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正洪为养老院老人送饭。通讯员周钢摄
走进江汉区舒美老年公寓,绿树环绕,鸟语花香,老人们怡然自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祥和温馨的地方,曾是一处倒闭的工厂,厂长颜正洪背负债务“二次创业”,打造出这个老人乐园。
厂房租金花在职工身上
自己炸了11年面窝
颜正洪原来的工厂名叫武翰自行车鞍座厂,1998年企业全面停产,40多名职工下岗。颜正洪舍不得将厂房卖掉,打算细水长流,将厂房出租,所得租金用于支付职工的社保、医保和生活费。
社保金连年上涨,厂房租金有限,为了尽可能地不与职工争利,他和书记、工会主席、会计等人决定自力更生,靠摆早点摊赚自己的生活费、社保金。就这样每天起早贪黑,一个面窝、一碗豆皮地一直做了11年早点。“当时我负责炸面窝,经常溅得一身油。”颜正洪说。
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颜正洪得知养老将是一个朝阳产业,国家将大力推进社会化养老,于是他萌生了开办养老院的想法。经过申报,他的项目纳入“四万亿”国家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是国家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在湖北省内唯一试点项目。
四处找人借钱
花千万开了个养老院
项目虽是朝阳产业,但实际操作却没有预想的那么顺利。
按照计划,投资数目为544万元,中央投资297万元,企业自筹247万元。可是变化永远比计划快,土建、绿化、装修搞完了,还有棋牌室、娱乐活动厅、医务室等各种配套,弄完这些,还有养老院特殊的设备需要安装,如床头语音呼叫系统、监控报警系统……
所需资金大大超出了预算,颜正洪只好硬着头皮四处借钱。亲戚、朋友、同学等处一人借一点,有几个朋友给孩子准备结婚、买房的钱都被他借来了。
养老院总投资一千万,用了两年时间,终于在2011年底开张了。如今,老人已基本住满,可资金问题仍困扰着颜正洪。“现在每个月赚钱不多,基本刚够还贷款的利息。”颜正洪说,“如果集资人抽走资金,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颜正洪还是乐观的:“也许熬过最艰难的头两年,到了第三年、第四年,境况就好转了。”
开业前两个月只有17个人
两年后养老院基本满员
养老院原本设计床位147张,但刚开业的前两个月,只有17个人。
一次,他看到养老院的罗晶桃婆婆独自坐在亭子里掉眼泪。“我有八个子女,现在却要到这里来。”罗婆婆闷闷不乐地说。颜正洪立刻明白了,原来老人在观念上还是很难接受到养老院养老。
“我们是福利院,不是旧社会的孤老院,您看我们这里,不是像宾馆一样嘛。”颜正洪安慰老人,“现在时代不同了,您的子女有自己的事业要忙,请我替他们向您尽孝,您就把我当成您的儿子看待。”一番解劝,罗婆婆才解开了心结,破涕为笑。
如何让“酒香”走出“深巷”,也颇让颜正洪伤了一番脑筋。除了制度、服务、知名度上提升,颜正洪发现,老人们的观念也对养老院发展影响很大。他在网络、媒体上推介,在朋友中宣讲,养老院慢慢涨了“人气”。
“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越来越多的老人已经能接受社会养老了,现在我们福利院已基本住满,再没有刚开业时的萧条景象了。”颜正洪说。
护理员太苦太累留不住人
最短只坚持了1天就辞职
“现在不只是餐饮业有‘用工荒’,在养老领域更严重。”颜正洪如今又有了新的苦恼,夜不能寐。
在养老院做护理员不仅脏、累、责任大,更关键的是工资低。不少护理人员流向了高薪工种,比如月嫂、保姆、医院护工。
在颜正洪的养老院,虽然护理员工资达到2700元甚至3000元,远高于同行业标准,但流失率仍高达50%,开业一年半以来,院里一半的护理员岗位处在不断换新人的状态。
去年,颜正洪专门到黄冈、浠水、蔡甸等地招了8个护理员。一个小伙子热情很高,可实际操作中接触到翻身、擦洗、喂饭、端屎端尿等程序,不到一星期,他就辞职不干了。最短的只坚持了1天。
今年春节过后,院里两个很优秀的年轻护理员离开了,原因是回老家对亲朋好友不敢说是在养老院工作,觉得“端屎端尿,被人瞧不起”。
颜正洪忧心忡忡地说,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现在是全市养老院面对的普遍性难题,这个行业需要更多的爱心、耐心,有时甚至要受委屈,年轻人往往不愿意做,长远看必将制约行业的发展。
(来源:武汉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