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是个那么复杂的地方,包含着生和死,痛和伤,让一个6岁的小男孩独自躺在上面,他内心的恐惧可想而知。 6岁的冬冬(化名),有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大拇指,他必须要在杭州市中医院接受一台大拇指畸形矫正手术。 沉默,不哭不闹。手术前的冬冬出奇的冷静。 这样的冷静在医生们看来却不正常。“他这个年纪,手术前应该要大声哭喊,他那么沉默,真让人心疼。”麻醉医生万政佐拿起了手术用的橡胶手套,吹成两只“五指气球”,还在上面画上了微笑的小人…… 冬冬终于笑了。 这么有爱的一幕,被刚进手术室的骨伤科医生诸力拍了下来,并发在了朋友圈上。 网友们纷纷点赞:孩子,无论今后人生之路多么艰难,都要记得保持微笑,我们和逗你笑的医生一样,希望你快乐。 内向男孩上了手术台 一直沉默 事情发生在3月18日上午。 这天9点半,冬冬的大拇指畸形矫正手术要开始了,主刀的是骨伤科副主任医师诸力。跟往常一样,他准备就绪,还没走进手术室,就听到冬冬清脆的笑声。推门进去,麻醉医生万政佐坐在手术台边,举着两只“气球”,手术台上的男孩侧着脸,咧着嘴开心地笑着…… “我的印象里,这个男孩很沉默。”昨天,诸力告诉钱报记者。 冬冬是余杭人,先天性左大拇指畸形。男孩很瘦小,在生人面前基本不说话,偶尔在爸妈面前说两句。父亲蒋先生说,冬冬从小很懂事,不爱哭闹,快上学了,想给孩子一只正常的左手。 诸力说,冬冬住进医院以来,都没怎么说话,相比同龄的孩子,太沉默。手术之后,他也只是默默流了两滴眼泪,“坚强得让人意外。” 更让人意外的,还是手术前的那一幕。诸力说,一般情况下,这个年纪的孩子上了手术台,都是大哭大闹,会充满恐惧,但冬冬一直沉默,也不哭也不闹。 麻醉医生的万能气球 终于让孩子笑了 “多亏了万政佐啊,一直在和冬冬玩,逗他笑,让原本紧张的气氛缓和了很多。”诸力说,这是一种心理医学,手术前的疏导和陪伴对于病人来说很重要,尤其是孩子,减少了不良刺激对孩子们的影响。 那时候的手术室,让诸力动容。他把这个瞬间拍了下来。 “我自己的孩子在1岁半的时候也做过手术,那个时候是不是也有一个像万政佐这样的麻醉医生,在一边哄着我的宝贝呢?”诸力陷入沉思。 昨天下午,钱报记者联系上了万政佐,他正在家里休息,婉拒了当面采访的要求。“这么小的事情,你们怎么会知道?这再普通不过了,我们这里的麻醉医生都会做这样的事情。” 万政佐研究生毕业后,就留在了杭州市中医院麻醉科,已经有七八个年头了。 他记得那场手术,也记得冬冬。“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小孩子手术,我们静脉打针,基本上一开始都是大哭大闹,后面就是睡觉。但是冬冬,镇静得让人心疼。”万政佐回忆,问冬冬问题,一句回应也没有;给冬冬打针,他只是皱了一下眉头,没有出声。“只是一个6岁的孩子啊,我的孩子也是6岁,可是完全不一样。” 出于一种父爱,万政佐突发奇想,拿出一双橡胶手套,往里吹气,成了两只“五指气球”。 “给你一个,我们俩拍拍手。”万政佐给了一个给冬冬。 男孩怯生生地接了过去。万政佐主动“出击”,轻轻拍上冬冬手上的“气球”。一开始男孩还没有反应,慢慢地,他开始回应,表情也自然了很多。 后来,万政佐拿出记号笔,在冬冬的“气球”上画了一个微笑的小人,冬冬笑了。 “真的是不值得一提,很多医生,都会有这样的举动。”万政佐说。 他还强调,很多人觉得麻醉医生就是打一针,让病人睡着,工作就这么简单。“这是一种误解,我们做的远不止这些,医生的使命是一样的,都是给病人减少痛苦。” 也许,冬冬会永远记得那次手术,永远记得那个戴着眼镜逗他笑的叔叔。 来源:心香一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