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10712|回复: 0

[经验杂谈] 宁波有80万志愿者 基层志愿服务队伍2223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5 12: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宁波公益网讯(编辑:猴子)因为他们,当社区里的独居老人孤独无助时能获得各种服务;因为他们,公交车和公交站点的小偷最终现出原形,难逃法网,群众的钱财受到了保护;因为他们,那些父母无暇顾及的“小候鸟”有了一个令他们欢呼雀跃的暑期课堂;因为他们,温暖从这个城市蔓延、散开……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志愿者”。志愿服务,一个城市文明的细节,正在慢慢放大,变成甬城一张亮丽的“名片”。  宁波市志愿者协会统计数字表明,宁波目前共有志愿者80万人,全市11个县(市、区)都建立了志愿者协会,全市有基层志愿服务队伍2223支,志愿服务组织已成为我市最大、参与最广泛的社会公益组织。
龚学明在街头介绍爱心助学。
  故事一>>>
  主人公:龚学明
  职业:洗车场老板
  标签:“助学红娘”
  圆了五千多名贫困学子求学梦
  15年前,别人介绍他助学。之后,他介绍别人助学。15年来,他资助了近130名贫困学子,替5000名贫困学子找到了爱心使者。
  他叫龚学明,慈溪浒山街道八字村一名40岁的洗车场老板,是慈溪有名的助学志愿者。
  1996年7月的一个傍晚,慈溪城区的一家小吃店里,26岁的店主龚学明正和厨师闲聊,来自龙泉的这位厨师告诉龚学明,他家乡有许多孩子读不起书。那晚,龚学明满脑子都是赤脚放羊的孩子。第二天,他拿出1000元钱,请要回老家的龙泉厨师替他资助两名贫困生。从此,龚学明就走上助学路,在龙泉及贵州台江结对助学了30多个孩子。
  2003年9月,他从杂志里得知云南宁蒗山区孩子失学严重,一得空便前往宁蒗去了。走进山区的几所学校,他震惊了:光线昏暗,倾斜的墙壁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这哪里是教室!所谓的教室不过是以前生产队废弃的仓库,或是简陋的木楞房,夏天闷热得像火炉,冬天北风呼呼地往里钻。
  龚学明痛心极了,本想找十多名学生结对,当几所学校的校长送来一打打的贫困生资料时,他犹豫了:“这么多孩子等着我,可我已经结对了其他近百名贫困生,花去20多万元,还负债了6万元,已无力再大量资助了。”他掏出身上所有的钱,留出路费,其余全部用来支付孩子们的学费,“先帮几个是几个。”他说,并收下了几所学校拿来的所有贫困学生的资料,一共307名。
  回来的路上,他忧心忡忡。第二天下午,他就试着在慈溪一家商场前挂了一个“爱心助学”的横幅,旁边墙上再挂上那张曾震撼了自己的拖垃坪村小学大照片。“没想到吸引了很多路人的关注。”龚学明清晰地记得,“有一位慈溪企业家走到照片前,眼睛直直地盯着,足足一分钟,接着,来到我面前说,他要资助20名贫困生。”
  龚学明锲而不舍的助学行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热心人的响应:双休日,他的爱心助学摊前总会围上一大群人,成了慈溪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周末,许多因助学而认识的朋友聚拢在一起,同他热烈讨论公益活动的安排。
  近几年,他基本上每年都去宁蒗收集贫困生资料,再回到慈溪推介。今年8月中旬,他还在宁波书城门口举办助学推介会,为宁蒗贫困学子寻找资助人。据了解,到目前为止,经龚学明牵线搭桥,先后有5000多名宁蒗贫困孩子受到宁波市民的资助。还有企业专门在宁蒗办起了爱心班。
  ■新闻延伸
  “六助工程”已向社会捐赠900万
  我市实施了“志愿者真情六助工程”,重点对低收入农户青少年、空巢老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实施政策帮扶、情感帮扶、物资帮扶。截至目前,已累计向社会捐赠900万元,全市1592个低收入农户青少年集中村结对覆盖率达到100%。建立了首个全国性的慈孝志愿者联盟,敬老院、福利院志愿结对率达92%,近万名“空巢老人”、“特困老人”受益。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民工子弟学校100%结对,受益农民工子女超过5万人。建立就业见习基地591个,提供见习岗位2.2万个,帮助1988名大学生成功就业。
朱静文在玉树县第三完小支教。
  故事二>>>
  主人公:朱静文
  职业:职教中心高三学生
  标签:支教志愿者
  18岁少年只身前往玉树支教
  一个18岁的男孩,只身一人赴玉树支教,他就是市职教中心高三学生朱静文,今年1月通过对口高校的升学选拔,高三下学期是他的社会实践时间。现在他已经回到了宁波,在玉树支教的经历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就什么苦都感觉不到了,而且我觉得这次锻炼让我成长很多,我不后悔!”朱静文笑着,语气坚定。
  朱静文去支教非常偶然,他在网上的“西祠胡同”论坛上看到,南京的“爱心传递志愿者服务协会”正在招募赴玉树地震灾区的支教志愿者,朱静文想,“支教应该去,这样人生经历才丰富,自己才不会遗憾。”于是抱着试试的心态,便报名参加并被录用了。到了玉树,朱静文被安排在玉树县第三完小支教,担任四(2)班孩子的数学老师。记得去年4月14日玉树发生地震,该校80%的校舍倒塌,34名学生死亡。“我在那里似乎看得到当时的情景。”他难过地说。
  班里大多是藏族孩子,汉语底子薄。怎么沟通呢?怎么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呢?朱静文遇到了难题,这同样也是其他志愿者的困难。于是他们一起想方设法,现场演示,举例子,学藏语……“他们都学得非常努力。”朱静文说。
  时间长了,他也越来越放不下这帮孩子了。记得有一次,朱静文提着大包小包去送另一个志愿者回家,被班里的一个小家伙看见了,小家伙就跑到教室里报告说,朱老师要走啦!一回来,他就看到一群孩子围在他的宿舍门前哭,他也哭了。
  作为志愿者,开支基本自己支付,住在近十人一间的板房里,他每天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做饭,吃的不过是萝卜、土豆。玉树气候干燥,每早起来,喉咙就像被刀割一样,刚去的那几天,朱静文还流鼻血,由于水土不服,他又常常生病。为了省钱,他很少买药,3个月下来,竟瘦了15公斤。
  “比起那里的孩子,我其实不算什么。他们没有一个像样的书包,破旧的文具、破旧的书本、破旧的衣服……会看得你非常不忍心,所以我也曾向母校求助,为孩子们捐一些东西。”
  ■新闻延伸
  大学生志愿者成为高素质中坚力量
  这个暑假,在宁波的农隅乡间,社区街道,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同时在云南、贵州、青海都活跃着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作为志愿服务的一支高素质中坚力量,大学生们用自己的行动,向需要关爱的人们传递着爱心。
  2009年10月,女孩严意娜来到甘肃陇西支教,看到孩子们由于没有桥,上下学要走很多弯路,便在宁波筹集“爱心款”在当地建起了“宁波爱心桥”;去年8月6日,宁大10名志愿者把他们在校园设立的“爱心书报亭”经营一年多来所得的8000余元送到四川干剑,开展了支教活动;还有今年我市很多“小候鸟”在父母工作的单位或租住的社区(村)上了暑期班,许多大学生志愿者到社区为“小候鸟”服务。
造血干细胞配对成功的傅海波。
  故事三>>>
  主人公:傅海波
  职业:镇海炼化分公司仪表控制部副班长
  标签:浙江年龄最大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听到配对成功,像中彩票一样!”
  傅海波是浙江省年龄最大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今年47岁,是镇海炼化分公司仪表控制部副班长。
  2009年9月,他得知镇海区红十字会正在招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就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了,因为在他心里一直有这个捐献的愿望。时隔不久,他接到了省红十字会的捐献联系电话,他依然意志坚定,抽取血样,进行初配和高配。当得知他与上海一个患白血病的小伙配型成功的消息时,他激动地说:“像中彩票一样,想到可以用我的造血干细胞去救一个人,心里很高兴!我还担心如果不成功,很有可能一辈子不能实现愿望了,毕竟当时我已经46岁了。”
  面对记者采访,他总不好意思地对同事说,“麻烦,事情弄大了!”而收到红十字会送来的鲜花后,晚上他就小心地抱回家,“给老婆看看,让她也分享分享快乐。”
  ■新闻延伸
  近4000名志愿者加入“生命银行”
  今年5月8日上午,第64个世界红十字日纪念活动在海曙公园北区举行,短短2个小时,招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有93名,至此,全市累计有3771名志愿者加入“生命银行”,其中有9名志愿者实现捐献,已经成功挽救了9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故事四
  主人公:墙兴贵
  职业:外来务工人员
  标签:开设“小墙热线”
  新老宁波人连结在一起点亮城市文明之光
  浙江卫视有个“小强热线”,而在慈溪掌起镇也有个“小墙热线”,在那里几乎家喻户晓。原来这是来自贵州的墙兴贵开设的慈溪首个村级求助服务热线。他来到慈溪已有10多个年头了,凭着自己勤奋打拼当上了公司经理,可他竟放弃高薪,专职当起掌起镇陈家村和谐促进会副秘书长。
  提供就业信息,调解矛盾纠纷,扶贫帮困……似乎到处都是墙兴贵忙碌的身影,据了解,通过他的“小墙热线”,至今已有1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找到了工作,调解劳资纠纷469起、工伤事故300多起,为农民工追讨工资、争取工伤赔偿等300余万元……这热线似乎是一座桥,将新老慈溪人都连结在了一起。
  ■新闻延伸
  外来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
  “爱心志愿者社区”、“快乐星期六”、“外来雷锋团”……这一个个,都是外来务工群体用点滴行动,点亮这座城市的文明之光。据了解,全市的外来务工人员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近1.5万人。60%的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乡镇(街道)都成立了外来务工人员志愿服务队。
“送粥奶奶”陈杏娣。
  故事五>>>
  主人公:陈杏娣
  职业:退休人员
  标签:“送粥奶奶”
  一碗热粥温暖外来务工人员返乡路
  笑容慈祥,身材微胖,蓝红相间的雨衣,走动在排队买票的外来务工者之间,他们都知道,这是“送粥奶奶”来了,她的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白米粥又来温暖他们了。“送粥奶奶”是人们对她的亲切称呼,她叫陈杏娣,今年64岁,家住北仑城区新大路火车票售票点不远处。
  今年1月,离农历新春还有十几天,正是人们买票回家的时候,此时的北仑雨雪交加,新大路火车票代售点门口每天都早早排起了长队,有人甚至连夜排了十多个小时,被冻得瑟瑟发抖。看着他们,去超市经过这里的陈杏娣非常心疼,“这些人回趟家不容易,我也曾在外面打过工,苦过来的。将心比心,作为母亲、奶奶,哪里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这么冷的天买票。所以我想着给他们送点热粥,暖暖胃。”
  每天凌晨3点起床,熬好4大锅粥,煮好姜汤装入5个热水瓶里,5点出门,用三轮车拉到售票站,送完又赶回家,再熬4大锅粥和姜汤,人多的时候,一天得送3趟。
  连续几天下来,喝过陈杏娣粥的人数已经超过3000人。但谁也不知道,她曾因4个电饭煲同时开工,烧断了保险丝;因结冰的天气,长了冻疮。
  有人用手机拍下她送粥的情景,照片和视频被传到网上后,“送粥奶奶”迅速走红,同时感召了很多人。接着,十几位社区工作人员,放寒假的小学生,甚至连来自台湾地区的志愿者都加入队伍中,争相为外来务工者送温暖。
  今年3月5日,一支北仑“送粥奶奶”国际志愿服务队成立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的30余位外籍老师和学生也参加其中,还有北仑玉兰社区里来自美、韩、德、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余名外籍居民,他们回收废旧物品,清理道路垃圾;他们和老人聊天、打扫卫生;他们义卖、捐款;他们劝导公交文明,倡导无烟生活……
  ■新闻延伸
  不断探索志愿者服务品牌
  “送粥奶奶”国际志愿服务队、文明交通志愿者、义务反扒志愿者、城事帮办志愿者、癌症康复工作志愿者、生态环保志愿者、退休人员“老网虫”志愿者……近年来,团市委、市志愿者协会不断探索志愿者服务品牌,相继形成了外来雷锋团、“爱心助成长”志愿服务计划、大型赛会志愿服务、警校共创平安路、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等一个又一个响亮的志愿服务品牌,为“爱心宁波”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该贴已经同步到 猴子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