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8273|回复: 0

印度社会企业家如何突破资金、管理、规模瓶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2 08: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了一个好主意想创业,却没钱做下去,该怎么办?几位印度的年轻创业者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他们相聚在印度最贫困的比哈尔邦,希望找到创新的方式帮助穷人获得廉价而稳定的电能。印度的电力供应一直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传统的集中式供电系统设备老旧、发电量供不应求;而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发电,虽然长期的使用成本较低,但初始安装费用却让低收入家庭难以负担。全印度现有4亿多人用不上电,其中8000万人生活在比哈尔邦。这些人们的生活、生产、求学等都遇到巨大困难,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中。


       这几位创业者的解决方案一言以蔽之,就是构建一个乡村级别的小型电厂和电网。在试验了几种方案之后,他们打起了谷糠发电的主意。比哈尔邦是稻米的重要产区,每年产生数以百万吨的谷糠。因为谷糠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用作烹饪燃料时不能充分燃烧,所以农民一般都把谷糠直接丢进垃圾填埋场里腐烂掉,谷糠在腐烂过程中会释放出温室气体甲烷。


       新的发电系统让谷糠的这些特性变废为宝。谷糠被从农民手中收购来,送进发酵槽里,加热后产生出甲烷。这些气体通过管线收集,然后作为燃料被传输到小型燃气发电机组,由此生成电能。这些电能再通过由竹竿和绝缘线组成的电网进入村民家中。一个这样的发电系统可以满足周边500户村民的日常用电所需。年轻的创业者们恰如其分地把自己的企业取名为“谷糠发电系统(Husk Power Systems, HPS)”。


       “谷糠”成立之初就明确定位为社会企业,在坚持社会性使命的同时,靠服务性收入保证自己的可持续运营,而不像传统的非营利机构那样单纯依靠捐赠。在建成了自己的第一个发电系统后,“谷糠”和村民们达成协议:每户人家每月预付80卢比(不到2美元),可以获得一个30瓦节能灯日常照明所需的电能,每天还能有6个小时随意为手机充电。对于许多家庭而言,这个价格不及每月所消耗煤油成本的一半,而且光线更加明亮,还能减少黑烟排放和火灾隐患,又能充电,何乐而不为。2007年8月15日,适逢印度独立纪念日,“谷糠”正式投入运营。


       就在他们摩拳擦掌,准备大力扩张的时候,几位创业者发现:没钱了!创业至今,所有的开销都来自他们的积蓄,现在积蓄全部花光,而收入和后续所需的投入相比完全是杯水车薪。在商业领域,如果一家创业公司已经验证了解决方案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并且已经获得了第一批愿意买单的用户,恐怕天使投资早就主动找上门了。然而“谷糠”做的是“社会创业”,服务的是收入低、购买力有限的贫困人群,所处的市场上各项基础设施还非常不完善。(有句话可以很形象地说明这种情况:“如果想在那些地区创立谷歌,你得先在那儿建一个互联网。”)于是,尽管不少投资人对“生物质能源”、“分布式电力系统”这些概念很感兴趣,在评估了风险收益后也只能摇摇头。


       幸运的是,2008年“谷糠”遇到了壳牌基金会。壳牌基金会当时一直在寻找那些为低收入人群提供能源的项目,尤其青睐基于生物能源的技术解决方案。在随后的几年里,“谷糠”从壳牌基金会累计获得了超过350万美元的资助。然而,这些资助附带着明确的规则:“这些钱只能用于不断地测试和优化业务模式,而不能用于补贴成本”。究其背后,有着非常清晰的逻辑:这个创业主意仅仅具备了技术上的可行性,还不足以证明其业务模式上的可行性。如果这些钱用于补贴成本(从而用不合理的低价吸引用户),只会扭曲市场的价格信号,不利于构建可持续的业务模式;“看似热闹的”企业有可能变得永远依赖于外来的捐赠和资助。只有通过业务模式本身的成熟稳定,才会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进入,然后业务便可以扩大规模,为更广大的人群服务。


       基于这样的逻辑,“谷糠”和壳牌基金会共同制定了阶段性的成果目标,通过实现这些目标来跨越从小规模试点到大规模扩张之间的鸿沟。只有在完成了上一阶段目标后,“谷糠”才能得到下一阶段的资助,而在整个过程中,壳牌基金会在技术、环保、管理等各个方面提供了咨询辅导。


       首批资助要求“谷糠”在六个月内建设三家电厂,还要确保每个电厂达标并可交付使用。这个速度比“谷糠”以前的建设速度要快,但却是业务模式稳定的情况下应该达到的速度。此后的几批资助陆续推动了“谷糠”在成本控制、微电网建设、智能支付系统和安全与环保标准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对“谷糠”来说,这个过程极富挑战,但又是发展所必需的。在一个基础设施、市场环境极不健全的条件下,“谷糠”正是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目标,实现了从设备采购到发电、从输电到收费的全价值链打造,为规模化发展打下基础。在“谷糠”的几位创始人看来,“‘谷糠’可供推广的不是配电方案,而是它的整套过程:如何利用旧技术,使其适用于当地的环境;如何利用现有材料和劳动力创建一个系统。”


       在充分展示了整个商业模式的潜力之后,“谷糠”又陆续获得了其他一些社会投资。2009年,世界著名的社会投资机构“敏智基金会”向“谷糠”提供了165万美元的“耐心资本”。2010年,国际金融公司向“谷糠”注入35万美元可转换股权投资,并和壳牌基金会一起,帮助它建立了“谷糠电力大学”,培养合格的电工,为其可持续发展储备人力资源。


       有了这些支持,“谷糠”的模式逐步获得了市场验证。伴随着市场条件的逐渐成熟,“谷糠”开始进入大规模市场化推广的良性发展阶段。迄今,“谷糠”已经在印度建成了80多个发电站,为20多万个家庭提供电力,每一个发电站都能在平均6个月之内实现收支平衡。除了印度,“谷糠”还向尼泊尔、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国输出了自己的模式和技术。


       目前,“谷糠”的业务模式已经从过去的“自建-自营”,逐渐变为一个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他们把建成的电厂卖给村民,并从人员培训、电厂维护修理等服务中收费。电厂所有者负责管理整个电力系统,并获得电费收益。为了帮助村民增加收入,“谷糠”还组织销售培训,使电厂的工作人员在上门服务时可以顺便卖一些节能灯和日用杂货。同时,“谷糠”还将谷糠燃烧后的炭灰作为香烛的原料销售,并帮助电厂从“碳中和”中获得收入。


       根据国际金融公司的估计,“谷糠”可能会在建成500个电厂后达到盈亏平衡点。在此之前,它仍然需要得到广泛的社会投资支持。这就要求投资人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用敏智基金会创始人杰奎琳女士的话来说:“这可不是5到7年就能见效的事儿,这需要更长时间。”

来源:21世纪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