 去年夏天,根据“宁波爱心大使”梁国华的真实事迹改编的励志电影《让爱活下去》在全国公映,讲述了湖北籍外来务工人员梁国华患尿毒症后“爱心反哺”、用自己的善良收获了宁波全城人民的爱心,成功战胜疾病且收获爱情的爱心接力故事。 从一个“绝症患者”重生成为幸福的“新宁波人”的暖心历程让观众动容,观众表示正是影片演绎的人间大爱,让宁波成为一座有温度的城市。电影特有的力量,激发着更多的善良,鼓舞着爱心的继续传递。海曙区苍水社区志愿者毛伟君说:“宁波是个好人密集的地方,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好人。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志愿者,有幸被评为‘宁波好人’,让我有了更大的动力,我们社区像我这样的志愿者很多,都在默默地为社区的老人们服务。我将继续努力,做一辈子的宁波好人。” 见贤思齐多形式“学”好人 “……就让我们以爱的名义集结,为全国文明城市宁波,写下最绚丽的誓言——真情万里大爱无疆。”去年8月,第五届宁波市道德模范巡演活动在北仑区拉开序幕。以最美警察胡朝霞、最美援疆老师姚仁汉和“支教奶奶”周秀芳三位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的事迹为素材的诗朗诵《爱远万里》,让大家感受到道德模范可亲可敬可学;情景讲述《我记得》,生动还原了余姚市公安局阳明派出所民警胡建江,身上三分之一的鲜血流在了100多米的路上抓捕毒贩的英勇事迹,令在场观众深深动容。 我市广泛组织道德模范巡讲巡演,以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为素材,组织文艺家创作群众喜爱的歌舞、小品、戏曲、快板等,每年开展20多场巡演活动,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我市以道德模范名字命名一批工作室(团队),协调社会资源,整合工作力量,明确功能机制,并给予一定资金扶持,用道德模范的高尚情操吸引人、感召人、凝聚人,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放大道德能量。 2015年底,我市首个全国道德模范工作室——俞复玲道德模范工作室揭牌。俞复玲说,以此次工作室成立为一个崭新的起点,依托道德模范工作室这个新的平台,更加勤勉工作,进一步感召人、影响人、带动人。 我市每两月组织一期宁波好人发布暨身边好人与道德模范交流活动,活动足迹遍及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等。“好干部”“好医生”“好工人”“好父亲”“好母亲”……可亲、可敬、可学的宁波“身边好人”,用朴实生动、真切感人的经历,奏响一曲曲美德乐章,如涓涓细流,汇聚成爱的暖流,涌向人们心田。 “这些‘身边好人’让我明白‘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深刻含义,打动着我,鞭策着我。”“这就是生活的美,善良的美,每一个人都可以为‘爱心宁波、尚德甬城’贡献自己的力量。”……网友们写下感言,更加坚定以好人为榜样、学好人、做好人的自信和自觉。 礼敬有德多举措“敬”好人 一句句暖人心扉的节日祝福,一笔笔满载关爱的帮扶资金,一次次饱含深情的交谈询问……每年春节前夕,我市都组织开展慰问帮扶道德模范活动,登门看望慰问道德模范和好人,为他们送去春天般的温暖,送去诚挚的敬意,送去实实在在的帮助。 礼敬有德者,好人有好报。我市给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以极高的礼遇,不仅在全市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也让道德模范备受感动鼓舞。大家都说,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多做好事,为宁波这座爱心城市贡献自己更多的力量。 我市先后制定了《宁波市道德模范评选和待遇若干规定(暂行)》《宁波好人评选管理办法》,明确各级各类道德典型应享受的待遇,完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管理,以制度化明确对身边好人的褒奖、帮扶等规定,让行善有报,德行得报,努力营造好人好报的社会氛围。去年,《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颁布施行,其中明确对六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文明行为作了特别的规定,规定了表彰、奖励等鼓励措施。正是多种形式的激励和引导,为市民的爱心服务提供了制度与组织保障,让爱延绵不绝。 不让模范受贫寒,不让好人养家难。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关心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每年统筹50万元专项经费,对生活困难的道德典型进行帮扶。“善行象山道德基金”“北仑关爱好人基金”“宁海见义勇为基金”“孙茂芳道德基金”“林萍爱心基金”“姚文德基金”……各种好人帮扶基金陆续设立,宁波很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慷慨解囊为好人帮扶基金提供善款,帮扶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让“行善有报、好人好报”的理念进一步深入民心。学习、礼遇、关爱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已经成为甬城上下的自觉行为,“敬好人、知好人、学好人、做好人”在全市蔚然成风。 编者按—— 天地有爱,化生万物;人间有爱,生命不息。在宁波,爱和善良不是一个呆板的词语,它是具体的、鲜活的、生动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四明大地层出不穷的“中国好人”,是宁波市民道德风貌的生动写照。 经由全国网民推荐评议的“中国好人”,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感人的故事,每一份坚持都传承着美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下可触可感的注脚。 这些可敬的“中国好人”以实际行动让人们看到,一件件看似简单的小事,如何铺就努力向上向善的道路。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008年7月,每天风雨无阻背患病的同学上下学的初中学生陈吉,成为宁波首位登上“中国好人榜”的好人。 谢斌是陈吉的同学,从小患有遗传性重症肌无力,无法正常行走。当时只有10岁的陈吉看到了谢斌对学习的渴望,决定每天背着谢斌上下学。 谁也数不清陈吉究竟背着谢斌上学、放学走了多少路。不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也不论生病发烧,陈吉接送谢斌从没间断过。从小学五年级一直到初三,整整四年,年幼的陈吉用稚嫩的肩膀,背负起同学的上学路。 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大爱少年,现在长大成人了,在江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慈城中队任职,依然是一位纯朴、友爱,称职、勤恳的暖心城管队员。今年4月,在一次路面巡查违停车辆时,他意外发现花坛边趴着一名手脚抽搐、口吐白沫的女士。热心的他立即施于援手,拨打了120,并疏散人群,最后成功挽救了女士的生命。 怀揣支教梦想,不远千里,从宁波前往湖南溆浦山区支教助学,虽已年近古稀,却甘愿当起“爱心搬运工”。这位被大家亲切称为“支教奶奶”的周秀芳牵线搭桥,累计发动宁波、上海等3000余名爱心人士,为溆浦捐建希望小学21所,结对帮扶322名贫困生,累计募集款物2000万元。 今年5月,“支教奶奶”周秀芳感人事迹经媒体采访报道后,深深感动了宁波市民,并激发了广大市民奉献爱心的热情。在周秀芳发起溆浦县红花村希望小学众筹项目后,众多爱心人士慷慨解囊支持,5313名市民爱心接力,短短3天就集齐了50万元建校款项,书写了一曲奉献爱心的赞歌。 今年8月,周秀芳重新踏上爱心之旅,把东海之滨的爱心播撒到东北边疆,在吉林延边和龙市设立爱心驿站。汇聚甬城市民爱心,整合社会扶贫资源开展捐资助学、慈善公益等活动。“哪里有需要帮助的学生,我就把宁波的爱心‘搬运’到哪里。”周秀芳说,希望通过爱心驿站,架起宁波与延边两地社会民间力量参与对口帮扶的爱心桥梁。 见义勇为: 侠肝义胆英雄本色 今年6月,江北区庄桥街道收到了一封来自上海的感谢信,对庄桥童家村“爱心理发师”郑兴昌救命之恩表示感激,向他40多年来挽救了12名儿童生命的义举致敬。 “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40多年了,但是我对郑师傅的感激之情从未淡去。这份救命之恩我将永记在心。” 写信人叫童杰斌,今年52岁,目前家住上海。童杰斌说,不久前,他在媒体上偶然看到郑兴昌师傅被评为“中国好人”的消息,心中十分激动。因为他正好是郑师傅救过的人,所以写了这封信,再次对郑师傅说声感谢,希望郑师傅见义勇为的精神在全社会传扬。 在庄桥童西河边开理发店期间,他常常遇到有人不幸落水,总是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拼力将其救起,然后谢绝家属馈谢,默默离去从不宣传。46年来,他共救起了12名落水儿童,挽救了数十条鲜活生命,成为老街河旁生命的守护者。群众评价郑师傅“钞票没赚到,好事却做了一箩筐”。 同样为救溺水邻居,张瑜用生命诠释了90后当代大学生的崇高精神。2010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读书的象山西周镇隔溪张村张瑜,因舍己救人,献出了20岁的年轻生命。 7月,放暑假回家的张瑜和27岁的邻居张天照相约到离家不远的隔溪张水库坝下水塘钓鱼。由于天气闷热,就下水游泳。游着游着,张天照突感胸口发闷,身体开始往下沉。这时,张瑜在后面使劲地把张天照推向岸边,自己却沉入水中,被打捞上来后已来不及抢救。 张瑜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山区家庭,一直以来品学兼优。张瑜英勇救人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甬鄂两地引起强烈反响。宁波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张瑜见义勇为一等奖。省政府追授张瑜为革命烈士。2011年,张瑜被追授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诚实守信: 抱诚守真初心不改 去年春节,徐兰芳老人感激村民多年前仗义救助而挨家挨户还款答谢的故事,为宁波这座尚德之城添上了感人至深、温暖无比的一页。16年前,家住鄞州区塘溪镇塘头村的徐兰芳丈夫患上尿毒症,村里26户居民自发为他们捐款4000多元。3年前丈夫去世后,徐兰芳为了偿还这笔大家早已忘记的“欠款”,每天辛勤劳作,省吃俭用。去年大年初六,徐兰芳推着小车,拿着账本挨家挨户还钱,并送上代表心意的礼物,感谢村民当年的帮助。 深受感动的村民把徐兰芳的举动上传到网络,她的故事经报道后,引发社会强烈反响,新华社、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和新浪、网易等70余家网媒进行报道,无数人被“念恩大妈”的故事感动。 坚守信义,感恩常驻心头,徐兰芳事迹的正能量持续在宁波乃至全国的市井巷陌传扬。当时前来采访的《经济日报》记者丁继敏也被“念恩大妈”的善举打动:“多年前,徐兰芳丈夫重病,家里陷入窘境,邻里纷纷伸出援手,爱心一直以来是这个城市的底色,如今,老人推着一辆装满八宝粥的小车,登门报答村民们此前对自家的资助之情,让我们看到宁波正是一个大爱涌动不息的城市。” 30年前,象山县泗联村无儿无女的智障老人史有木无人照顾,当时的黄菊梅才30多岁,她说:“我来照顾!”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四个字,黄菊梅坚守了30年。 30年来,史有木一日三餐有了保证,身上的衣服、床上的铺盖总是干干净净的。黄菊梅像对待亲人一样把他放在心里,平日里替他洗脸、梳头、理发、剪指甲,老人病了,又为他熬药喂饭、端屎端尿。黄菊梅的丈夫由于脑中风行动不便,虽然照顾家庭的担子也很重,但30年来,黄菊梅没有一天间断过对老人的照顾。 以诚待人,以信立身,黄菊梅这位朴实、内敛的基层党员,以无言的大爱书写了动人的诗篇。 敬业奉献: 俯首躬行赤子之心 去年的央视春晚荧屏,第一次出现了宁波道德模范的面孔。鄞州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党委书记俞复玲受邀参加春晚,并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向全国人民拜年。 这位基层社区工作者,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把所有的热情与爱倾注于朝夕相处的社区,她全身心为居民服务,几乎走遍了社区的每一户家庭,并且用现在已经堆成小山的“民情日记”记录着近4000户家庭的点点滴滴,把这个曾经基础设施差、特殊群体多的老社区打造成了和谐融洽的温馨家园、服务完善的全国样板。 在俞复玲的带领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划船社区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社区等数十项荣誉称号,俞复玲也获得了全国“小巷总理”之星、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等多项殊荣,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并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以她为原型的音乐作品《小巷总理》在国家大剧院展演,以其个人名字命名的“俞复玲365社区服务工作法”得到中组部认可,在全国范围推广。 在茫茫大海中,灯塔就是希望,就是家的方向。以叶中央一家五代人为代表的“宁波守塔人”一直以来与大海相伴,长期驻守在远离人烟,没有网络信号的海岛,默默地值守,无私地奉献,指引万千船舶航行,守护一方水域平安。 叶中央父亲在守灯塔时因抢救渔船而献出生命,妻子和小女也在赴岛探亲途中不幸遇难,而他依然坚守灯塔,还把自己的独子和孙子都送上海岛守护灯塔。一家五代同行共坚守,肩负守望光明、守护平安的使命,为来往渔船、货船保驾护航,把敬业奉献的家风传承给子孙后代。 一百多年过去了,海峡中来来往往的船只在变,守塔的人在变,始终不变的,是守塔人的情怀。叶中央本人曾荣获全国最佳灯塔工、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其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2015年10月,叶中央家庭入选“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 孝老爱亲: 孝悌之心仁爱为本 去年11月,“圆梦中国、德耀中华”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中央电视台举行,陈淑芳作为当年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代表登台领奖。 陈淑芳是象山半岛养殖户眼中的“女华佗”,曾拖着病体坚持守在抗击禽流感第一线,带领数百养殖户脱贫致富。她是一名伟大的母亲,20多年来含辛茹苦,以母亲之责养育5名外姓“儿女”,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个个品学兼优。她还是个好媳妇、好女儿,无怨无悔连续7年精心照顾身患重病的婆婆和因脑梗成为植物人的母亲,演绎了“久病床前有孝子”的佳话。陈淑芳一家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也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家庭。 陈淑芳在人民大会堂和全国各地的道德模范一起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习近平总书记在和道德模范合影留念之前,给两位老模范让座,让全体代表动容。陈淑芳说,“习近平总书记以一个自然而然的举动,身体力行中华民族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作为全国孝老爱亲模范,我更应倍加努力,不辜负总书记殷切希望,积极践行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而努力。” 上月发布的8月“中国好人榜”中,宁波海曙区段塘街道居民陈爱国上榜。1992年,陈爱国妻子遭遇车祸从此全身瘫痪、丧失语言功能。为了照顾好重病的妻子,他辞去工作当起了“全职丈夫”,每天为妻子穿衣、洗漱、喂饭,还自创“陈氏按摩法”,坚持每天帮助妻子按摩4小时以上。 陈爱国用爱呵护妻子,26年如一日,周而复始。尽管很苦很累,但陈爱国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他精心照顾下,妻子身体逐渐康复,可以进行简单的肢体语言交流。在照顾妻子的同时,陈爱国曾连续五年照顾因中风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岳母,直到老人离世。原标题:尚德甬城 礼赞好人 助人为乐来源: 宁波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