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一年内16人捐献人体器官 他们挽救了44条生命 还为16位失明者带来光明
宁波公益网讯:去年12月13日,在宁波务工的60岁保安孙永海成功捐献一肝二肾双角膜,成为宁波市人体器官捐献第一人。明天,就是孙永海捐献器官一周年了。来自宁波市红十字会消息显示,截至12月10日,全市共有16人捐献了器官,捐献例数占到全省的四分之一,在各城市里位列第一。同时,在大爱的感染下,共有320名市民加入了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其中80%以上为本省、市爱心人士。
但是,人体器官捐献仍旧供需悬殊。目前,仅宁波等待肾移植的患者有460余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登记等待肝移植的患者超过40名,捐献的例数远远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数据?
16人捐献器官,年龄最小的仅5岁
孙永海,一个在宁波务工的保安。因为严重颅脑损伤,没有生还希望。家人尊重其生前的愿望,捐献双肾、肝脏和一对眼角膜。这些器官分别移植给了5位病人,给他们带来生的希望和光明。
孙永海是宁波第一例人体器官捐献者,也是宁波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之旅的“破冰”者。此前的2010年12月12日,宁波市作为浙江省三个试点城市之一,启动了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
继孙永海之后,帅远杰、杨洪祥、梁永兴……短短一年内,宁波市人体器官捐献已达16例,占到浙江省捐献总数的四分之一,在全省各城市里排名第一。这16例人体器官捐献者中,年龄最小的仅5岁,最大的60岁,40~50岁占四成。他们共捐献了13个肝、32个肾和16只眼角膜,挽救了44位肝病晚期和肾衰竭患者的生命(其中有一例肝肾同时移植),为16位失明者带来光明。
这些捐献者以新宁波人为主,但他们的器官移植受体大多数为宁波籍患者,占到70%,其中,眼角膜全部用在了宁波籍患者的移植上。
在大爱的感染下,宁波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也越来越多。截至12月10日,宁波市有320名爱心人士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不同于捐献者以外来务工者为主,志愿者当中浙江省内的有252人,占到80%。
?推进?
建立3支队伍,为器官捐献工作服务
宁波市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两年,第一年无人捐献,第二年创下捐献16例的纪录,为什么进展这么快?
宁波市红十字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除了新老宁波人的爱心,宁波3家医院获准开展器官移植手术也是重要原因。
2011年10月,李惠利医院、市第二医院、鄞州第二医院等3家医院获得器官移植资格,结束了宁波市不能开展器官移植手术的历史。此后不到两个月,宁波市便出现了首例器官捐献者。
宁波市红十字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3家医院获得移植资格,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使宁波患者器官移植更加方便,为今年器官捐献例数的增长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此外,宁波还建立3支队伍来推进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的循序渐进:一是专兼职协调员队伍,包括3家试点医院聘任的4名专职协调员和全市二甲以上综合医院选配的23名兼职协调员;二是志愿者服务队伍,红十字会专门成立了宁波市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服务队;三是专家队伍,全市现有3位省级评估组成员,以及李惠利医院、第二医院和鄞州二院3家试点医院的院级器官捐献评估组和获取组。
?建设?
完善相关法律
建立捐献者家庭救助机制
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在一步步地开展,但制约这项工作进展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相关的法律制度有待完善。目前,红十字会与卫生部门开展的器官捐献工作,法律依据是2002年国务院颁发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主要侧重于监管器官不规范的移植。而宁波市2003年出台并实施的《宁波市遗体捐献条例》,也只适用于公民遗体和角膜的捐献。
另外,有专家表示,对捐献者的家庭救助机制缺乏是制约中国公民捐献器官的一大因素。目前,包括宁波在内的很多城市都建立了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属的人道救助基金,但规模不大,难以对所有捐献者给予足够补偿。前不久,浙江省红十字会一份数据显示,对捐献者家庭人道救助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从2010年的人均6.1万元、2011年的5.4万元,下降到2012年前8个月的人均4.3万元。由此可见,针对捐献者的家庭,建立完善的救助机制迫在眉睫。
来源:现代金报
捐献这个是要认真的考虑下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