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小悦悦事件”持续引发社会各界热烈探讨。昨日,省社工委组织的“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第二场讨论会举行,与会的群团组织代表纷纷建言献策,如何重构社会道德体系,如何挽救社会信任危机等问题接连被抛出。不少代表建言完善奖惩机制,奖励见义勇为不能光靠钱。 反思比谴责更重要 “18个冷酷路人,1位见义勇为之士。这是一次大考验,考验中国整个民族的良知。但18:1不是全部,不能代表整个国家的社会道德标准。”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副教授张春秋这样说道。 省侨联经济(维权)部调研员杨春华认为,“小悦悦事件”比较特殊,我们的社会道德总体情况还是好的。谴责固然需要,但反思更加重要。事件的发生,究其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一些欺诈案件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很多人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社会道德建设因此任重道远。“‘小悦悦事件’首先折射出的是个体道德问题,每个人的素质和良知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如何。”社科联《学术研究》杂志社编辑杨向艳表示。 首要重建社会信任 “‘狼来了’的故事,大家一定都知道。当今社会不乏‘狼来了’的现象。这种现象打破社会个体相互之间的信任,而且一旦打破,恢复起来相当困难。”徐南铁认为,社会不信任之风气一定程度上催发了这个惨剧。“朋友之间借款需要借条,做好事时需要录像、拍照作证明。社会不信任的风气越来越重了。”多位与会代表认为重建社会信任是当务之急,并表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座谈会开始前,我和今天到场的两位见义勇为之士聊了一会儿,他们都表示当时冲去救人是出自本能,没有想那么多。”对此,省社科联决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郑红军表示,社会应当积极促成见义勇为成为全民共识和理智行动。积极尝试从法律、制度、道德和社会层面入手,构建有利于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制环境、奖励机制和社会风气,并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建立完善奖励机制 “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副理事长梁渭尧表示,弘扬见义勇为精神,除加强宣传外,更重要的是解决见义勇为人员的权益保障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很多工作民间组织做不到,需要政府出面进行组织。广东省盲人协会副主席陈阳则认为,目前社会对见义勇为的奖励主要停留在基金会层面,这是远远不够的。希望政府能够完善奖励制度,对于见义勇为者能够像对军人一样进行权利的保障。 来自香港的梁日辉介绍,香港一些相关部门,每年举办表彰大会,在警察队伍和公务员队伍中颁发见义勇为良好市民勋章。此外对于社会群众,香港也设有类似的荣誉勋章,例如长期社区服务勋章,由特首颁发给有重要贡献市民的大紫荆勋章。梁认为广东省可以借鉴这样的措施,扭转不良风气。 ■相关新闻 “小悦悦事件”进中小学课堂 南方日报讯 (见习记者/毕嘉琪)“小悦悦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大讨论。作为道德和安全教育前沿阵地的学校,师生们又有何反应?昨日,记者走访了市内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发现,不少学校将此事件引入德育课堂,更有学校马上召开家长会,给家长灌输安全监护意识。 “假如你在车祸现场,你会怎么做?”“假如我在现场,就算她是一个陌生人,我也会全力救助的。但我会选择马上将车拦住,立即报警。”在省实验中学附属南海学校初二的语文课堂上,老师将“小悦悦”事件引入到教学中。这两天刚好是初二语文课讲述人性光辉的一课,老师还将救人的拾荒阿婆作为案例,与学生进行互动探讨。该校学生小陈说,同学们近日都非常关注小悦悦的病情,不少同学对行人的行为进行了多番“唇枪舌战”。“学校开展这样的案例教学我们很感兴趣,而且学到的道理也能深刻地记得。” 各方行动 省总工会 倡议弘扬传统美德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应来 通讯员/姚文军)昨日,省总工会向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朋友发出一封题为《倡导见义勇为,弘扬传统美德》的倡议书。倡议书表示,各级工会组织要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职工群众要坚守自己的良心,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广东共青团 引导学生见义智为 南方日报讯 (记者/雷雨 通讯员/易莉莉)昨日下午3时至4时,针对小悦悦事件,广东共青团通过微博开展微访谈,与网民热议“未成年人保护与自护”。 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杨伟文认为,家长和学校在日常的教育中,应引导学生见义智为,也就是说,指导少年儿童在其他人遇到危险时,能够正确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打报警、救护、火警等电话,能准确报告所处的位置等。 知名律师 救人遭诬陷免律师费 南方日报讯 (记者/张迪 实习生/蔡健雄)继北大副校长吴志攀提出“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提供法律援助”后,昨日,全国人大代表、著名律师迟夙生和多名律师倡议建立“停止冷漠”联盟,承诺免费替救人遭诬陷者打官司。
该贴已经同步到 猴子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