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5882|回复: 0

虚拟所有权,让人欲罢不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3 09: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华商网-新文化报(吉林)  本栏目着眼于近期新闻中有代表性的事件,由主持人安欣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其中人物的心理发展历程,透视新闻事件发生的背后原因,并对涉及的专业名词予以解释,以期给读者提供相关的心理帮助。如果您对哪篇新闻背后的心理过程感兴趣,欢迎把该新闻提供给我们。

  新闻回放

  《黑水路又现“抽奖骗术”“把一个外地女子都骗哭了”》本报10月12日 第6版

  “免费抽奖啦,机会难得!”长春市黑水路上,有一伙人举办生肖免费抽奖。十二生肖中的每一种生肖都有与之相对的奖品,分别是手机、照相机、电饭锅等。一等奖的奖金很高,为1000元。如果抽到“虎”,也能得200元奖金,但抽到“羊”就要购买一瓶价值50元的洗发水。市民李女士看了一会儿,发现一些人还真抽到了200元的奖项,举办者当场付给了奖金。李女士于是参加了抽奖,抽到的是一张“羊”,花50元买下了一瓶洗发水。她不服气,又抽了一次,结果相同。李女士看到别人也多是这样的结果,怀疑中了圈套。经记者观察发现,中大奖的都是“托儿”。

  心理分析:

  尽管这种以抽奖、派送等形式骗钱的老骗术,已经多次被媒体曝光,但它们仍能在“江湖”上保留下来,并且成功引人上钩。骗子的手段说到底,就是先让受骗者心中产生一种“虚拟所有权”,一旦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物品的拥有者,接下来为了守住这份虚假的“所有权”,受骗者就会心甘情愿被骗子忽悠了。

  “虚拟所有权”顾名思义,它是一种虚假的感觉。我们往往在实际拥有某物品之前,就开始对它产生了“已经拥有”的感觉。以“十二生肖免费抽奖”为例,看看它对外宣传的奖品吧!手机、照相机、1000元的奖金……在举办者热情煽动的吆喝声中,你刚一看到奖品的名称,就开始对自己已经拥有它们产生了联想:你想象自己参加了免费抽奖,结果你真的中奖了!虽然没拿到千元大奖,但至少你也得到了现金200元!你想象自己手拿奖金的得意场景,身边围观者都对你的好运羡慕不已,你计划用这200元买下你心仪已久的外套……这些想象在你头脑中闪过的时间也许不到1秒,但由此产生的兴奋感,足以驱使你走上前去——“别人都能中奖,我差啥不试试啊?来!我也拿一张!”

  这时,你就掉进了骗子和“托儿”联手设下的圈套。

  在很多骗术中,“托儿”的发挥对于骗术的成败,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我们对于那些看似随机参与到事件中来的人总是充满信任,他们看起来与我们没有任何利害关系,他们自然没必要欺骗我们,因此我们对于他们的观点总是没有抵抗力的。

  记得刚来长春念书的时候,我和朋友发现,在长春某条街上有一家食品店门口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不论阴晴雨雪,总有很多人执着地在那排队购买。出现在我们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看来他家的东西很好吃啊!”因为有那么多人在排队,而且如果东西不好吃的话,为什么那么多人甘愿花长时间等候呢?于是这些陌生人的选择,也影响到了我和同学的判断,为了尝尝味道究竟怎样,我们也加入了长长的队伍中。结果就是,我们也成了别人思考的参照物,而实际上,我们是第一次吃,究竟味道如何,我们也并不知道。虽然在队伍中,没有人是“托儿”,但大家都排队站在那里,无形中就起到了和“托儿”一样的作用。

  不论是买食物,还是抽奖,我们完全可以对别人的行为视而不见,但我们人的思维都有一个弱点:我们总喜欢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会失去什么,而不是得到什么。因此,尽管我和朋友当时一点也不饿,为了不让自己失去一次品尝美味的机会,我们还是会去店门口排队;尽管抽奖的奖品并不是非有不可,但为了不与千元大奖失之交臂,总会有人选择抽一张试试。眼看着奖品落入别人手中,就会从心里因为失去奖品而沮丧,尽管此时奖品还不属于你,而自己明明也有机会挑战一把,如果不试试,心里实在是很难平衡。

  这种“不愿失去”的心态,不仅仅表现在物质的东西上,美国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在他的畅销书《怪诞行为学》中说“一旦我们拥有了一种观念,我们对它就会过度热爱、难以割舍,一想到可能要失去它,我们就会惶惶不可终日。最终它留下的是什么呢?它会转变为一种意识形态,僵化而且顽固的意识形态。”在主持心理热线的过程中,我经常会遇到这种事情。很多人的烦恼都源自他们心中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比如“我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喜爱和肯定”、“我必须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等,而通过逐渐的反思,当事者也许能够意识到问题主要是这些信念在作怪,但如果要他们真正调整信念,他们又多少都会在改变过程中表现出一些“反抗”。即使这些信念带给他们的是不良影响,但若要真正抛弃它们,当事者总会表现出自己的恋恋不舍。

  “所有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尤其是“虚拟所有权”,它是广告宣传的主要目的,很多时候也是我们获得幸福感的一种方式。但有时候,拥有太多的“虚拟所有权”,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我们还是要多用旁观者的心态去处理每一件事,它可以帮我们抵制身边随处可见的各种诱惑,会让我们受益无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