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中学“刺梨花”6月再进贵州支教 今起征集爱心桌椅
镇海中学义教志愿者在贵州支教期间与当地学生合影
上周,镇海中学“刺梨花”助学社的学生代表致电帮办,希望为他们支教的贵州城关三小募集一批爱心桌椅。学生代表说:“也许你抽不出时间亲自投身公益,但你可以奉献点滴,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一丝希望。”
贫困触目惊心
童心渴望爱的甘露来滋润
2010年及2011年的6月,镇海中学剑桥班两批高一学生志愿者赴贵州台江县、雷山县,进行了为期20天的支教。支教经历让学生们感受到触目惊心的孤独与贫困。
据回来的支教志愿者介绍,在贵州台江县的学校,近一半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早早便离家到城市里去打工赚钱,家里只剩下年迈的老人来照顾孩子。这些留下的老人大多年过花甲,身体很不利索,只能靠做一些简单的农活来养活一家人。虽然学校已经实行了义务教育制,仍有很多家庭捉襟见肘,这些家庭的孩子正面临着是否辍学的艰难抉择!
支教志愿者说,贵州留守儿童无论是从生活水准、身心健康水平,还是发展机遇,都远远不如经济发达地区的孩子。他们往往营养欠佳,性格孤僻、内向,发展机会也非常有限。
当地孩子的生存状况超越了支教志愿者的想像:夏天,一些孩子的短袖穿完了,实在没有衣服穿,就只能翻出棉袄来穿;冬天,棉袄洗了没衣服穿,就把很多件短袖套在一起御寒。很多孩子没有鞋子穿,平时都是光着脚丫子。
台江县缺乏水资源。夏天,当地孩子喜欢喝一种甜甜的冰水,塑料瓶看起来是回收后简单清洗的,瓶盖的颜色都各不相同。这种冰水加了很多的色素,再加点糖精后卖5角一瓶,很受孩子们的欢迎。但志愿者知道,这样的冰水对孩子们的健康是极为不利的。更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冬天里孩子们靠喝学校的自来水来解渴。
触目惊心的贫困让支教志愿者心里不是滋味。回到镇海后,支教志愿者在学校成立了“刺梨花”助学社,之所以用“刺梨花”命名,是因为这种花是贵州特有的花种,象征了那些生存环境艰苦却永不言弃的贵州孩子。
能帮多少是多少
志愿者身体力行支教助学
“让爱心与道义赋能力以意义”,打着这样的口号,“刺梨花”助学社的支教志愿者频频组织公益行动。
去年16名支教志愿者在出发前往贵州时,请老师进行专项培训,以增强志愿者的教学能力。在支教中,志愿者上课、改试卷、奔走于教室间。贵州小学缺乏多媒体设备,志愿者便自备电脑进行多媒体教学,赢得当地学生的热烈欢迎。除了语数外,志愿者也使出浑身解数,兼教体美音。
除了每年一次的实地助学,他们还通过老师推荐及上门家访的方式,征集近150名贫困学生的资料,并通过爱心征集,为所有孩子争取了每年500元的助学款。
志愿者看到当地学校缺少图书,回家乡后,四处动员,并筹集万余元,在贵州支教学校建起了首个“刺梨花”爱心图书室,新增图书500余册。
爱心物资再征集
希望爱心同路人越来越多
“刺梨花”助学社的爱心义举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还得到过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
面对越来越多的赞誉,助学社的同学们并没有感到喜悦!上周,支教代表告诉帮办记者:“山里的孩子还生活在困境里,应该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到他们身上。”
据介绍,今年“刺梨花”助学社将再度赴贵州支教,这次他们的目标是为当地一所小学募集一批新的课桌椅。
为了这个目标,支教的志愿者们又忙活开了。他们在学校发动“爱心一元钱”计划,呼吁同学勤俭节约,将省下来的钱捐出来,给贵州贫困学生买崭新、安全的课桌椅;在学校的体育馆举办慈善篮球赛,把门票收入捐赠到购买桌椅的款项中;举办鲜花义卖和慈善音乐会,累计筹集爱心款6700余元。
这些钱虽然沉甸甸,但离购买桌椅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他们希望通过日报帮办平台寻找公益伙伴,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让他们将爱心传递下去。
“6月,我们就将启程,带着希望的种子奔赴西部。请加盟我们,给我们一份力量,让我们为贵州的孩子点起一盏盏希望的明灯。”
如果您愿意帮助“刺梨花”助学社这群可爱的学生志愿者实现心愿,请致电帮办热线18005740000联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