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志愿服务事业15年15人15事评选
本帖最后由 金宏亮 于 2009-2-19 11:04 编辑璀璨15年宁波志愿服务事业15年15人15事评选
1993年12月团中央倡导发起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994年2月,宁波团市委响应团中央号召,发起了宁波市青年志愿者行动,这成为我市志愿服务事业的起点。从1994年起至今,宁波市志愿服务事业走过了灿烂辉煌的15年,期间,我市志愿者行动不断适应各个时期形势变化,积极探索、完善志愿者组织、队伍、项目、机制建设,在教育青年、推动发展、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志愿服务典型和感人的志愿服务事迹。广大志愿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弘扬了“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普遍认可。
去年“12· 5”国际志愿者日,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共青团宁波市委、宁波市志愿者协会和宁波晚报社,启动了宁波志愿服务事业15年15人15事评选。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和社会各界踊跃参与推荐,组委会对所有推报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核,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综合志愿服务成效和社会影响等因素,确定了20个“宁波市志愿服务事业突出贡献奖”候选人物和20个“宁波市志愿服务事业最具影响力的15件大事”候选事件,现予以公布,接受公众投票,截止日期为2月23日。广大市民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参与评选,一是剪取、填写2月17日宁波晚报刊登的评选表格,邮寄到共青团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解放北路91号4号楼1313室,邮编315000);二是到宁波志愿者网(www.nbzyz.org)下载事迹材料和评选表格,并打印、填写评选表格邮寄到上述地址,或者填写评选表格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寄至邮箱zjnbzyz@126.com。组委会将随机抽取热心市民,赠送纪念品,并邀请参加表彰活动。组委会办公室联系电话:87329903、87186690,传真:87329903。
宁波市志愿服务事业突出贡献奖评选候选人物
1号,孙连芳,女,1977年8月出生,无偿献血志愿者,贵州省镇远县第四中学教师。
2000年初,孙连芳报名加入由宁波团市委发起的到贵州支教的青年志愿者团,在贵州省镇远县金堡中学支教的一年里,她将每月工资的近三分之二用于资助学生。2001年8月,支教结束后她回到宁波,却割舍不下与苗乡侗寨的感情,不顾亲友的阻拦,又回到镇远任教。孙连芳2006年被评为贵州省优秀**员,获第八届“贵州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并当选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2号,陈玄光,男,1971年7月生,外来务工青年志愿者,江东区明楼街道林家社区工作人员。
六年前,陈玄光从安徽老家来到江东区明楼街道林家社区打工,工作之余他组建了“外来民工雷锋团”,并带领100多名雷锋团成员为社区提供治安巡逻、文艺演出等服务。在一次台风中,他和雷锋团成员救出了24名被围困的群众。他先后获得中国百名优秀志愿者、浙江省五四青年奖章等多个荣誉称号,并成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
3号,陈吉,男,1992年生,助残志愿者,宁波市慈湖中学学生。
陈吉从10岁起开始接送身患重症肌无力的同学谢斌,五年里,无论严冬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从未失约,即使体热高烧,身体不适,也坚持不懈。他曾获得“浙江骄傲——2007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2007年度宁波市“我身边的文明之星”,并在2008年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的火炬手。
4号,陈雁,男,1938年出生,老年普网志愿者,宁波老网虫志愿服务队负责人。
陈雁从维科集团退休后,通过上老年大学等途径掌握了电脑知识,2006年,他组织成立了老年人电脑学习兴趣小组,组建了宁波老网虫志愿服务队。他把自己曾经学过的电脑知识编写成了《老年人电脑知识入门教材》,并义务授课。三年来,他和老网虫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先后举办了9期老年人普网学习班,有400多老人参加了学习培训,大部分人都已经能够熟练地操作电脑了,给他们的老年生活带来了无限快乐。
5号,余辉,男,1979年生,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宁波大学团委工作人员。
2003年6月,余辉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永福镇开展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期间,他组织了宁波大学爱心基金为当地31名贫困学生提供每人500元的助学金,联系宁波大学捐赠修建了一条公路。志愿支教结束后,他先后促成宁波26家企业赴当地开展了两场“劳务洽谈会”和一场投资贸易洽谈会;组织开展了“一元钱与一所希望小学”活动,为当地小学重建筹资15万元。
6号,严谨,女,1982年出生,网络志愿者,余姚“爱心之家”网络志愿者联盟创始人。
2004年10月,严谨创办了“爱心之家”网络民间公益性组织,主要开展安老、抚孤、助学、助困等多种慈善救助活动和重大自然灾害及突出公共事件的紧急救助。她多次深入山区走访调查了解贫困学生失学情况,积极组织开展结对助学活动。“爱心之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的加入,5年来从当初的几名成员发展到现在的1700多名,成功地帮助了300多名贫困对象。她还先后获得过浙江省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7号,林永法,男,1951年4月生,环保志愿者,象山县渔民。
2000年,林永法与其他20位船老大一起,发出了保护海洋的倡议,并自发成立中国第一个保护海洋生态的非政府组织———中国渔民“蓝色保护志愿者”行动指导委员会,分赴沿海各地进行宣传,将“善待海洋就是善待自己”的口号传到全世界。 2002年,林永法和其他两位渔民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21个濒海国家的领导人发去电子邮件,希望保护海洋能成为全人类的神圣使命和自觉行动,呼吁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蓝色保护志愿者’行列。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和新西兰等国家首脑均回信对此表示赞赏和积极支持。林永法2008年被选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8号,范祥苓,男,1937年出生,社区残疾人志愿者,海曙区天一社区居民。
范祥苓虽然患有一级言语残疾,但他热爱生活,尽己所能为社区服务。在社区里他一人身兼数职,不论刮风下雨他都坚持为社区宣传窗里更换报纸,查阅大量资料为社区黑板报出谋划策,他身体力行坚持每周参与社区的巡夜值班,他还热心为社区的年轻残疾人介绍工作直到他们满意为止,在社区残疾人健康乐园成立后,他又自荐承担每周半天的值班管理工作,事无巨细他都亲力而为。
9号,郑鹤鸣,男,1956年出生,爱心帮扶志愿者,出租车司机。
郑鹤鸣是宁波市一名普通的出租车驾驶员,2001年6月,在他的倡议下,出租车协会组建了“爱心车队”,他被任命为队长,他开着出租车长年对残疾人、老人和孕妇优惠服务,在市里举办浙洽会、服装节期间,免费接送客商。 1997年,郑鹤鸣加入了宁波市志愿者协会的110志愿者大队,成为110志愿者大队首任队长,他放弃了大部分休息时间,维护日常治安。2001年他获得“的士十佳服务明星”荣誉称号,他带领的110志愿者大队又荣获了“浙江省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标兵集体”称号。
10号,柴利惠,男,1960年5月生,无偿献血志愿者,慈溪市水利局水文站副站长。
柴利惠自1997年3月第一次无偿献血以来,已累计无偿献血68次,献血量达31600毫升,相当于把自己全身的血液献了7遍,他把无偿献血获得的用血权捐献给了慈善机构。他还热心公益事业,参加志愿服务累计125次1200多小时,先后与贵州、江西等地的31名贫困学生结成了助学对子。他先后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等多个奖项。
11号,龚学明,男,1971年生,助学志愿者,慈溪绿天使环保志愿服务队成员。
1996年6月,龚学明资助了两名龙泉的贫困小学生,从此,他开始了至今长达12年的助学之路,十多年来,他的助学足迹遍及云南、贵州等10个省,不仅自己和数百名贫困学子结成了助学对子,而且还介绍周围的人与3000多名贫困生结成了助学对子。为了助学,他还不定期上街设摊推介贫困生,自费成立了助学办公室。
12号,谢福源,男,1976年7月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余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干部。
谢福源被称为宁波籍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人。2005年6月,在全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征集活动中,他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2007年,他的造血干细胞样本和外地一位2岁患地中海贫血的小女孩初配成功。2008年6月17日,他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了小女孩身上,挽救了小女孩的生命。
13号,薛教远,男,1932年出生,助医志愿者,北仑区戚家山街道渡头社区志愿服务大队成员。
身为退休医生的他从2000年开始每个月的20日,他都会准时出现在社区老年活动室,免费为居民看病,遇到重阳节、“三五”学雷锋日等特殊的日子,他还走出老年活动室,到大街上设置便民服务摊。在9年多的时间里,薛教远已先后服务居民1.5万人次,几十位老人因他的及时诊治而挽回了生命。许多医院诊所的高薪聘请都被他婉言谢绝,就连社区奖励他的慰问金都被他如数捐给了社区的老年协会。去年7月,薛教远被授予北仑区志愿服务工作杰出贡献奖,并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精神医疗卫生志愿服务队。
14号,奉化小草电力服务队。
1990年3月,奉化电力局团委成立了小草“学雷锋”小组, 1997年,更名为“小草”青年志愿者服务队,19年来,服务队为社区居民义务上门修理照明用具及线路,与400多户困难群众结对,累计服务2万多人次,服务时间超过10万多小时,修理各种电器几十万余件。19年坚持不懈的服务赢得了社会高度肯定,获得了“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
15号,宁波市公共交通总公司“青春街车”志愿者服务队。
1989年,宁波公交公司团委成立了学雷锋队伍,后来更名“青春街车”志愿者服务队,该队开通春节除夕夜旅客义务接送专线20年,开展了“宁波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志愿者护站导乘服务,“国际残疾人日”免费接送残疾人游玩动物园活动。服务队获得了“全国学习雷锋先进集体”、浙江省“抗击非典”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16号,宁波汽车南站3561服务班。
“35”代表学雷锋日,“61”是宁波话“绿叶”的谐音。自2002年1月命名以来,服务班成员为旅客不厌其烦地提供信息问询、儿童托管等服务。服务班的成员们用真诚感动着旅客,大伙亲切地称3561服务班为“老人的拐杖,聋人的耳朵,盲人的眼睛,哑人的嘴巴”。至今,已有2万余名旅客为3561写下表扬留言和寄来感谢信。“3561”服务班入围“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候选人物,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并被评为宁波市最具影响力文明服务品牌。
17号,宁波市义务反扒志愿者大队。
自2002年6月成立以来,已发展主力队员150多名,共组织公交车上的反扒专项行动1300余次,参加各项重大节庆现场反扒活动超百次,队员出勤近7000多人次,共计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员791名。反扒志愿者获得了全国百优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还对它进行了专题报道。
18号,宁波服务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团体。
16名分别来自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单位的志愿者代表宁波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服务工作。在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场,他们在北京老山自行车场馆群提供了官员翻译、竞赛管理、场馆服务、秩序维护、物品存放、验票服务、观众服务等志愿服务工作。2008年10月,在甬考察的团中央书记处书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王晓亲切接见了宁波服务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团体,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19号,北仑中国女排志愿者。
2004年11月,北仑中国女排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以来,共发展注册志愿者1300多名,先后开展赛事服务、主场助威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20多项,服务总时数累计达到21600多小时。同时,北仑中国女排志愿者组织还创新载体,为女排赛事活动营造浓厚的主场氛围,宣传女排精神。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都先后对北仑中国女排志愿者服务活动进行了报道。
20号,浙江万里学院基础学院雷锋公司。
2002年12月,浙江万里学院基础学院的学生们成立了“雷锋公司”这一新型的高校志愿者服务组织,他们借鉴企业运作的理念和管理模式,有效管理优化志愿服务项目,但不以盈利为目的。2005年4月,“雷锋公司”与其他高校志愿者组织共同认管5万平方米城市绿地,还将在自己学校募集的1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帮助4位失聪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由于工作出色,两次荣获“浙江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站”称号,被评为首届宁波市“十大志愿服务之星”。
(个人按照姓名笔画排序,集体排名不分先后)
宁波市志愿服务事业突出贡献奖评选表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注:请在选择的序号下画圈(o),未选择的序号下画叉(×), 画圈(o)数量多于15个为无效表。
填表人: 单位:
身份证号码: 联系方式:
宁波市志愿服务事业最具影响力的15件大事评选候选事件
1、1994年2月,宁波市青年志愿者行动全面启动,标志着宁波志愿服务事业拉开了序幕。次年,宁波市(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成立。
2、1998年4月,宁波市110志愿者大队正式成立,宁波成为全国地市级城市中第一个建立社会化运作的专业志愿服务队伍的城市,之后,涌现出了义务反扒志愿者、癌症康复工作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等一系列专业志愿者队伍。
3、1998年6月,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实施,宁波与贵州省黔东南州成为扶贫接力计划结对城市。1998-2002年,先后有22位有志青年赴贵州省台江、镇远、三穗等国家级贫困县开展志愿者支教、支农和支医扶贫活动。
4、1999年5月,志愿者首次参与省运会、宁波国际服装节等大型赛会服务活动,标志着宁波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开始起步。2006年,市志愿者协会在全市建立了第一批大型赛会活动志愿者招募基地,标志着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工作步入规范化、长效化阶段。
5、2000年12月,宁波市志愿者协会在市民政局注册成立,标志着宁波志愿者行动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面有了实质性的提升。截止2008年底,宁波全市志愿者人数已经超过67万人,其中市区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27.167万人,占市区户籍人口的比例高达12.45%,走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
6、2003年2月,《宁波市青年志愿服务条例》正式实施,宁波成为全国首个制定志愿服务法规的地市级城市。
7、2003年3月,江东区林家社区“外来雷锋团”成立,这是我市首支外来人口志愿者服务队。其后,新宁波人逐渐成为重要的志愿服务力量,2007年,宁波市进城务工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成立。
8、2003年4月,缅甸来华青年志愿者交接仪式在宁波外事学校举行,来自缅甸的4名青年志愿者在宁波外事学校和宁波市青少年宫开展语言和民族舞蹈教学的志愿服务。这是我国第一个政府间的志愿服务合作项目,也是宁波市首次承接国外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9、2003年4月,全市青年志愿者组织开展了“告别陋习、远离非典”健康文明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了“爱心直通车”防非宣传活动,为全市赢得抗击非典胜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0、2003年12月,宁波市志愿者协会生态环保分会成立,先后创建了46个省级“保护母亲河号(站)”、146支保护母亲河行动监护队,积极协助环保部门对监护点进行有效监督。
11、2004年9月,宁波市警校共创平安路活动正式启动,全市25所大中学校组织青年学生志愿者在市区主要路段(口)协助交警执勤,既提高了大中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又推动了“平安宁波”建设。
12、2004年12月,全市第一支外籍志愿者队伍成立,20余名外籍教师无偿为部分民工子弟学校进行师资培训,有效提升了我市进城小公民英语教学水平。
13、2005年3月,全市第一家城市志愿服务平台——城事帮办志愿服务站正式成立,开启了城市志愿者社会化动员机制的有益探索。
14、2005年3月,“青春文明行”志愿服务先锋行动启动,“周末奉献日”逐步成为市民的重要生活方式,志愿者成为宁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支生力军。
15、2005年3月,宁波市“均胜‘爱心助成长’志愿服务基金”设立,开启了企业无偿捐助志愿者行动的先例,实现了公民和企业社会责任在志愿服务事业中的有机统一。
16、2006年9月,“中国青年志愿者蓝色护海行动基地”在象山成立,这是经批准设立的我国第一个青年志愿者行动基地,之后不久,宁波又被团中央等单位确定为全国海上搜救志愿者四大试点城市之一。
17、2006年12月,宁波市志愿者培训学院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志愿者专业培训和研究机构,使我市志愿者教育走上了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提升了志愿者行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18、2007年12月,我市所有注册志愿者基础信息全部在线导入志愿者协会中央数据库,使宁波成为全国第一个进行注册志愿者全数字化管理的地市级城市。
19、2008年5月,北仑区成立全省首家县(市)区级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标志着我市志愿者指导协调机制逐步与新施行的《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接轨。
20、2008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共青团宁波市委、宁波市志愿者协会紧急号召全市志愿者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抗震救灾各项志愿服务,全市团员青年、志愿者通过各种途径共捐款6036.5万余元,捐赠各类救灾物资价值总额746万余元。宁波市建委援建广元灾区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宁波市检验检疫局抗震救灾卫生防疫技术志愿者服务队、宁波市公安局抗震救灾志愿者突击队等志愿者队伍,在地震灾区攻难克艰、无私奉献,顺利完成了驰援任务。
(以时间先后为序)
宁波市志愿服务事业最具影响力的15件大事评选表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注:请在选择的序号下画圈(o),未选择的序号下画叉(×), 画圈(o)数量多于15个为无效表。
填表人: 单位:
身份证号码: 联系方式: 希望下次能看到帮办的人物出现在‘宁波市志愿服务事业突出贡献奖评选候选人物’其中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