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向我诠释了“孝”字
中国自古就很重视孝道,“二十四孝”的故事源远流长,其中舜孝感动天的故事更加能证明我们国家孝文化的久远。说起“二十四孝”,估计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恐怕是少之又少吧。“二十四孝”里的事情,感觉那似乎是十分遥远的故事。其实细细想来,它好像又近在咫尺,离我们并不远。以前听“二十四孝”里的故事,里面的老莱子的故事我总是抱有怀疑,总认为作者杜撰了太多的情节。老莱子本身已经是六十来岁的高龄,还要去照顾九十来岁高龄的父母。老莱子对高龄老父母的悉心照料,为博得父母开心的一笑,为让高龄的父母忘记自己的年龄,自己摔倒后,还要装作小孩子开心的哭闹等等,我一直认为这些都离我太远了。但是,今天,一个叫做孙法菊的七十二岁的拾荒老者让我相信了老莱子的故事,让我相信了“二十四孝”里所有的故事,让我相信了孝一定能感动天。七十二岁,本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但孙法菊却还要照顾九旬的老母。“住着破旧的、昏暗的、漏雨的小屋,吃着捡来的、别人送的食物,每天给母亲洗脚、暖被窝,用饮料瓶子给母亲制作‘热水袋’……”看了优酷网上的视频,看了各大网站的报道,我真的很想哭。我们总是感动于相濡以沫的爱情,感动于肝胆相照的友情,但很少注意到身边让我们感动的亲情。母女俩都已是高龄,但孙法菊为了照顾母亲每天还要冒着严寒到处拾荒。母女俩每天的饭都是依靠每天卖废品得来的几元钱,只要一天拾不到有价值的东西,那么今天的饭就有问题了。现在是数九寒天,我们躲在有暖气的宿舍里,我还感到冷气逼人。而他俩呢,住在垃圾尽头一条很窄的胡同里自己胡乱搭的两间几乎要倒塌的小屋里,别说暖气了,恐怕自己生火都有困难。然而就是这样恶劣的条件,孙法菊并没有对高龄母亲抱怨过,并没有对生活抱怨过。饿了,红薯稀饭,可以吃得像年夜饭一样;冷了,热水灌进瓶子里,抱在怀里比别人的电手暖还要暖和。每天晚上,孙法菊都会给老母暖被窝,而早上,为了不让风弄进被窝里,让母亲遭罪,她还要刻意晚起。生活的不幸并没有让孙法菊对生活失去信心,相反她对生活是如此的热爱。如此的生活窘境,并没有让她忘记母亲当年的养育之恩,并没有让她失去寻找失踪弟弟的信心。并且,在这样艰难的生存条件下,她还领养了一只流浪狗。“说起小狗,孙法菊的脸上晴朗了许多。她说:‘它太忠诚了,每时每刻都跟着我,从不嫌我穷!’”孙法菊可能并不知道,更忠诚的是你,是你对母亲的悉心照料,是你对母亲的那一片感人的孝心。看完视频我真的流泪了。我是怎样对待我的父母的,从小到大给二老大大小小添了多少麻烦,每年放假回家还要向他们抱怨学校,抱怨生活。而他们呢,已经是四五十岁的年龄了,还要为我上学,为我将来的工作忙碌奔波着。想想自己,再看看人家孙法菊,自己真是不孝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抓紧时间尽孝吧,能有多少父母能活到九十岁啊!我没有毕淑敏那样的文采,就用她的“孝心无价”里内容来警醒现在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向孙法菊老人学习吧。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摘自毕淑敏《孝心无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