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4965|回复: 0

媒体人做公益有着“天然的优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3 07: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王振耀看来,媒体人做公益有着很多天然的优势。“他们能把问题看得更全一些,更透一些。他看到苦难就想办法去改进,就开始组织行动起来,对法律的贯彻、对问题的解决、对社会结构的改变,都会产生很正面的影响。”
  崔永元、邓飞、王克勤、陶海军……他们既是媒体人,又涉足公益圈。在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看来,中国媒体人做公益,如今已经成为潮流。尽管做公益的媒体人往往被认为具备多项“天然优势”,但他们之中不少人仍然面临着种种尴尬与考验。




  10月12日下午3点32分,在王克勤刚刚发布了“大爱清尘最新简报”微博的一分钟后,就有了第一个转发。“大爱清尘”是他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公益基金,旨在为中国尘肺病农民提供救治。




  王克勤有着47万多个“粉丝”的新浪微博是“加了V(通过微博的实名认证)”的。在他微博主页右上角的新浪认证一栏,写着他的认证身份:“调查记者;‘大爱清尘’公益基金发起人。”如果换一种表述,他是一个投身公益的媒体人。




  随着中国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媒体人投身公益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媒体人做公益如今已成为潮流,而并非简单的现象。




  有媒体报道,近年来,不少颇具影响力的公益活动,几乎都由知名调查记者发起并调动众多媒体人参与推动的。在媒体圈中,也不乏记者转身成为“公益人”的案例。




  因报道走上公益路




  “在别的国家,我看到做公益的媒体人不多,中国是很特殊的。”王振耀认为,中国媒体人做公益,正是公共知识分子有社会担当的一种表现




  王振耀还一口气列举了一连串的名字:小崔(崔永元)、邓飞、王克勤……“你可以列一大堆人。”他说。




  “在别的国家,我看到做公益的媒体人不多,中国是很特殊的。”王振耀认为,中国媒体人做公益,正是公共知识分子有社会担当的一种表现。




  在王振耀看来,媒体人做公益有着很多天然的优势。“他们能把问题看得更全一些,更透一些。他看到苦难就想办法去改进,就开始组织行动起来,对法律的贯彻、对问题的解决、对社会结构的改变,都会产生很正面的影响。”




  “好多媒体人都比较感性——有时候,为了帮助别人,他们把自己身上的钱都掏光了。从职业上来讲他们有着巨大的同情心。”对于一个又一个媒体人投身公益,王振耀有着自己的理解。




  发起“保卫母亲河”公益行动的央视调查记者陶海军,就坦言做公益源于自身经历。




  2006年,陶海军前往甘肃徽县进行铅中毒调查,调查的所见所闻给了他极大的触动。陶海军说,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就越来越多。他也开始思考,除了通过自己的职业报道污染问题以外,自己还可以做什么?




  陶海军还特别跟法治周末记者分享了这样一个细节:




  在他前往调查的一个村子,正好碰到了一群中午放学回家的小学生。因为之前已经做过一些功课,他知道儿童如果血铅超标,重则影响智力,轻则牙齿会缺损。于是,陶海军让这些小学生停了下来。




  “我当时就想看看这些孩子们是不是这种情况。当他们全部张开嘴的时候,所有的孩子无一例外,中间一颗牙齿全部都掉了。这些孩子的牙齿全都是黄色的、有缺损的,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重提此事,陶海军语气中仍显激动。




  王克勤同样如此。这个以发起“大爱清尘”活动闻名的媒体人,早在2005年就已经开始投身公益。




  2005年,王克勤历时数月、三赴河北邢台采写了4万多字的调查报道《河北邢台艾滋病真相调查》。随后,王克勤推动了一场被联合国艾滋病防治规划署评价为“中国艾滋病各区域中救治最为成功者”的邢台艾滋病救助行动。




  “大爱清尘”基金会最初也是源于对甘肃古浪尘肺病农民的报道。这些尘肺病人的悲惨境遇让王克勤深受震动——“一百二十多个尘肺病农民在生与死的边缘苦苦挣扎”。




  “我就觉得这些尘肺病农民的生活太苦了,一家媒体的力量不够。”王克勤说,他起先给很多媒体写介绍信,后来想到微博,就开始通过微博动员更多的媒体,让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关注甘肃古浪的尘肺病农民。




  王克勤的努力有了回报,甘肃地方政府最终出资1200万元用于古浪尘肺病农民的救治。而这也给了王克勤更大的激励。随后,王克勤又开始组织四川乐山的尘肺病农民的救援。




  “后来我发现公民个人救援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资金募款的管理问题、身份的合法性问题、前线团队的调控问题等。正在我纠结和痛苦的时候,2011年3月,有人跟我说:好办,成立基金会。”王克勤回忆。




  于是,2011年6月15日,王克勤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了“大爱清尘”项目。




  媒体人的“天然优势”




  “在一些人看来,问题尽管一直存在着,但只要不被媒体报道,就不是问题。媒体报道后,众多媒体又跟进报道,问题得以曝光并被很多人关注,这时,问题就真成了问题”




  王克勤直言,媒体人做公益有巨大的优势。




  在王振耀看来,媒体人做公益,声势更大,影响力更大,“能把国务院的政策改变,这对一般的慈善组织来说是很难的”。




  “这里面有3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包括社会问题的议程设置原理、知晓原理还有社会动员规则。从这几方面讲,做媒体的人推动公益具有天然的优势。”王克勤说。




  王克勤告诉记者,所谓社会问题的议程设置,就是一个问题能不能得到政府的解决不在于有多重大,而在于这个问题能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当众生哗然的时候,迫于公共舆论的压力,政府不得不去跟进,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全世界通行的规则。




  “河北邢台艾滋病问题让我更加坚定了对这个规律的认知。在一些人看来,问题尽管一直存在着,但只要不被媒体报道,就不是问题。媒体报道后,众多媒体又跟进报道,问题得以曝光并被很多人关注,这时,问题就真成了问题。”王克勤感慨。




  王克勤提出的知晓原理和社会动员规则和陶海军不谋而合。在陶海军看来,做公益除了热情和坚持之外,还有两个要素特别重要:一个是组织动员,一个是宣传推广。




  “这种组织动员能力,一是需要有这种能力的人来号召,二是其实一个人还不够,需要一个庞大的团队。所以,我现在之所以联合了很多有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人士,原因就是要借助他们的力量,加强组织动员方面的号召力。”陶海军解释。




  陶海军还提到,媒体人做公益,还有社会资源上的优势。“因为在媒体圈呆了很长时间以后,各行各业的人可能都打过交道,包括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基金会、高校、企业界、影视界等。”




  此外,陶海军还认为,媒体人的判断力、组织能力以及宣传推广能力,使得他们做公益时也有“专业优势”。




  善借微博之力




  “当时我们参与的好几个人对我说:王老师,完了,搞不下去了。”王克勤坦言,这一切对自己的打击很大。他于是“像疯了一样”发微博




  作为供职于传统媒体的记者,陶海军的公益之路却始于微博。




  “其实我介入微博相对来讲在媒体人当中还算晚的。2011年,我才开始进入到微博的圈子当中。2012年年初,在微博中看到大家在说水污染的问题后,我也曾经发起过一个小小的活动,看能不能做‘十大污染河流’的评选。”陶海军笑着说。




  虽然这个活动当时在微博上有一些人响应,但却并未推广开。陶海军认为,问题在于它的“操作性”不强。




  “到了今年年初,大家又在议论水污染的问题。一些网友还在网上发了零星的图片,但是并没有引起关注。我在微博上跟一些媒体同行互动后,就想,有没有可能把这些图片收集起来做一个集中的展示,并且在全国巡回展览。”




  2月12日,陶海军发出了第一条“哭泣的母亲河”图片“征集令”。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短短一天不到,“征集令”在微博上就获得了很多人的转发,其中包括王利芬这样的“大V”。




  随着活动反响越来越大,在微博上给陶海军出主意的专业人士也越来越多。




  有人建议,可以把哭泣母亲河的地理位置,在地图上标记出来,还有人建议推动相关公益诉讼。收到这些建议的陶海军,开始思考“能不能有一个平台让大家信息互通”,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随后,“保卫母亲河”公益活动应运而生。




  王克勤把微博看得极为重要。“‘大爱清尘’可以说是中国微公益的旗帜和标志性项目。为什么?因为它是完全依靠微博崛起的公益项目。微博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王克勤告诉记者,“大爱清尘”刚刚成立的时候,由于各种因素差点夭折。




  从2011年6月15日到6月28日,“大爱清尘”刚刚起步的13天里,公募账户上只有3笔捐款,总计2500元——其中来自社会的捐款只有两笔。




  “当时我们参与的好几个人对我说:王老师,完了,搞不下去了。”王克勤坦言,这一切对自己的打击很大。他于是“像疯了一样”发微博。结果,1.5的视力迅速下降至0.6。“我每天都在发微博,发啊发啊发啊,奇迹就会产生。”




  王克勤所说的“奇迹”,是姚晨的一条转发。“6月28日23点03分,姚晨转发了我的微博,于是好多‘大V’跟着姚晨转发。一夜之间,我们公募账户上就多了四十来万。姚晨(的转发)对‘大爱清尘’是历史性的转折。”王克勤感叹道。




  “综合性”角色




  “这个时候,我们做一个适当的调整,跟对方‘握个手’,就能争取更多的资源”




  虽然已投身公益逾8年,但王克勤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公益人”,而是一名义务工作者。用他自己的话说,从调查记者到今天的“公益人”,他的身份或根本属性并没有发生变化。




  “做记者的过程中我是在遏制罪恶对个体生命的伤害,捍卫每一个人的基本**和生命的尊严。今天救更多人于苦难之中、生死之间,也是在捍卫生命的尊严,因此我自始至终是一个坚定的人道主义者和**捍卫者。”王克勤说。




  不过,王克勤也表示,身为媒体人,做公益前后仍有不同:“原来我是单兵作战,把自己的稿子写好就行了。现在,我们有2500多名志愿者,19个工作基站,作为领导者,我必须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做事情要相对更加理性和稳健。”




  陶海军则用这样一句话表达了这种变化:由原来一个技术性的角色转变成了一个比较具有综合性的角色。而在这种从观察者到执行者的过程中,陶海军也有着和王克勤一样的体会。




  “做节目的时候,我的语言可能会比较犀利和尖锐。经过这半年以后,我的语言开始趋于缓和。因为我会发现(一些问题)的确牵扯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这就需要一些妥协。其实妥协有时候是以退为进,这是我特别深的一个感受。”陶海军说。




  陶海军跟记者举例,对于水污染问题他提出了要“官民联合”,但有时候一些环保人士包括一些公众对此并不理解。




  “有的人可能就是站在自己个人的角度上想问题。我们在付出了很大努力的时候,有的人可能还是觉得你沽名钓誉,或者说‘腰杆还不够硬’,希望我们对政府的督促更犀利一点。”




  在陶海军看来,自己在做公益的过程中,必须“讲究策略”,同时顶住来自公众的质疑和压力。




  王克勤也坦承,如今跟政府以及各方面的关系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关系,而放在过去,则是很单一的“保持距离”。




  “有时,跟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商量合作,让我觉得有些尴尬。因为,在只做记者时,我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但当身后站着600万尘肺病农民,就必须为尘肺病农民的生死多加考虑。这个时候,我们做一个适当的调整,跟对方‘握个手’,就能争取更多的资源。”王克勤说。




  面临“更专业”要求




  “毕竟我们不是专业做公益事业的。公益做出来,想要在管理机制上非常顺畅,就必须要有专业的人把你的管理机制理顺”




  除了有时要面对一些质疑和压力,媒体人做公益的时候也会碰到一些困难。比如,王振耀就专门指出要注意专业化。




  “专业化是要有一定专业化的知识、专业化的组织、专业化的力量。”在王振耀看来,这是从热情出发做公益的媒体人下一步需要注意的方面,“这样的话你会做得更成熟、更可持续。其实,他们之中好多人都感受到了。”王振耀说。




  陶海军就是其中一个。




  “毕竟我们不是专业做公益事业的。公益做出来,想要在管理机制上非常顺畅,就必须要有专业的人把你的管理机制理顺。”陶海军说。




  陶海军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他一直在物色公益领域的专业人才。而自己之所以特别强调做公益要以高校为基础,而且是教授带头,以硕士生、博士生为主力军,以本科生为生力军,就是因为有加强专业性的必要。




  事实上,对于眼下刚刚起步不久的“保卫母亲河”公益行动,陶海军准备用三五十年的时间来跟进。在陶海军眼里,这不再是一个话题,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关系到所有人的生存。




  “所以我特别强调两点,一个是专业化,就是跟你的工作、学习的专业结合起来,各展所长、各尽其能;另一个是社会化,就是每个人都参与进来,人人出力、滴水穿石。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表达就是——你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陶海军说,自己特别不赞成“苦哈哈地做公益”。他认为,如果公益事业最终带来了负担,那么就应该以工作为主、公益为辅,甚至可能先把公益方面的工作暂停。




  在陶海军看来,眼下自己所做的,都是自己所擅长的事情。虽然公益事业挤占了自己的一部分休息时间,但并没有影响到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还和自己的工作产生了良性的互动。




  “其实现在媒体公益这一块特别重要,我的媒体人身份可以促进公益活动,同时公益反过来可以促进我媒体人的工作,形成了一个很良性的循环。”陶海军说。




  今年年初,离开媒体的王克勤则把自己目前的状态称作是“下岗”。他说,自己未来还是要找一个从事新闻行业的工作。现在,他的任务是认真休整、做做公益,读读书、充充电。




  王克勤觉得,自己做公益,收获了内心的踏实和快乐。“就这么简单。”他笑着说。


来源:法治周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