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的社工们真当把老人疼在心里
受助老人亲手把荣誉证书颁给获奖者 通讯员供图
“我能亲手把这个敬老奖颁给天天照顾我的好邻居、‘好闺女’,真的很开心。”昨天,90岁的陈秀清奶奶冒雨赶到海曙区敬老奖表彰大会现场,亲手把荣誉证书交到了海曙新典社区的社工徐惠珍手里。
海曙敬老奖评选活动从2009年开始,今年是第四届。这个奖就是为了通过表彰敬老爱老先进人物和团体大力发扬这一传统美德而设立的。昨天表彰大会上,有92个单位和175名个人受到表扬。这次表彰最大的特点就是,邀请了8位受助的老人为获奖者颁奖。 □通讯员 毛一波 记者 潘慧敏
社工徐阿姨起床第一件事:
跑到楼下贴门听动静
陈秀清老人在新典社区住了10多年了,是位90岁高龄独居老人。陈秀清老人家住2楼。而社工徐惠珍就住在她楼上。“她跟我自己女儿一样亲,真的是个好人。是个好人”,陈秀清老人拉着徐惠珍的手不停地表扬她。
陈秀清老人是徐惠珍的结对帮助对象。陈秀清有早起念经的习惯,而徐惠珍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楼下,贴着门听听家里有没有动静,确定陈秀清安全在家,徐惠珍就放心了。有一次,徐惠珍没有听到声音,在门外怎么叫,家里都没人应,这下徐惠珍心慌了。怕陈奶奶在家发生什么事情了,徐惠珍着急跑下楼,向楼下邻居问了才知道陈奶奶去了庙里,阿姨的心才定下来。老人说,徐惠珍每天下楼时,都会问问她要带什么菜,“有一次,她在三江买了一袋大米,觉得很好吃。就帮我买了一袋回来”。去年,南塘老街开街了,徐阿姨就带着陈奶奶到南塘老街品尝传统美食,参观宁波市新面貌。
我们都知道老人的脚趾甲是最难修剪的,几乎都是又厚又硬,徐惠珍每次修剪之前,总是先把老人的双脚用温热水浸泡一段时间,等指甲软化一些了,再用剪刀细心修好。陈奶奶满脸的笑容就是对徐惠珍那份尊老之心最为满意的答案。但这类助老之小事,徐惠珍阿姨却从没有向人提起过。问起,她才笑盈盈地回答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呀!我们以后也会老的。
日久见人心,陈奶奶早已把徐阿姨当作自家女儿一般贴心,现在是什么话儿都愿意与徐阿姨述说,快乐也好,烦恼也罢。而徐阿姨也总是乐呵呵地陪她聊天,愉快的事儿与老人一起分享,烦恼的事儿或劝说其宽心,或帮着老太太出出主意!
江奶奶摔伤后第一个想到的:
照顾她7年的“好闺女”
“每个人都会老,我也会老”。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啊!这是海曙平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员徐小妃的一番心里话。2004年,徐小妃成为居家养老首批服务员。对于她来说,用心、用情、用爱来温暖照顾周围的老人更多在情,而非钱。
刚开始,作为居家养老服务员,每月照顾一位老人社区会给她100多元补助金,现在也才加到300多元。
“小妃帮我做的事情,早已经超出了钱的范围”,在敬老表彰大会上,徐小妃照顾的对象江奶奶亲手把荣誉证书放在了她的手里。江奶奶说,“我家里要做的大小事情,小妃都会帮我弄好。她跟我家人一样亲。”江奶奶说,有一次自己在家不小心把手摔伤了,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徐小妃。“接到电话后,她第一时间赶来了,还陪我去了医院”。
徐小妃考虑到老年人有自己的作息时间,就打破规定服务时间,只要老年人什么时候需要服务,她就什么时候到。她不仅把家务活干得有条不紊,还注重对老年人的亲情服务,很多时候她边干家务,边和老人聊天,给他们讲最近发生的事,排遣他们心中的寂寞。
今年徐小妃还被评为“宁波市十佳道德模范”,在她眼里看来应做的事却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在得到海曙区敬老协会多次表彰和奖励后,她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会老,我也会老。”认为这是她的本职工作。
●新闻链接
海曙区全市率先设立居家精神养老奖
目前,海曙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19.8%,2003年,海曙区开始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为80岁以上的独居、困难老人提供政府购买服务,目前已有1215人受益。
从2008年开始,海曙养老把重点放在给予居家老人有品质的精神关注上来。2008年4月,海曙区在全国率先提出开展社会化居家精神养老服务,积极走组织化服务之路,全面培育以老年人为主体的自助、互助、他助社会组织,目前备案的社会组织有近500个,成立了银铃单身俱乐部,养老议事会,三合一家庭服务团队等各种服务老年人的社会组织。
为培养助老、爱老的社会风尚,表彰敬老孝亲的义工,2009年,海曙区全市率先设立居家精神养老政府奖“海曙敬老奖”,并做到每年一个主题,如2009年为敬老暖巢行动、2010年为敬老议事行动、2011年为敬老关爱行动,而今年的主题为敬老照护行动,目前共有千余个组织和个人获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