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普遍缺鞋,有的孩子甚至光着脚走在上学的路上。中国扶贫基金会供图 3月20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了《贫困地区小学生缺鞋情况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贫困地区仍有大量的儿童缺鞋穿,“两年只有一双鞋、与兄弟姐妹合穿一双鞋、冬天穿凉鞋”的情况很普遍。而国内的捐赠往往不问所需,不做调研,继而出现了捐赠物品浪费及分配不公等现象。 两贫困县超九成学生缺鞋 每天,五香都会把她的“快板鞋”重新绑一下去上学。在家干农活时,她会小心翼翼地收起这双鞋,光着脚挖土豆、背粪。 调查团队在对四川省大凉山地区和贵州省毕节地区两个特困县(M县和N县)的314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后发现,M县100%受访学生都缺鞋,N县也有96.6%的学生缺鞋。 每天早晨,小学三年级的五香都会把她的“快板鞋”重新绑一下去上学。五香家在贵州毕节特困县最穷的一个乡,是当地的低保户。 放学后,五香还要穿着“快板鞋”走半个小时的山路回家。干农活时,她会小心翼翼地收起这双鞋,光着脚挖土豆、背粪。 五香的妈妈无奈地说,没多余的钱给孩子买新鞋。“我们只能管饱,想不了那么多。” 《报告》显示,我国贫困地区有大量儿童缺鞋穿,学生通常一年只有一双鞋或两双鞋,更严重的两年只有一双鞋穿。他们的鞋子有的破了、裂了、开线,脚有时会被扎破;有的与兄弟姐妹合穿一双鞋;有的冬天没有保暖的鞋,脚会生冻疮或皲裂。 家庭的极度贫困是主要原因。 M县有6万贫困人口,是四川省最为贫困的县之一。N县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去年人均收入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27.74万人,贫困发生率30.11%。 “对于家长而言,能让孩子吃饱是最基本的,对于穿暖就是次要考虑的。”去当地调研的陈南方说,即使鞋再破烂,能凑合穿着,家里就不会考虑再买双鞋。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陈红涛表示,随着经济发展,一双鞋都买不起的情况属于个案,但在山区还会存在。而“冬天穿凉鞋,常年一双鞋,体育课缺运动鞋等情况有区域的普遍性。” 难获受助者信息致社会捐赠少 董福广和同事们在拿到上报的鞋码后,除了派出志愿者到当地核实外,还要再给受助学校打四五次电话确认信息无误。 贫困地区孩子们“穿不暖”的现状曾引起关注,从社会组织到个人也纷纷伸出援手。 《2011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指出,2011年度全国物资捐赠达159亿元。针对鞋的捐赠没有统计数据。从媒体及捐赠者网站的信息看,相对于衣物,鞋类捐赠较少。 报告称,两县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获得过捐赠,但其中只有3.3%的学生得到了鞋子的捐赠。 究其原因,《报告》认为,各地气候和路况不同,对鞋的需求也各有不同;另外,由于偏远地区沟通不畅、小学生处于生长阶段等因素,难以获取受助者准确的信息。 对此,“给孩子送双运动鞋”项目经理董福广深有体会。 “给孩子送双运动鞋”是2012年5月,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崔永元“我的长征”团队及搜狐联合发起的公益行动。项目依靠与“麦田计划”、“免费午餐”等项目以及各地媒体的合作,来快速获取受助学校信息。 项目运作初期,由于信息沟通不畅,在广西和浙江的两个学校出现了鞋子偏小的情况,董福广和同事们不得不帮着调换一批鞋。 为了避免信息不准确,董福广和同事们在拿到鞋码后,除了派出志愿者到当地核实外,还要再给受助学校打四五次电话确认。“由于我们是网友一对一认捐,一般周期在两个月左右,会有很多变化,比如新生入学、孩子生长等,必须反复确认。”董福广说。 由于多数学校没有网络和电脑,信息反馈时间长,而且鞋厂的物流只能运到一些城市,到学校需要再中转,周期比较长。 专业性缺失难保捐赠公平 没有专业组织者,很多人都寄东西,就会引出是否有需求和公平的问题。比如胶鞋给谁,球鞋给谁,当地校长也很难做到公平公正。 尽管鞋类捐赠周期长,信息确认繁琐,但有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让孩子尽快穿上新鞋,省去了这些环节,致使为数不多的捐赠浪费掉了。 几个来自贵州毕节地区的小学生表示曾收到过别人捐赠的鞋,但至今没有穿,因为鞋子号码太大穿不了。“曾经有小学生领到的鞋子是40多码的,根本不能穿”,贵州毕节一村小刘姓校长说。 《报告》显示,在四川大凉山地区,55.6%的受访小学生收到了尺码不合适的鞋子,其中约22.2%的小学生坦言不喜欢接受鞋子。 《报告》称,这主要是因为捐赠者对鞋型、款式、尺码未做前期调研,而直接将鞋寄到学校。 此外,由于学校自行安排发放,发放环节也存在管理不严、难保公正的问题。刘姓校长说,“去年收到过一批鞋子,我们看情况就发下去了,有的孩子给了2到3双,有的没有。” 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选择受赠者和发放过程的便利,捐赠通常实行“全覆盖”捐赠,并不特别将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低的小学生筛选出来进行捐赠,而是以这类小学生集中的乡、村或集中的小学为单位,进行全覆盖捐赠,这种捐赠方式也不容易引起村内或校内矛盾和冲突。 董福广坦言,项目只能根据当地县乡的贫困程度,来整体选择缺鞋的学校,对于是否不缺鞋的孩子也拿到了鞋,就难以预估。“我们只能保证学校的每个孩子都有鞋穿。” 陈红涛表示,鞋类捐赠对鞋码的准确性要求更高,没有专业组织者,很多人都寄东西,就会引出是否有需求和公平公正的问题。“比如胶鞋给谁,球鞋给谁,当地校长也很难做到公平公正。这些问题需要专业机构进行专业设计,才能避免。” 捐赠应向特困家庭集中地区倾斜 向特困家庭比例高的乡、村小学进行捐赠,可从捐赠频率和数量上予以倾斜,既保证其获赠概率,又便于操作。 由于多数学生上学路途崎岖险峻,多为山路、土路、石子路,路途较远,最远的甚至需要往返6公里,约7成的学生从家走到学校需要花半小时到2小时。 因此,《报告》指出,学生们通常一年需要三双结实、防水、防滑、保暖的鞋子,才能应对当地冬季寒冷、夏季多雨的气候状况。但是,现实中学生们的鞋子一般是从乡镇集市、小摊或小商店里买的便宜、质量较差的单薄解放鞋或胶鞋,既不保暖,也不防滑,很多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摔倒过。 对此,《报告》鼓励捐赠方应持续、稳定地向固定的贫困小学生捐赠鞋。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的鞋子尺码变化快,走路、运动较多,需要鞋子的数量更大;另一方面,贫困小学生的家庭很难迅速脱贫,难以在短时间内负担起买鞋的钱。 此外,《报告》还鼓励向特困家庭和极端贫困家庭的小学生进行捐赠。如向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800元和1200元的家庭比例高的乡、村或小学进行捐赠,可从捐赠频率和捐赠数量上予以倾斜。既保证了这类家庭的小学生获赠概率,操作便捷又不易引起纷争。 由于鞋类捐赠面临诸多信息调研、确认环节,企业和个人很难有人力和精力投入到繁琐的项目设计和执行中,对此,陈红涛建议如果捐赠规模较大,最好和专业的公益机构合作,可以通过统一采购降低成本,保证质量;通过统一发放,保证过程公平;通过前期调研能够准确了解需求。 (来源:京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