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人沟通的态度与技巧
与老人沟通的态度与技巧:沟通的定义:沟通是一个过程,可使两个人互相了解,透过传达及接收资料讯息,给予及接受对方的指示,互相教导,互相学习,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沟通不局限于利用语言,还有手势、动作,来表达出事实、感觉和意念。
同感---设身处地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去看和感受事物,并且正确地传达自己的了解予对方,使其觉得被了解和接受,这是给服务对象最大的支持力量。
真挚---用坦诚的态度与对方交往,使他们感受到一种真挚的关心。
接纳---服务对象大部分缺乏安全感,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怀及接纳,故需以爱心及体谅去接纳他们。
尊重---服务对象常感无用,容易产生自卑,给予明显尊重、支持,增强其自爱和自尊心,提升其自我形象。
主动---服务对象大多是被动,自信心低,对人有戒心,因此要积极主动去接触他们,使他们感到关心。
耐心---服务对象多有一些不愉快的生活经验,需要耐心地聆听和处理。
个人化、独特性---每一服务对象都应视为独立之个体,有不同之特质与需要,除基本态度与技巧外,仍要顺应情况,作出合宜之行动和表示,才是有意义地建立良好关系,及大致所期望之效果。
老人心理特征及性格:
失落感
孤独感
无能感
焦虑感
缺乏安全感
亲切胜于亲热
态度胜于技术
多听胜于多说
了解胜于判断
同理胜于同情
理喻胜于教训
启发胜于代劳
沟通的障碍:
心理因素:
1、缺乏自信心,不敢与人沟通
2、对人缺乏信心,或抱敌意态度
3、心存偏见与误解
4、自视过高,轻视别人
5、过分保护自己,或自我中心
情绪障碍:
伤心、喜乐、悲痛等
环境因素:
不理想的环境:如嘈杂、人来人往
不适合的时间:如不便讨论私隐时
身体因素:
视力、听觉...衰退
说话能力不足
未能掌握对方的认知能力
媒介因素:
不懂得用合适的语言和态度去表达
言语不通
缺乏技巧
探访前的预备工作:
形式:家访、医院探访
准备工作:
1、认识探访对象:基本资料、居住情况等。
2、知识上的准备:了解服务对象的心理、生理特征等。
3、技巧上的准备:掌握沟通、扶抱技巧等,准备谈话内容、所需资料、用具及
时间分配等。
4、印象:衣着、服饰等。
老人生理特征:
老人主要的改变来自生理,即身体机能上的衰退,使长者在生活上起了变化,老
人需小心照顾,减慢其衰退之速度。
形态变化:身高、体重、脂肪、牙齿、皮肤、骨骼。
功能变化:适应力减弱、储蓄能力下降、反应性降低。
器官系统变化: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老人常见疾病:
糖尿病、关节炎、眼疾(白内障、青光眼、老花眼)、失禁、冠心病、脑血管病
(中风)、老人痴呆症、帕金逊症)
老人退休后的情况:
角色、经济变化
生活圈子改变
与家人关系转变
生活目标转移 这个好像挺复杂的啊,是不是最终都要有颗爱心啊,嘻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