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峰 任何人都只在一个很小的领域有专长。或者说,我们的生命只保证一辈子能够从一条羊肠小道上向前延展。其他人走得通的路你未必走得通,我走过的路其他人也不可能复制。 这些是我对那些动不动想要“免费支持”的人的一些感想。 公益组织的确有义务激发社会资源来参与公益事业,但不等于,你吃饭坐车住店都想要免费或者打折,更不等于你刚刚有了个小行动,就要全社会来帮助你。 盼望社会无条件支持公益,不知道是不是一种特权心理。 如果说我们全过程观察一个公益的“流程”,从发心起意、项目申请、注册运营,到财务总结,报告结题,到人才团队,办公场地,活动场所,几乎无一不存在着那么一点点希望得到社会优惠——— 其实也就是把困难转移给社会的心理表象。 注册一家组织在当前还是有办法的,很多人老说自己注册不成功,由于对社会生态系统丰富性掌握得不够,做环保的只知道找环保局,不知道找科技局和文化局,其后果当然是一碰壁,只能回家哭上好几天。 注册时需要办公场地,一时找不到地方“免费提供”,就觉得租用一间是天大的难事。注册时需要注册资金,也觉得筹资起来是异常的困难。连注册的表格、账号的开通、税款的交纳,都想蒙混过关,不愿意逐条认证,觉得我堂堂公益人士,怎么能被这些人间俗务所纠缠? 有一些人把公益营地当成人生避难所,没想到公益机构极其“入世”———不仅要熟练掌握做公益的诸多艳方妙术,更要熟悉整个社会的基本架构的运营流程。这样才可能在每一个案例临门时,找到最佳的“公益干预点”,可惜,我见到的很多公益人,进来前是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进来之后仍旧是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唯一的改善是其团伙成员比以前增多了。 这样的人想要社会给其提供公益特权,而不想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社会上闯荡,拼得一身血泪,获得一点点的暖化。 这样的特权人物越多,需要社会免费匹配的资源越多,公益行动的效果越差———因为,要为你的爱付出代价。如果在公益行业的人没有足够的支付社会正常成本的意识和能力,什么都想让人家供应或者供养,其公益行动的效率必然大打折扣。 在激发社会资源的时候,适当地给其开放一个参与的通路,当然是很重要的。观察一家公益组织,其实最需要观察的就是他们在行人处事的过程中,对这些本来在环节内,却经常引发纠葛的事件的交接和决断能力。 与社会资源合作,需要成本,更需要真正的公益情怀。该交的税一定要交,该付的费一定得付,该开出的高工资一定要开,该支付的成本一定得支付;该遭受的打击一定要遭受,该改的项目书一定得改;该掌握的社会技能,一定要掌握,否则,你行走的路上,一定会有人嘲笑讽剌你。 (作者系光明日报资深环保记者,“自然大学”发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