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大学生反哺的探索之路
http://www.ngocn.net/attachments/2011/08/10618_201108150925321p5Q7.jpg希望工程虹剑学友会在仪式上发放助学金
资助寒门学子,不是捐了钱送进大学门完事,而是组建一个名为“学友会”的家,有自己的网站、会歌,每年寒暑假定期举行“家庭聚会”,来沟通交流成长的困难和烦恼。
这是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和平顶山市虹剑煤化有限公司成立的虹剑学友会,7年来资助254名贫困大学生,而今已有113人顺利就业或考上研究生。
昨日,共青团河南省委副书记郭鹏说:“将向更多的爱心助学人士推广这种模式。”
昨日上午,在希望工程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受了四年资助的董潇,将第一个月参加工作的工资2500元,悉数捐到了希望工程的账户,反哺希望工程,反哺社会。
2007年7月,董潇收到河南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望着破旧的屋子,母亲憔悴的面容和满头的白发,这样的现实,把董潇从大学梦中刺醒。在离十多年的奋斗目标仅一步之遥时,他充满了彷徨与无助。
“也许放弃上大学去打工也不错。”董潇无数次地试图说服自己,“两个姐姐都在上大学,家里仅剩下母亲,作为一个男人,该撑起这个家了。”在随后的一个月,董潇都是在现实与梦想的矛盾中煎熬着。他没有想到的是,梦想之灯被希望工程点亮。8月中旬,他接到通知,可以去郑州领取希望工程助学金。
“第一年资助了8000元,之后每年4000元,这些钱加上我平时勤工俭学,足够大学用了。”董潇回忆道。今年7月,他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到一家设计院工作。前几天,董潇拿到了他第一个月2500元的工资,他没有犹豫,悉数捐给了希望工程。
“发的第一个月工资,我踏入社会挣的第一笔钱,我捐给了希望工程。我受到社会帮助这么大,可以说是希望工程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只有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回报,用我的这种行为,把爱心往下传递。”董潇说。
●受助大学生捐出上班后首月工资
●所有受助者建起一个“家”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经历四年的发展和努力,董潇在一个特殊的“家”里,由受助者变成了爱心的施与者。
这个“家”叫希望工程虹剑学友会,成立于2005年,是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和平顶山市虹剑煤化有限公司(下称虹剑煤化)联合组建,在当年属于全国首创。
“董潇们”受助的每笔善款,都来自于这两个单位设立的“希望工程虹剑大学生助学基金”。每个会员都是该基金资助的大学生,现共有254名会员。
“一次性资助寒门学子上了大学,固然能帮他们圆梦,但在大二、大三、大四时,他们完成学业也会有一定的困难,也需要社会帮扶。”共青团河南省委副书记郭鹏说,当时成立学友会,就是想长期关注和帮助受助的大学生成长、成才,甚至他们的就业和工作。
郭鹏还表示,有了学友会,也便于受助者交流,他们背景相同,经历相近,又是同龄人,更能互相鼓劲。
“进了这个门,就是一家人。”虹剑煤化董事长李红晓是资助人,也是学友会会长,他这样形容学友会。据他介绍,虹剑学友会有自己的网站和会歌,在全国共分成10个片区,每个片区选出一个片长,负责组织片区的交流联谊和互助活动。每年寒暑假,他们都分别搞一次“家庭聚会”,一是领取助学金,二是互相联谊交流,沟通感情;三是学友会看看大家还有啥特殊困难和要求。而“家庭聚会”的费用,全是由他来出。
“干啥事都得干彻底点,有头、有尾、有结果。”对于成立学友会的目的,李红晓解释说,他们不想让这些受助的孩子在经济上分心,不想让他们在学业和做人方面走弯路。
●在“家”中完成的华丽转身
在这个温馨的“家”里,虹剑学友会每一个成员都是家人,他们出身寒门,经过四年的努力,都成为真正的天之骄子。
陈慧祥是第三届虹剑学友会成员,也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佼佼者。2007年在希望工程虹剑大学生助学基金资助下,他来到天津南开大学学习,也成为虹剑学友会的一员。
初入一个陌生的城市,陈慧祥感到手足无措,这时,天津虹剑学友会的学长们给他传授了经验,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定要踏踏实实,尽早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
“有了四年的资助,让我不用再为经济发愁,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陈慧祥说,刚进大学一个月,他就从全校3000多名新生中脱颖而出,被选进南开大学经济管理法律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试点班,4年的每一次考试,他都是全班前三名,在大三结束时,他被保研至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
从2005年受助学生组成第一届虹剑学友会,7年过去了,已经有113名寒门学子,通过资助和虹剑学友会成员之间的关爱,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实现就业和考取研究生率均为百分之百。寒门与骄子,一届届虹剑学友会的成员,正在进行这样的华丽转身。
●倡议设立爱心回馈专用基金
“走了十余年,咫尺梦难圆;是谁帮助我,送我进校园……无论飞多高,无论走多远;记住咱有责,记住咱有愿,咱把那爱心代代传。”这是虹剑学友会会歌的歌词,也记在每位受助者的心间,并付诸了行动。
“当我们能力允许时,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继承和发扬这份爱心,让更多的人能像我们一样顺利走入他们的象牙塔。”在昨日的仪式现场, 部分已毕业的虹剑学友会成员,当众发出了一份爱心回报倡议书。
众人拾柴火焰高,他们倡议,设立希望工程虹剑学友会爱心回馈专用基金,已毕业学友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一般为工作后),每年至少向该基金存入1000元,存入期限至少为20年;如果条件允许,可自行增大额度和延长期限,让这份爱心不断地发扬光大。
虹剑学友会秘书长承东升补充说,学友们感恩和回报的举动,值得称赞,其实,传递爱心并非一定要捐款,因他们都来自贫困家庭,即使刚工作的那段时间里,手头也不一定宽余。做义工,当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等,也都是爱心回报社会的表现。
●“学友会”模式正在推广
虹剑学友会的成功模式,不仅让受助的学子们受益,也引起其他爱心助学者的关注。“学友会”模式,正在被学习效仿。
省希望工程办公室主任郑文暹昨日透露,继虹剑学友会后,我省从2007年起相继成立了3个学友会,分别是蓝天学友会、兴达学友会和新世纪女大学生学友会,虽然活动形式有些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连续资助帮扶贫困大学生,不局限于经济资助,更多的是从精神上、生活上来帮他们成才。
“我们将向更多的爱心助学人士推广这种模式。”共青团河南省委副书记郭鹏说,“学友会”模式,可以称得上希望工程爱心助学的一种创新,他们鼓励和支持成立更多类似的助学组织化的平台,让更多的寒门学子受益。
http://www.nbcsbb.org/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猴子的微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