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20破解离婚迷局
一向崇尚“家和万事兴”的古老中国,正遭遇婚姻动荡的冲击。今年一季度,我国共有46.5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较去年同期增长17.1%,平均每天有5000多个家庭解体。中国离婚率已连续7年递增。
“中国式离婚”成为一个令世人关注的现象。
在宁波,离婚登记数量同样呈逐年增长势头,增长率年均0.14%。今年上半年,宁波24710对夫妻喜结连理的同时,6693对夫妇劳燕分飞。
婚姻因何如此频繁破裂?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我们又该如何经营维护健康、文明、幸福、安全的婚姻家庭?
记 者 王 佳
为何遇上错误的人
择偶标准人云亦云
今年29岁的小陈,2年前结婚,一年后分手。“婚后我才发现找错了人。婚前,他勇于担当的优点,婚后变成了独断专行;婚前,他善交异性朋友,以为他有‘女人缘’,谁知婚后半年他便出轨!”
和小陈一样,“找错了人”是眼下不少离婚人士的离婚感受。
缘何会找错?
正处在婚姻边缘、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徐女士有一份切身感悟。
“希望子女幸福的父母,都不希望子女重蹈他们的‘覆辙’。”徐女士说,就像她的父母,因为穷怕了,想法设法抬高女儿婚前的身价。
“当然我不能把责任归咎于父母,只是说在这种大众心理的趋同下,我们这些女孩子会产生什么想法?我们会有什么样的爱情观?”
徐女士在大学里和一个男同学非常相爱,男同学家在外省,毕业后跟着她到了宁波,他们各自找到了工作。照说应该结婚了,可是徐女士的父母不同意,理由就是男方奋斗十年二十年或许还买不起房子、车子,以及家境不好以后还要照顾公婆等现实问题。
徐女士在亲友强大的压力下动摇了,顺理成章的爱情丢了,接下去的相亲阶段,便完全依着父母的标准。
岁月不等人。当一个看似经济条件好、人品也好的男人出现时,徐女士匆匆结识匆匆结婚了。
很多时候,婚前的相处和了解往往比婚后更重要。徐女士与先生的生活习性、个人爱好、对事情的看法,在婚后始终进入不了同一个频道,矛盾丛生。
“徐女士的感悟,相信很多人都有。”宁波蓝泓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心理咨询师周敏明说,“‘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要找怎样的人,组建怎样的家庭?’这两个直接影响婚姻幸福的认知,多数宁波人还是懵懂,特别在婚前能有清楚认识的人很少。”
相反,“人云亦云”的择偶标准遍地都是,标准有来自父母的、朋友的、同学的,惟独缺少对真实自我的剖析、自我需求的界定。
“拿别人的鞋套自己的脚,不舒服是一定的。”周敏明对当下“父母‘我以为’”的现象甚为忧虑。
和徐女士父母一样,几乎所有父母“教育”、“引导”子女婚恋,都习惯将自己在婚姻中遭受的不如意和“经验教训”“灌输”给孩子:“千万不要找像你爸那样‘老实有余,本事没有’的男人”、“千万不要找像你妈那样‘强势’的女人”类似的“教导”比比皆是。
“这种个性化的感悟,被子女‘片面’接收后,往往被过度放大,直接影响孩子在择偶时对另一方客观、全面的评价。”周敏明说,在他们中心的咨询案例中,已多次发现,婚前喜欢对方的某项特质,最终却成了这方想离婚的直接原因。
婚姻“触礁”
未识男女有别
近日,一对小夫妻一前一后走进了婚姻登记处办理离婚手续。这一天,离他们领证的日子不到一个月,婚宴还没办。
工作人员的例行提问,当场引发女方抱怨连连:“幸福和激动在领证第二天就被击碎,起因是我起床太晚了。而事先我们说好的是,当天要去他二舅家。我起床的时候,他一直拉着脸,我错在先,也没说什么。”
“接下来几天我们一直忙于装修婚房,但就在装修问题上,我们的矛盾集中爆发。因为选地板,我们吵了一架,最后,他顺从了我的意愿。因为买热水器,我们又吵了一架,结果不了了之。买冰箱,吵架,最后,他顺从了我的意愿。因为吵了几天,两个人谁也不理谁,在家憋了一天没出门。去买油烟机,我们又吵了起来。哪知道这次他非但不让我,还给我来一句:你又不会做饭,也从来不做饭,买油烟机跟你有啥关系啊?”
“离婚!必须离婚!”女方说得斩钉截铁,“这才多长时间,誓言通通忘记了,之前说什么我不会做饭不要紧,他天天做给我吃。现在就开始嫌我不会做饭了。再说,天天吵架这日子还有什么意思?”
“婚前婚后,怎么感觉男人一下变了样?如此困惑,很多女性都有。”周敏明说,事实上,这是因为不了解男女差异造成的。
恋爱阶段,男性采取的是主动姿态,关注点在能否把人追到,追求的方式让女人感到很窝心,很满足,以为可以长久获得这份对待。待结婚后,男人对婚姻的定义就大大不同了,就是“实实在在地过日子”,同时把生活“重心”重新回归到经营事业、经营朋友圈上。
“这是男性对职业成功、社会认同的需要。”周敏明说,女性在结婚后,与婚前的含蓄恰恰相反,情感正处于全部打开的状态,觉得这是对方全面展现爱自己的时候,也是履行婚前各项承诺的时候。
“丈夫想着如何朝外回归社会,妻子一心想着和丈夫互动回归家庭,双方认识以及期待的落差,造成彼此冲突,小到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被无限放大。”周敏明说,正因为配偶是最亲密的人,来自配偶的指责又最让人接受不了。“不能接受,便以吵架、冷战的方式应对,结果,情况越变越糟。”
“婚姻有一重要法则:平等、尊重、分享、成长。婚姻同样遵守能量守恒定律,讲究‘收支平衡’。”周敏明还说,现代绝大部分人都是为满足个人需求进入婚姻,为了实现自我满足和需求,势必需要对方忍让、付出、迁就。但谁都希望对方先付出,于是,很多围城内男女下意识采取了“交换”这一低层次的互动。
“如果始终无法实现向‘能量互换’这一高层次互动转变,实现双方一体化感受和爱的升华,婚姻迟早要‘触礁’。”
婚姻会生病
只想着离婚是逃避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家里的世界很无奈。”公司职员小张苦于跟妻子沟通难,“我们俩在一起很郁闷,话不投机就吵架,我宁愿留在办公室跟同事们多聊聊,也不愿意回家面对她。”
“我老婆其他方面还可以,就是版本不够,内存太低。”大李遗憾夫妻间的文化差异。
“怎样经营感情,怎样维护感情,怎样爱情存款,现代婚姻家庭关系已经成为一门学问。”健康城养心堂主任、首席心理顾问张益萍说。
“当下,我国各个行当都讲究岗位准入证,做保姆、钟点工都要培训。遗憾的是,唯有两门最重要的终身职业例外——做夫妻和做父母,无论是成人教育还是学历教育。”张益萍说,这是人生的必修课,尤其在社会转型期,婚姻困惑时。
“与传统婚姻模式不同,现代婚姻更多的是靠情感、文化等内在纽带来凝聚夫妻,这样的婚姻关系被称为‘心理—文化共同体’。”在张益萍看来,它文明得多,进步得多,也脆弱得多。
为什么脆弱?
来自传统价值松动、取向多元化的挑战。“传统婚姻观从结合到养育孩子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行为规范,指导人们该如何选择配偶,女性如何做妻子,如何养育孩子,男性如何做丈夫,家庭职责分工明晰,并有统一的评判标准,操作性强。而现代婚姻在少了传统束缚的同时,也缺少了相应规范。”
责任的挑战。“现在配偶双方强调自我满足多,自由多,却忽略甚至远离了婚姻的责任和义务。”
环境的挑战。社会流动增加,工作节奏加快,人际应酬增多,出差频繁,夫妻相处时间缩减,再加上社会交往的扩大,文娱场所的开放,异性结识和沟通的机会增多,都潜在影响着婚姻的稳定。
过去,结婚是一生的大事,一辈子就一次。现代人想离就离,甚至闪离。的确,任何维系“死亡婚姻”的做法都是有悖人性的不道德行为。一个社会越进步、开放、民主,给予离婚的宽容就越多。但是,现在很多人离婚,更多的是逃避矛盾,拒绝成长。
“离了大不了‘跳槽、换届、优化组合’,这是很多人的想法,但如果不试着‘解剖自己的婚姻及其自己的关系模式’,反思婚姻缘何失败,光靠‘换人’,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张益萍说,婚姻有问题很正常,幸福的婚姻并不是没有问题的婚姻,而是善于解决问题的婚姻。
“敢于‘治疗’,才是王道。”周敏明说,夫妻互动中,难免会有“负性能量”,能否在心态上处理好来自于对方的指责是能否经营好婚姻的关键,只要有一方能打破大部分夫妻采用的“指责、愤怒、争吵”这一心理模式,能将这“负性能量”视为对方关心自己、帮助自己成长的养料,善加利用,从而提升自己爱的能量,扩展自己爱的容量,并“带动”对方,那么,夫妻间的情感互动必会大大增进。
“关键在于坚持,突破‘临界’。现在,很多人倒在了‘前进’路上,选择了离婚,选择了放弃。能冲破‘关卡’不断实现良性循环的才是婚姻幸福的宠儿。”
http://www.nbcsbb.org/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猴子的微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