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4960|回复: 0

公益被“公疑”的背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8 07: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公益界正在探讨公益为什么成了“公疑”,论坛文章频出,说法各有道理。也搭个顺车,说几句。
信仰危机。谚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坏事之所以能传,是因为好事能量不够。在没有主导性信仰引领时,人们思想自由放任就会凸显,在缺乏信仰遵从的背景下,道德标准往往也会模糊。特别的质疑声也就会引起特别杂乱的关注。对政治的怀疑导致对体制的不信任,对文化的怀疑导致对社会的逆反,对个别群体的怀疑导致对整体人性的曲解,对信仰的怀疑导致对善恶的混淆。公益被疑恐怕也在劫难逃。
诚信缺失。在无核心信仰,以利益为导向,以金钱为绩效的环境里,相信一家之言,相信忧国忧民,相信利他主义,相信公益至上,是要有过程的。部分人肯定认为,既然谁都有假,公益岂能无假,既然谁都在骗,公益岂能不骗。诚信缺失责不在公益,责在社会。怀疑公益至少社会诚信缺失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规则少序。没规矩不成方圆。人们对一项事物的尊重与信任,不光看你说,也要看你做,更要看规则。要求公益透明,你没做到,当然被问;要求没有利益关联,你说不清,当然被疑;要求迅即落实捐款,你多方多人推挡,满嘴是理,当然被讥;要求有个答复,你又顾左右而言他,当然被骂。结果是谁都嚼不清。原因之一就是,公益的游戏规则少序。国家层面法律法规欠缺,行业层面行规行标不足,公益组织自身层面章程职责不细。一圈盲人,摸四不像,自然得不出象的结论。规则是形,内涵为质。失形少质,必无理无据。规则有序,理必自清。
质疑声乱。质疑公益,理在当然。公益公问,符合性质。质疑可分几个层面,一是有疑,二是有据,三是无私,四是讲理。发现疑点自当质疑,但要有根据,主观的怀疑猜度,还是要慎重提出;质疑要有理性,也要有责任感,质疑者也不是天然的上帝,不论对错,全不负责,如果这样,那就首先将公益置于了必败之地,置于了犯罪嫌疑人的位置,那就无人敢做公益了;至于说提的不论对错被质疑者都该有个交代,这至少有些不对等。提对的该答没问题,如果提错的也要费时费力费成本一一作答,就没有时间做公益了,也做不下去。质疑公益更不要和个人利益结合太紧,掺杂其他谩骂和杂声,这就已经远离公益了,性质本身就变了。质疑声乱,必显嘈杂,造成了“公疑”之象。
常态待育。质疑常态化,是所有人期望的,也会逐步完善。但首先要创造一个积极的质疑环境,要是真的质疑,而不是多疑、猜疑、造疑甚或无端指责诽谤。现在有时影响质疑常态化的因素是,发声无据,答复不力,政府旁观,同行远距,专家难解,媒体哄聚,无人担责,公益不利。实现质疑常态化的条件是,质疑者出于公益心,答疑者出于公益责,听疑者出于公益想,传疑者出于公益情。方方面面都得围绕着公益实质说话。
资深公益从业者 崔子研/文

来源 :公益时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