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词语都是人给搞坏的,我看“公益”这个词最近也有这个危险,因为它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不管什么项目,都会冠以“公益”之名,我见过完全不靠谱的几个活动,例如“公益歌唱比赛”、“公益拔河比赛”,还有各种各样的公益讲座,除了名字以外,真看不出跟公益有何关系。
尽管郭美美事件让民间基金会的募捐收入有所下降,但是从整个行业来讲,投入公益的资源包括资金都是有所增加的,尤其是各地方政府都开始投入更多的资源到“公益”和“第三部门”领域。我们就开始听到关于公益领域的“唯GDP论”,三年之内要增加多少家社工机构,每万名市民要配备多少社工,尤其是现在推行的枢纽型社会组织,都是以孵化多少数量的草根组织来衡量机构是否成功。
需要强调的是,我不反对政府扶持公益行业,我反对的是“计划”和“公益唯GDP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况且由政府支持指定的公益行业发展计划,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更重要的是,以现在公众对公益行业的认知水平,以公益行业专业人才的数量,都不会乐观到每年固定增加多少的份上。
更加要警惕的是,很多“大跃进”的计划,实际上里面有某些部门要借机寻租的可能。例如某些地方政府自己搞的公益机构孵化中心,说白了,其实就是把场地拿出来,或者是政府每年补贴多少租金。很多行业,政府一补贴,就成了名利场,而管理者就伺机寻租或者中饱私囊。
我经常拿中国互联网业的成功来类比中国公益行业,当年成功的互联网从业者像马云、史玉柱今天能够功成身退,不是因为政府给他们多少补助,在互联网发展早期,也没听说政府出来制定计划,每年要增长多少多少。他们是靠自己的实干,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做出好的产品,这样来立足的,当然失败的创业者更是数不清。
进入公益行业也是这样,创业者或者从业者需要很谨慎地评估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面对艰难的局面(所以我不主张应届毕业生进入公益行业),即便拿到了政府场地和资金补助,也不会给你的机构带来长期的好处,甚至会造成一种依赖心理。对于公益从业者来说,每年公益行业的增长率是毫无意义的,有意义的还是服务有没有做好,够不够标准化,是否具有竞争力。
公益“大跃进”,这个说法不好听,不过能够体会到提出者的苦心。当年大跃进最为悲哀的一点是,那些夸张的数字不是政府编造的,都是各个公社编造的。现在公益行业有些夸张的数字,也不是政府编造的,而是公益组织编造的。多少资深的专家看到这些数字也不去质疑,反而引以为荣,以为树立几个榜样,公益行业就能兴旺起来,这个逻辑和心理动机跟当年知识分子们证明说亩产十万斤是可能的,是一样的。
来源:晶报 刘敬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