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 发表于 2011-8-25 12:36:07

生命救援行动,诠释宁波“大爱” 宁波近三年遗体捐献志愿者人数剧增


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在捐献现场。张柯 摄  宁波公益网讯(编辑:猴子)
      本期嘉宾
  赵雅飞 宁波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周宏健 宁波市眼库主任、市眼科医院院长
  庄 立 宁波市献血办公室宣传科科长
  邓山理 市民代表,遗体捐献志愿者
  蔡振光 市民代表,献血明星
  主持人 本报记者 童程红
  近年来,人道、博爱、奉献,成为备受推崇的社会价值,生命救援的话题也一再引发人们的关注。遗体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角膜捐献、无偿献血……无一不是生命的礼赞。超越血缘,无关利益,摒弃旧有观念,越来越多平凡的人们通过不平凡的选择,为自己的生命注入光华,也为身处绝望和病痛折磨中的人们带去希望。
  生命救援志愿者的涌现已成为宁波“大爱”最好的诠释。
  近三年遗体捐献志愿者人数剧增
  主持人:我市的遗体捐献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算是起步较早的,无论是立法还是相关的宣传。从过去的排斥、忌讳到现在的理解、接受,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遗体志愿捐献者。
  赵雅飞:2003年1月1日,《宁波市遗体捐献条例》施行,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条例,至今仍是浙江省唯一一部遗体捐献的地方性法律。大爱也要有大智慧加以约束和规范。
  宁波是一个开明的城市,遗体捐献工作也开展得比较顺利。过去,老年志愿者比较多,如今,很多年轻人也来关注这个事情,经常有小夫妻俩或是兄弟姐妹几个一起来填写志愿表的,镇海还有一家老中青5个人相继成为志愿者的。有人把这个比喻成保险,说是一般的保险是保身体保财产的,这是保人心的,有保无险,做人更坦荡。
  一方面,遗体捐献志愿者的队伍越来越年轻化,另一方面,这支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我们统计过,近三年来,新增的遗体捐献志愿者有400多人,这一数据超过了之前七八年的总和。
  不可否认,遗体捐献和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有冲突的,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而遗体捐献志愿者连骨灰也没有,对于家属来说自然是不好接受的。为了让遗体捐献志愿者有一个共同的“家”,为了让他们的亲人有一个寄托哀思的地方,也为了鼓励更多的人投身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市政府在镇海区九龙湖建立了宁波市遗体捐献纪念陵园,在遗体捐献纪念墙上有捐献者的姓名、照片、生卒年月,每逢清明节、冬至前后都会有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来祭奠。全国虽然也有一些遗体捐献纪念陵园,但鲜有以人民政府的名义建立的,这对于家属来说无疑是莫大的安慰,也让人们更加认可遗体捐献的行为。
  邓山理:我和我女儿都是遗体捐献志愿者。我是山东人,来宁波8年了。刚来的时候日子过得很难,是宁波很多爱心人士出钱出力,帮了我们。我想不出什么能回报大家的,就想着死后把遗体捐了,也算是对社会的贡献吧。登记后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给我们颁发了荣誉证书,又说完成捐献后还会有一本捐献证书可以给家里人作为纪念,我觉得他们的工作是很细致的。
  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让人感动
  主持人:我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已经超过4400人,配对成功并完成捐献的也有10例。我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最近还获得了浙江省第三届慈善奖。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离不开宁波市民的爱心和勇气。
  赵雅飞:造血干细胞捐献是宁波市起步最早的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之一。2009年5月,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成立,这是宁波市首支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目前已有超过百人的规模。队员们以流动献血车为活动基地,每个月都会抽出几天时间,轮流去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指导志愿者填写表格,协助工作人员进行采样。得益于他们的辛勤工作,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常识、现状、意义等在群众中的知晓率不断上升,我们的后续工作也就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前是军人、医务人员捐献居多,如今各行各业的都有。
  最让人感动的,是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坚定。由于配对成功率仅十万分之一,志愿者们都认为能够救人一命是缘分,是天大的好事。每当有配对成功的好消息传来,志愿者一方甚至比受捐者更高兴,说自己是“中奖”了。
  在目前已成功捐献的10例中,有很多让人感动的小故事,有的志愿者比较胖,怕影响捐献,愣是把十几年没减掉的肉给减掉了;有的志愿者以前喜欢喝两口的,也忍了;有一名志愿者为了捐献推迟了婚期……在配对成功的10例中,没有一例中途变卦的,由于配对对象不同,其中三四名志愿者是一次采集分两天进行,也没有一句怨言。
  至于慈善奖一类的荣誉,我想说,红十字会只是作为一个爱心平台,真正要关注的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和提供无私帮助的人。接下来,我们会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一批典型,用一些人的爱心事迹推动全社会的爱心互动。
  29名角膜捐献者让58人重见光明
  主持人:角膜捐献是生命救援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市于2002年成立了宁波市眼库,近年来也有义务劝捐员在推进角膜捐献工作,目前角膜捐献的现状怎样?
  周宏健:很多人去世后,只有角膜可以捐献移植,也因为角膜移植成功率高,所以器官捐献中以眼球捐献容易实施。截至目前,我市有29名角膜捐献志愿者实现捐献,帮助58人重见了光明。而我市因角膜病变致盲的患者超过10000人,其中80%都可以通过角膜移植复明。目前登记的患者有100多人,而志愿者虽有150多人,但其中绝大部分是年轻人。应该说,需求还是很大的。因此,宁波市眼库长期处于“有库无眼”的状态,仅作为角膜短期保存的一个中转站,角膜入库没几个钟头就送到医院用于临床救治了。
  近年来角膜捐献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遇到不少困难。首先是大家仍然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其次是对于角膜捐献的知识了解还不够。很多时候义务劝捐员——我们现在一般不叫劝捐员,怕引起家属的抵触情绪,尤其是在急诊病房,处在悲伤中的家属是听不进一个字的。
  我们一直在改进服务,希望从侧面推动角膜捐献工作。一是24小时待命,二是做好善后工作,比如安装义眼,恢复遗体外观,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将志愿者的姓名、事迹等收入角膜捐献陈列室等。
  但要让角膜捐献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还需卫生、公安、交通等多个部门共同努力,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我们可以协助把相关知识编印成小册子、宣传页,分发到各个医院尤其是ICU病房、急诊病房和一些公共场所,让更多的人了解角膜捐献的重大意义和操作流程,共同把这一善举推广开来,既可以让陷入黑暗的人们重获光明。也可以让捐献者的生命部分得以延续,希望大家都能意识到,我们很小的一点奉献对于别人就是莫大的帮助。
  无偿献血,让生命重拾希望
  主持人:从流动献血车到红十字献血屋,我市一直在致力于推进无偿献血工作。往年夏天多多少少会出现“血荒”现象,今年的情况如何?
  庄立:以前的志愿者多是零散的、不规律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定期献血的习惯,这应该算是最可喜的一个变化。
  据统计,目前我市的无偿献血志愿者累计已达73万人次,献血总量达211吨,其中32400余人献血3次以上,24000余人献血1000毫升以上。献血不是一两个卫生部门或公益组织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这一点已经成为宁波人民的共识。
  庄立:七八月份正值学生放暑假,加上天气炎热,市民出门减少,献血人数较春秋两季有明显下降,用血是会有些紧张。正是有了之前的经验,今年我们早在四五月份就行动起来了。也因为献血准备工作充分,今年夏天没有出现“血荒”。
  我们的行动包括“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在“开源”方面,我们联合各大主流媒体,加大宣传、发动、组织的力度,通过各个县(市)区的献血办,与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招募”企业员工集体来献血。
  在“节流”方面,我们大力推广自体输血,即把患者在手术中的失血回收后再度输回体内,仅这一项,一年中我们就节省用血2.2吨,相当于整个余姚市的1年医疗临床用血量。在国内,宁波与北京、深圳、成都一起被称为“自体输血四小龙”。
  蔡振光:我坚持献血已有些年头了,一开始是献全血,后来是献成分血,主要是血小板。但我发现献血车上并没有关于成分血的介绍,很多老百姓也不知道献血还分好几种献法。
  庄立:机采血小板的需求量较红细胞悬液(由全血经离心移去大部分血浆后加入红细胞保存液制备而成)紧张,对于志愿者的身体要求也更高。而且机采血小板的保存期只有5天,抽取、化验加起来就要一天。目前,我们已有超过1000人的成分血志愿者队伍,而且还在不断发展新的志愿者,基本可以满足医疗机构成分血的用血需求。


http://www.nbcsbb.org/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猴子的微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命救援行动,诠释宁波“大爱” 宁波近三年遗体捐献志愿者人数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