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觉晓 最怕睡不着 出现了睡眠障碍怎么办
记者采访调查“大部分人是单纯性的睡眠障碍,比如因倒时差等个别事件引发的入睡难,睡眠浅,睡不着。这类人群,程度轻微者完全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缓解。”宁大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高翔医师说,“来门诊就诊的,主要还是长期慢性失眠者,他们或伴有心理偏差,少数或合并全身性疾病,比如脑炎、椎动脉供血不足、老年痴呆等。”
上周三,一位中年患者找到高医生,主诉失眠,并前日半夜突然头晕,恶心呕吐且兴奋异常。经“腰穿”抽取脑积液化验,结果显示,失眠竟是“病毒性脑炎”惹的祸。
“现在的确有这样一个现象,一些失眠病人非常依赖安眠药,不仅叠加吃,而且品种多,剂量大,但病情却越来越严重。”高医生直言,安眠药能让人安静下来,缩短入睡时间,但它不能从病因上纠正顽固性失眠。针对顽固性失眠,安眠药只能起到辅助治疗和改善的作用,关键要找到失眠的原因,才能治好“失眠症”。
那么,出现睡眠障碍时,应如何科学应对?高医生提出了3点建议:
第一,对于突发的、有诱因的短时睡眠障碍,可以用安眠药进行临时干预,但不能做长期治疗。失眠者也不必背上心理包袱,对此耿耿于怀。
第二,慢性严重的失眠病人,在睡眠质量有点改善后,不能立时停药,需要维持一段时间。安眠药的使用则遵循“逐步梯次减药”的原则。如果停止服用后,一段时间内出现情绪波动,心理压力陡增或心境变差,可暂时恢复用药,然后再次递减。
第三,必须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高医生说,经科学研究证实,失眠是GABA递质亚型及5-HT递质等一系列睡眠因子缺乏和颅内相应递质比例失调造成的。可见,内源性递质的增加与调节是治疗失眠的根本。
“如果只是单一地、长期地服用安眠药,只是单纯地增加外源性递质,还会对内源性递质的形成产生抑制作用。”
如何有效增加相关递质?除了对付身体原因造成的失眠,需要先治那些疾病外,高医生认为注重非药物性治疗十分必要:
饮食加运动调理。善吃诸如鸡蛋、牛奶等富含酪氨酸或色氨酸的食物,经常锻炼,但不要在傍晚以后运动,尤其是睡前2小时,否则会因为过度兴奋而睡不着觉。
心理偏差的调节,可试一试这样做:不带在单位受到的指责回家;不要让挫折萦绕于怀;不要做自己讨厌的事和做不到的事;不要慌张处事而要给自己留足时间。
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就寝,睡前3小时不要进餐,晚上饮酒不要过量,睡前不喝咖啡或茶水,钻进被窝后就不要再考虑问题等。
眼下,还有不少人出现“恐睡”症状,一边喊着不够睡,一边又对睡眠“吝啬”。宁可上网、游戏、刷微博,明明累了困了,就是不愿去睡,非得撑到半夜三更。
“长此以往,任其发展,‘恐睡症’发展成真正的睡眠障碍,也不是没有可能。”高医生对此深感担忧,这种机械的睡前消遣会令“垃圾信息”充斥思维,而信息的超负荷,在睡梦中会不断以梦境形式出现,梦境过多,最终也会影响睡眠质量。(王佳 余姣姣 庞赟)
寻医问药
“饿了就吃,困了便睡。”这话说来简单,待到实践时往往千难万难。
一位受失眠困扰5年多的范女士向笔者描述:这5年来,她最怕的是晚上。
“因为我知道又要在床上睁着眼睛到天亮了,一开始靠吃安眠药入睡,可吃着吃着效果就差了。有人说吃安眠药要上瘾,我是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躺在床上,脑子就像机器一样,一刻不停,可又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睡不着的日子,真的很难挨。”范女士问,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这一难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