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举动,一样的感人爱心
奉化尚田镇尚一村的海归小两口胡锐、张旭华夫妇在婚礼上捐出了父母送他们的80万元礼金,成立村孝心慈善基金会,用来帮助村里的困难户和老人。3日晨,北仑“送粥奶奶”陈杏娣来到北仑新碶街道黄山路火车票代售点,向在寒风中等候购票回家的外来务工者们送上她凌晨3点即起床精心熬制的爱心粥。(宁波晚报1月4日A04版报道)这两则刊发在宁波晚报同一版面的爱心报道,让我们在寒冷冬天里感受到了一股如沐春风般的暖意。新闻事件的主角,一对年轻有为的新婚海归夫妻和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他们的行动尽管不一样,彼此也不认识,却在新年开始的时候向世人展现了同样的爱心与善意。无论是80万元的孝心慈善基金会,还是一碗白粥加一碟小菜,它们所帮助和温暖的,都不仅仅是接受基金会资助的当地农民和喝到热粥的人,而是我们,是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
用什么来给这对海归夫妇和这位老人的行为定义——是感恩他人回馈社会,还是源于人内心深处最朴素的爱心与善良?其实并不重要,所谓公道自在人心,从他们周围人的反应,从他们的事迹被转发到网络上以后所收到的肯定和掌声,我们就知道他们的行为有多么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有多么感人肺腑。
80万元对于一对家境殷实的年轻海归夫妻来说,也许确实算不上一笔很多的钱,但是他们这种善举的分量,这种善行对这个社会的意义,绝对不是用钱可以衡量的。正如新郎胡锐自己所说的那样,他捐出的这80万元,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目的是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而现在我们也看到了,他们的这种爱心与善意,在媒体的宣传推动之下,正在被放大,正在感染着更多的人。试问,这样的结果,岂不是比捐出80万元重要得多、有意义得多?
而对于“送粥奶奶”陈杏娣和她背后的义工、志愿者们来说,一碗粥所能产生的分量和价值,又岂止是一个瓷碗所能容纳的?那些在火车票代售点苦苦守候了十几个小时的人们,在接过冒着热气的这碗粥时内心所产生的感动和温暖,也早已远远超越了粥的价值本身。沐浴在别人爱心与善意中的他们,其实在接受了这碗粥的同时,也一并接下了一种慈善理念,一种人文情怀。也许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在以后自己有条件、有能力的时候,也会以同样方式来回馈社会,来感恩他人。至此,爱传递了爱,善衍生了善,我们这个社会,也就可以在爱与善的氛围中,温暖前行。
刚刚过去的2011年,也许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道德存在诸多的不足和遗憾,当我们带着这样的遗憾走进2012年时,我们该怎么做?我相信,这对新婚的海归夫妇和“送粥奶奶”陈杏娣,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答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见贤思齐”,在新的一年里,怀着爱己爱人之心,努力做一个感动别人、温暖别人的人。宁波文明网 (苑广阔)
http://www.nbcsbb.org/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最初的梦想的微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