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 发表于 2011-11-30 09:48:32

社工 值得敬佩的职业

  编者的话:近日,中央组织部等18部委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希望借此填补我国社工缺口。在国外,社工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一些发达国家甚至称他们为“社会工程师”,但在我国,“社工”还是个相对陌生的职业,需要我们多借鉴国外的经验。

  先有社工 才有社区

  本报驻加拿大特约记者黄绵

  社会工作最早始于19世纪的英国和美国的慈善组织协会运动。这一运动的目标之一是协调各慈善团体与救济机构的工作,以避免服务的重复与低效。英美采用“爱尔伯福制度”,将城市分成若干个小区,由每个小区组成的志愿委员会负责救济的分配,所以可以说是先有社工,才有的社区。

  19世纪,一些家境较富裕的女士们以不同的方式去帮助陷入经济困境的家庭,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及精神安抚。这些民间慈善家被称为“友善的来访者”。为把这个行业专业化、系统化,189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率先开设了社会工作者课程。1914年,加拿大首个社会工作者的培训课程设在多伦多大学。

  如今在北美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很成熟。社会工作者活跃在政府、社会福利、各类社会团体与组织、学校、医院、社区、法庭、监狱等机构。北美对于社工的职业化教育也赢得了世界各国广泛的肯定。▲

  

  加拿大 必须有专业文凭义工工作满700小时

  社工门槛非常高

  本报驻加拿大特约记者陶短房

  加拿大专业社工地位很高,待遇也不低,在办公室工作,且享受健全的社会福利。

  这么好的饭碗,想捧起来可不容易。加拿大大多数省份规定,社工需要有专业对口的大学文凭和专业证书,且需经过8个月的岗前专门技能培训方能上岗。而要进入大学社工专业,则需要在大学一二年级成绩全部在B以上(加拿大大学三年级分科),积累数百小时社会服务经验(需服务单位的推荐信),并在自荐信中阐明自己对社工的认识。

  拿到文凭还不一定就能当上社工。加拿大各省都有“社工注册部”根据《省社工管理法》,负责审批社工资格申请颁发社工注册证明。要获得注册,条件同样苛刻,如在卑诗省,要求申请者具有社工专业本科以上文凭,在政府指定机构认定的社会工作机构工作满700小时以上,有两封注册社工或相关机构的推荐信且无犯罪记录,认同注册部章程,并缴纳100加元注册费和200加元年费。

  加拿大社工分“社区服务工作者”和“社会服务工作者”两种,前者是工作在基层一线的社工,服务于需要政府和社会帮助的民众,并监督社会服务的实施情况等。后者则是“专家型社工”,任务是负责统筹指导,带领并协调“社区服务工作者”和义工的社会服务工作,他们或服务于政府相关部门,或在社工中心、机构中担任负责职务。“社区社工”和“社会社工”比例大致在4:1至3:1。目前,加拿大各省均采用少数高薪专业社工+大量辅助义工的搭配法。▲

  

  日本 8万多个团体自愿行动 当红娘帮老人什么都干

  哪有社会问题 哪就有社工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孙秀萍

  社工在日本非常普遍,很多人愿意通过做社会工作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社工的存在不仅解决了一些急迫的社会问题,还提供了一个雇佣空间,缓解了就业压力。

  日本的社工组织主要以民间为主,既不归属政府,也不能盈利,但正式员工是有工资的。据日本非营利法人活动中心公布的数据,目前日本全国约有8万个团体,其中正式登记在册的组织约1.4万。

  更独特的是,如果近期有热点社会问题,那就会出现相应的社工团体。比如近年来,少子化和老龄化在日本日益严重,甚至不少年轻人不愿结婚。为此,日本花卷市一家社工组织建立起红娘网络,让成员都成为红娘,为邻居熟人中的未婚年轻人介绍恋爱对象。再有,日本学校和职场普遍存在“欺负人”的现象,日本专门设立了 “全国欺负被害者之会”。该会主要举办各种活动揭露被害状况,并接受被害者咨询等,帮助他们减少心灵伤害。日本自然灾害频发、“空巢老人”现象普遍,导致急救知识急需,“接力普及会”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传授急救知识,并免费出借紧急救护仪器。他们的成员须熟知各种救命仪器的知识,同时掌握急救的各种技能。▲

  

  英国 鼓励学生做公益培养社会责任感

  企业爱招有社工经历的人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叶思

  在英国,社工的工作通常需要与一些特殊群体打交道,向儿童、老年人以及心理、精神病患者提供服务。英国社工类型很多,除长期职业化的社工,不少社区非营利性组织也会定期雇佣短期社工以及志愿者。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鼓励学生加入社会工作的行列,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曼彻斯特大学学生会与当地医院、政府等合作,长期招募志愿者进行社会活动,并在网站上定期更新工作信息。笔者在曼彻斯特大学学习期间,曾经通过学生会加入了当地的“曼城学生行动”组织,参加了为期期两天的基础培训。如果是接触儿童或精神病患者则需要更严格的审查,如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

  在这次帮助无家可归者的社工活动中,志愿者们用一整天的时间准备三明治和咖啡。三个人为一小组,笔者所在组的组长是名叫伊丽莎白的英国女孩,她加入这个组织已经3年,负责活动的筹划工作。傍晚时,我们从学校沿街走向市中心,一路上遇到不少无家可归者蹲坐在街角,我们希望通过这些食物和热咖啡给他们带来一些温暖。发放食品时,也会跟这些流浪者聊天,为他们提供居住信息外,还会给出政府的相关建议,尽量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怀。

  英国的用人单位也很重视应聘者的社区服务经历。据最新一项调查报告显示,41%的专业人士都认为社工经历具有与就业经历同等的重要性,20%的公司人力资源经理称会录用有社工经历的应聘者。英国心脏基金会人力资源总监阿兰杰夫斯的观点或许可以代表不少英国企业招聘方,“公司希望聘用的不仅仅是会学习的人,有社工和志愿者经历才是应聘者有社会责任感的最好证明”。▲

  

  德国 具有专业背景深受医患喜爱

  社工让医院变得温馨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青木

  在德国,医院被要求按规模比例配置相应数量的医务社工,并且这项工作已渗透到患者的入院评估、出院评估、治疗评估等程序中。医务社工更多时候就像“病人与社会资源之间的桥梁”,深得患者信任。

  记者去德国医院时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进大堂,就有医务社工热情相迎,主动向患者自我介绍。由于去德国大医院看病的一般都是病情较重的病人,所以从挂号、就诊到最后决定住院,医务社工一路护送病人,并且还随时给病人解释各种相关的问题。

  记者曾经住过一次医院,当时身边没有亲人。在住院期间,医务社工天天来看我,帮助解决保险、生活各种问题。住院期间,看到一些病人很情绪化,社工们都很耐心地倾听和安慰。出院那天,医务社工还来送我。

  一位医生朋友对记者说,医务社工能让医生、护士更专注于他们的工作,履行专业职责。病人都说,医务社工就像医院里的亲人,使医院变得温馨。难怪,很多病人叫医务社工为“阿姨”,年轻的常被称为“女孩”、“男孩”。德国的医务社工都要求有专业背景,且等级分工细化,有执照的社会工作者甚至超过了心理医生、精神病医生以及心理治疗护士的总和。

  像医务社工一样,德国其他社工也要求有专业背景,一般至少学士学位以上。获得社工学士学位的同时,就是国家认可的社工师。工资收入属中等水平,年收入在40000欧元以上。


http://www.nbcsbb.org/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猴子的微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社工 值得敬佩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