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之城续写爱心故事 6月“甬城文明榜”揭晓
宁波公益网讯(编辑:猴子)今年4月初,由市文明办与本报联合举办的“甬城文明榜”评选活动启动。6月初,发布了5月份的“甬城文明榜”,7月初,市文明办和本报从我市主要媒体报道过的文明事件和文明人物中,评选出了6月份的“甬城文明榜”。欢迎读者继续提供身边的文明人物和文明事件,线索一旦被采用,市文明办将给予奖励。征集热线:87685105;邮箱:yjy@cnnb.com.cn。入选6月份“甬城文明榜”的文明人物和文明事件如下:文明的哥
爱心送考自家儿女挤公交
为给路远地偏的考生提供交通方便,市出租车协会已连续7年组织了爱心免费送考生活动。然而,今年高考期间,有一些爱心车的哥、的姐自家的孩子也要高考,怎么办?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让孩子挤公交,而自己不改“爱心送考”的承诺。
的哥张绪钢的儿子张玮今年也参加高考。张绪钢领来了接送考生的任务后便和儿子商量,儿子说:“我是男子汉,挤挤公交车没什么。”考生母女得知此事,非常感动。出租车司机郑益大也遇到同样的情形,他吞吞吐吐地对儿子郑佳乐说要接送的那个孩子路比较远,郑佳乐说:“爸爸,你不要有顾虑,我坐公交车没问题的。”看到儿子如此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工作,郑益大心里的愧疚释然了。
据了解,参加今年爱心送考的共有21支文明品牌车队的300辆爱心车。市出租车协会负责人说:“我们提出要把考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要求担负送考任务的司机提前到考生家里做家访,实地勘查行车路线,至少设计两条路线,确保爱心送考万无一失。”
8家物业公司
发出创建“文明物业”倡议书
今年6月中旬,宁波银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8家物业公司,向全市物业公司发出了倡议书。倡议书这样写道:各位同仁,创建“文明物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孜孜不倦奋斗的目标,更是推动我市物业服务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创建工作现实而紧迫、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以“三思三创”主题教育活动为指导,拉高标杆,正视差距,激发热情,锐意进取,以实际行动为全面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作出应有的贡献。
倡议内容包括“履行法定义务,遵守行业规范,依照物业服务合同,开展经营活动”,“规范员工行为,强化员工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提高物业服务水平”等六条。
葛明霞
为了“教师”这个美丽称谓
葛明霞是宁海跃龙中学的一名女教师,曾获得宁海县十佳爱心教师、宁波市优秀班主任、省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第二届“感动甬城学子十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葛老师在教学上成功摸索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为宗旨的“情感教学法”。她用亲情打造和谐班级,她把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在学生眼中,她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妈妈老师”,更是一位可信可靠的朋友。她精心辅导,任教的每一届学生都获得了优秀的成绩;她认真研究,已有近30篇论文在各级杂志上发表,主持或参与的多项课题在省、市、县获奖;她善于探索,尝试利用学情分析、感情投资、分层教育、合理竞争等各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她勤于备课,每一堂课力求一丝不苟,力求让学生喜欢。在她眼里,上课就是一次爱的享受,美的旅行。
张玖荪
纵身跃入急流救人
6月16日上午,一名中年妇女翻越江厦桥栏杆,跳入江中。正在路口执勤的一名“白衣”交警马上跃入江中营救,但因为水流太急,未能成功。水上公安分局摩托艇赶到时,他指着江中心大喊:“别管我,先去救她!”
此时的三江口,水流湍急,摩托艇几次被漩涡的水流甩出来。民警好不容易才把落水女子救上岸并送往医院。等摩托艇再次返回时,“白衣”交警已经体力透支,扶着岸边,没办法上岸,摩托艇上的民警将“白衣”交警拉上了岸,这才发现他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张玖荪。
徐世利
年过八旬南站义务指路
近半年来,在南站公交站点,一位年过八旬的城管义工每天来这里义务“站岗”,为南来北往的乘客指路、兑换零钱,成了城市窗口的一道风景。这位热心的老人名叫徐世利,今年84岁,家住江北区湾头。每天转两辆公交车到南站为过往的旅客指路,是他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
“去年下半年,火车南站搬迁后,不少公交线路发生了变化,乘错车的人很多。”徐老伯就想到南站给大家指路。徐老伯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外孙帮他从网上下载了数百条公交线路的站点分布,并整理成册。如今,宁波300多条公交线路徐老伯烂熟于心。担心部分乘客没有零钱乘车,他就兑换好硬币准备着。为取得乘客的信任,徐老伯自己做了一块牌子挂在胸前:“你好,朋友你要去哪里?阿拉可以告诉你”,落款是“文明城市——宁波”。“在宁波,每一个义务服务、帮助他人的人都是宁波的一份子,‘阿拉’就是我们集体的名字。”徐老伯解释。有时候徐老伯一天要站7个半小时。“虽然辛苦点,但是能帮助别人,是我最开心的事。”徐老伯说。
李家善
脱贫后退还救助款
6月10日上午,鄞州区云龙镇顿岙村68岁的村民李家善,将10年前救助他的1000元钱退还给了鄞州区慈善总会,了却了自己的一大心愿。
10年前,一场大火将李家善家的房子烧成灰烬,全家生活立即陷入困境。鄞州区慈善总会给他家送去了1000元救助款,加上社会各界的帮助,他家渡过了难关。李家善一家凭借辛勤耕种,慢慢走出了困境。两年前,李家善产生了一个念头:将1000元还给鄞州区慈善总会,让慈善总会用这些钱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由于鄞州区慈善总会搬了地方,他去找了两次都没找到,便暂时放下了此事。今年6月10日,女儿陪他找到了鄞州区慈善总会。当工作人员接过1000元钱后,李家善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这次是来还钱的,等条件再好点,我还要来捐款。”
韩军
捡10万巨款归还失主
5月下旬,居住在北仑新碶街道芝兰社区的外来务工青年韩军在捡到10余万元现金后,悉数将钱交还给了失主。
5月27日中午,韩军路过新碶街道横河路公交站台时,发现站台的椅子上有一只黑色女式皮包。他打开包一看,发现里面有10余万元现金。他立即按包里一张名片上的电话号码拨过去,接电话的张女士正是失主。韩军在确认了张女士的身份后,将包还给了她。张女士当场拿出两万元现金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韩军坚决不要。韩军未将此事告诉他人,后来失主找到社区,大家才知道他拾金不昧的事。 乌氏兄弟
出资96万在贵州建小学
今年5月,市民乌统旬夫妇及远在美国的哥哥乌蔚庭一家到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棒乍镇参加了信严小学落成典礼,年过八旬的乌氏兄弟为该校的建成共出资96.5万元。新建成的信严小学是一幢三层的楼房,有12间教室。
棒乍镇原有的一所发猛小学,不仅教学楼是危房,而且教学楼后面的山体已出现裂缝,随时可能滑坡。该校通过市扶贫办(现为经合办)想在宁波寻找捐资助学者。前年年底,受远在美国的哥哥乌蔚庭的委托,家住江东区江南春晓社区的乌统旬老人找到市扶贫办,表达了哥哥想在贵州捐建一所小学的愿望。市扶贫办立即派两位干部带着乌统旬到贵州考察。乌氏兄弟决定援建捧乍镇发猛小学,乌蔚庭捐资85万元。乌蔚庭今年82岁,生于宁波市区,16岁时离开家乡赴美国留学,退休前是美国一家州立医院的教授。乌统旬今年80岁,是宁波建筑安装公司的退休干部,他的妻子洪华英是宁波市第一医院产科退休医师。
3位嫂嫂
5年精心照顾中风小叔子
在奉化市萧王庙街道青云村,戴家3位嫂嫂5年如一日,精心照料患病在床的小叔子的感人故事,在当地群众中被传为美谈。
小叔子名叫戴伏旦,今年49岁,无妻无子,在一家企业做锅炉工。2007年12月的一天晚上,戴伏旦突然中风。他半身瘫痪,大小便失禁,还经常全身抽搐。幸运的是,他有3位好嫂嫂,在这5年里轮流为他送饭、擦洗,照顾他的起居。5年了,戴伏旦要看病吃药,给原本就不富裕的哥哥家增添了不少经济负担,但3位嫂嫂依然尽心尽力地照顾这个小叔子,不舍得给自己花钱,对他却从不吝啬。好几次,戴伏旦想了结自己的生命,每次都被嫂嫂们及时发现,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3位嫂嫂告诉他:“活着就有希望。只要我们没有放弃,就不许你放弃!”
胡静安
25年把残疾养女捧在手心
宁海县解放路55弄一处仅40余平方米的平房,是胡静安的家。自从25年前妻子去世,胡静安就和养女胡华相依为命。
1990年,13岁的胡华被查出患有癫痫,后又因为脑部肿瘤压迫了部分神经,左侧身体也出现了问题。胡华左手不能动,左腿明显比右腿短,日常起居都离不开她口中那个“世上最好的爸爸”。多年来,为了照顾胡华,胡静安不仅拒绝了热心人给他介绍对象,还“练就”了一双比女人还巧的手,一颗比女人还细的心。如今,除去吃穿用度,家里最大的开销就是给胡华买书。胡华拿到新书就会笑,为了女儿的笑靥,胡静安每个月都会去新华书店买书。这些年,胡静安从不敢走远,出门也多是为了买菜一类的琐事。25年里,他一次也没出过宁海县。如果哪天照顾不动了,怎么办?胡静安想了想说:“那我就和囡囡一起去敬老院。”多年来,胡静安一直叫胡华为“囡囡”。
宁波日报记者 杨静雅 整理
http://www.nbcsbb.org/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猴子的微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