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在看门外的“妈妈”。
一个孩子在看门外的“妈妈”。 本周日,由青年报热心读者组成的“爱心奶爸”团将到位于浦东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招待所内的宝贝之家孤儿寄养点,为孩子们讲故事、念画册,也为自己提前过一个有意义的父亲节。据悉,目前机构内的工作人员以女性为主,孩子们特别需要来自“爸爸”的关爱。 这里都是来上海治病的孤儿 “宝贝之家”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为来上海治病的孤残儿童提供手术前后护理的寄养机构,目前共有32位孩子正在接受护理,最小的才刚刚出生,最大的也就两岁左右。 相关负责人张女士介绍,机构接收的孩子来自全国各地,目前主要来自河南、广东和福建。“这些孩子都是带着某种先天性疾病出生的,或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他们被亲生父母遗弃。当地儿童福利院在收养他们之后,就会和我们联系,把孩子送到上海来治病。” 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脊膜膨出,每一个孩子的病种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张女士表示,“宝贝之家”会在上海联系业内权威的医院为孩子治病,为了让孩子们往来医院更加便捷,机构经过4次搬迁来到现址。 “有些孩子接受治疗后基本可以康复,如果被好心人家收养,对他们来说就是全新的人生。”张女士说道。 孩子们需要“爸爸”的关爱 “除了负责机构日常运作的工作人员,我们还有30位阿姨负责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孩子们面前,工作人员和阿姨都以“妈妈”自称,不过,始终没有一位“爸爸”出现。 “阿姨都是女的,现在的专职工作人员中也没有男性。”张女士说,“宝贝之家”每天都接受普通市民预约探访,他们很希望有更多的男性市民能加入到关爱孤残儿童的行列中,“住在这里的孩子和外界接触的机会不多,很需要有人来向他们介绍外面的世界。我们这没有专职‘爸爸’,来自社会上其他‘爸爸’的关心就重要了。” 六位“爱心奶爸”周日出动 “爱心奶爸”的征集令发出后,读者们在本报热线、微博等平台上给出了积极回应。从众多参与者中,我们最终挑选了六位成为此次的“公益奶爸”。 这六位“奶爸”中有不少都是长期从事公益活动的热心人士,其中三位“奶爸”还算得上是“老面孔”,地铁司机李先生、银行职员任先生和退休职工侯先生都曾经参与过本报先前组织的其他活动,侯先生在“圣诞老人来了”活动中扮演过一回圣诞老人。 在听过“宝贝之家”孩子们的概况后,各位“奶爸”都表示,希望可以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爸爸”的关爱,本周日下午,他们将集体出动,去和孩子们说说“外面的世界”发生的故事。 》最动人的画面:小朋友们举杯同饮 在面积不大的儿童活动中心里,七八个小朋友在“妈妈”们的看护下玩得不亦乐乎。由于他们身体抵抗力较弱,每天下午2点至5点,儿童活动中心就是属于他们的欢乐天堂。“干杯,干杯……”在“妈妈”们的倡议下,几个小朋友们拿着手中的乳制品饮料,你碰我,我碰你举杯同饮。 胜似亲兄弟姐妹的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就要各奔天涯,也许此生都不会再见了。其中,安安是先天性脊膜膨出患儿,现在已经术后痊愈的他,看不出和正常儿童有什么区别。据工作人员介绍,安安已经被一对西班牙夫妇收养了,不久将被带到国外。“他很幸运,可以享受到父母的关爱,而其他小朋友们,虽然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来宠爱他们,而父亲之爱真的是很难弥补。”工作人员叹息道。 》最催泪的场景:隔着门喊妈妈 赞美,一个很喜欢巧虎的小女孩,患有先天性脊膜膨出。在采访的过程中,赞美总是把手中的动物卡片递到记者手中,并指着卡片上的动物,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赞美不像正常小朋友可以和爸爸妈妈手牵手一起去动物园看小动物,由于身体原因不能随意外出走动,更不能牵着自己父母的双手。 “妈妈,妈妈……”隔着玻璃门,赞美突然哇哇大哭了起来。原本要出去办事情的“妈妈”,看到赞美泪眼婆娑的样子,只好又折回来将她抱在怀中,就在这一刹那赞美的哭声神奇地戛然而止。“其实,她们和正常的小朋友一样需要关心、温暖,尤其是爸爸妈妈的爱。”站在一旁的宝贝之家工作人员张女士说道。 (来源: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