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17卫生系统推出的“8大类42条”举措您享受到了吗?
记者 董小芳 通讯员 邬骏跃 吕方伟 俞水白 范欣欣 文/摄上周,一条“李惠利医院自查问题处方”的消息引起了市民热议:医疗机构的如此做法,让人倍感欣慰!
这一举措,正是今年年初市卫生局出台的“8大类42条”便民惠民举措中的其中一项。
“8大类42条”,是本着让市民得到更优质、更便捷、价格更合理的医疗服务的宗旨,针对优化就医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效率、控制医药费用、改善服务态度和优化服务环境等方面,确定的便民惠民考核指标。
这些惠民便民举措执行效果如何?甬城市民到底得到了哪些实惠?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卫生局、李惠利医院、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和不少就诊的患者及其家属。
看病变简单了
各种措施还需落实到位
上周,到市第二医院就诊的刘女士着实惊喜了一把,3个小时内就解决了困扰她2年的难题。
“我自己一点医学知识也不懂,再加上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为此可走了不少冤枉路。”刘女士说,大概2年前,她开始感觉比以前更容易饿、浑身乏力,因为身体上没有大的影响,就陆续看了消化科、内分泌科、内科等,也喝过不少中药,却始终没能得到根治。
前不久,开始感觉喉咙有点痛的刘女士拨通了市第二医院88120120的服务电话。简单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后,值班医务人员和她约定了就诊时间。
“没想到,迎接我的竟然有来自5个科室的专家。”刘女士说,当天查看了她的病情后,现场还做了B超,专家们经过分析、研讨,确诊她是甲状腺方面的疾病,而且因为B超做出来后发现边缘形态比较模糊,医生建议她尽快手术。
“多亏了如此贴心的预约服务,让我这种‘医盲’看病也变得简单起来。若不然,可能还要走不少冤枉路,贻误病情。”刘女士笑着说。
这种贴心的预约服务,就是市第二医院本月初开始推行的便民新举措。
这个月刚刚推出的多学科联合门诊,已经为多位患者找到病因,解除了困扰。
在李惠利医院,记者看到了刚刚统计出来的“2011年7月份第一台手术迟到情况及扣罚详单”。
“为什么严格监督第一台手术准时划刀时间?是因为我们发现很多病人觉得看病难,在于无效的等待时间太长,而第一台手术不能准时划刀是一个重要原因。于是我们就以严抓第一台手术准时划刀时间为切入点,盘活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宁波市李惠利医院负责人说,为此医院还取消了原本需要预约的所有特殊检查的预约,并做到及时出报告和全院信息连通。同时,广泛开展各种微创技术和介入技术,有效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据统计,目前李惠利医院首台手术准时率从以往的27%提高到了现在的70%。
当然,市民在医院就诊时,仍然不可避免地碰到等待时间长等困扰。据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市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提升,甬城各家医院的门诊量逐年高攀。
第二是虽然目前甬上众多医院都推出了网上预约挂号服务,但是实际使用的市民却并不多。以李惠利医院为例,7月份专家门诊共接待患者34143人次,其中通过网络、电话预约的有5719人次,仅占16.75%。网上、电话预约挂号的方式有待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价钱降下来了
合理用药仍需加强监管
前几天,李女士正读初中的儿子突发高烧,并开始不断咳嗽。她急急忙忙带着儿子来到了离家最近的李惠利医院就诊。
经过检查,医生确诊其为轻度肺炎,开了三天的头孢呋辛注射。在收费处结完账,李女士心里嘀咕起来:“我儿子身体不好,气温一变化,很容易咳嗽不停。之前也注射过头孢呋辛,我记得很清楚是40多块钱一次,今天结账发现变成了8块多钱一次。不会算错了吧?”
重返收费处核实后,李女士笑了:“原来是药价降了!看病便宜,这对患者来说真是太好了。”
在李惠利医院,记者还遇上了正在办理出院手续的张先生。“父亲上了年纪,脑子有点不太好使了,住院是常有的事情。”但是让张先生欣喜的是,这次结账,他发现花的钱比以前少了将近一半。
这些个“好事”,也是“8大类42条”中重点监督的“医药费用控制”,详细包括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出院者均次医药费用、门诊均次医药费用、廉价药物使用比例等4条。
合理用药、推进廉价药物的使用,成了宁波众多医院不懈努力的方向。
据悉,为了切实减轻患者看病负担,推进合理用药,李惠利医院改变了以往药事委员会固定委员的方式,每次都采取临时随机抽签的方式确定委员名单。这样就保证了真正做到从病人需求出发选购药物。不仅如此,医院还将廉价药物使用指标详细分解到各个科室,建立了药品使用情况的预警机制,进行动态监察,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截至目前,李惠利医院现在使用的药品有1173种,其中30元以下的有788种,占67.18%;今年1—6月份,每门诊人次药费为106.22元,比市卫生局规定指标低21.78元。
这个月初,市第一医院率先在全市正式推出“黑白”分明的管理药物办法,将一些药物列入“黑白”名单,通过设置医生的处方权限,推动合理用药。
据介绍,该系统是借鉴网络邮箱和QQ中的“黑名单”功能,在备案管理的药品目录中设定“黑白名单”,将备案的药品按医生、科室及职称进入“白名单”或“黑名单”进行权限限制。比如对专科用药只对专科医生开放使用,建立专科用药“白名单”,对有超常用药和违规用药行为的医生列入“黑名单”。该项功能选择性地设置了医生的用药权限,目前已有46种药物列入“黑白名单”管理(包括抗菌药物)。
但是,解决看病贵、减轻百姓看病负担是一个全国性的民生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避免地,仍会有一些病人碰到个别不良医生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乱开药、搭车开药甚至于滥用药的不合理现象。卫生部门将通过细化考核条例、创新监控方式等加强监督力度。
服务变好了
整体提升需要共同努力
医院服务质量怎么样?刚刚从第一医院出院的周大爷最有发言权。
“我心脏不好,老毛病了。前段时间出现心力衰竭,就前来住院。可是孩子们因为工作忙,没办法整天陪着我,就全权委托给了医院的护士们。”年近80的周大爷说,“刚开始自己也有些半信半疑,护士们能全心照料我这个老头子吗?”
很快,他就打消了这种疑虑。“护士长每天来看我,问我吃得怎么样,睡得好不好。护士们不仅为我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还会帮我洗头、换衣服,比家里人照顾的都好,贴心着呢!”
这得益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推广,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把时间留给护士,把护士留给病人”,从而提高服务质量。据悉,为此,市第一医院在试点运行的基础上,专门制定了“基础护理工作制度”、“责任护士岗位职责”、“晨晚间护理工作流程”等标准。同时,增加护理人力的配备,每名责任护士分管病人6—8人,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治疗等各项护理任务。
据统计,目前“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已扩展到11个病区。6月底进行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全院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已经提高到95.5%,其中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的护理工作满意率达到了99%以上。
上周四,从市第二医院出院满一周的张大爷也接到了一个贴心电话。“他们专程打电话来问我现在情况怎么样,血压稳不稳定,还提醒我复诊的时间,真不错。”张大爷说,不仅如此,打来电话的医务人员在得知自己大便不太正常时,还建议他多吃水果、多喝水,情绪上避免激动等。
电话来自市二院“病员服务中心”。它是将“出院病人回访”、“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电话咨询”、“电话预约挂号”等服务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力争打造了一个“一站式”便民惠民的综合平台。
当然,目前能够享受到这样贴心服务的人毕竟不是全部。以优质护理服务为例,其广泛推广离不开大量的专业人才,而这正是目前的困境所在。“优质护理”提倡责任制全程护理、夯实基础护理,需要大量的专业护理人才,这对习惯传统护理模式、医护人员相对缺乏的医院来说,确实面临不小困难。
因此,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培育专业护理人才的投入,新毕业的相关专业大学生也要转变护理观念。
http://www.nbcsbb.org/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猴子的微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