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5193|回复: 0

[公益热点] 湖南长沙县发文强推"天天慈善" 如此慈善不搞为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 12: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宁波公益网讯(编辑:猴子)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需要帮助的人捐款,不少人都愿意解囊相助。但是最近,湖南省长沙县的一位张老师给央广新闻热线400-800-0088打来电话,他说从去年开始,“捐款”竟然成了工资单里的固定一项,这让他不解又不愿。  张老师“被捐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当地学校这个名叫“一日一元捐”的活动究竟出于什么目的?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作为乡村公办教师,张老师说,一个月的工资几百块,具体到个位数自己都记得清清楚楚,可从去年开始,每个月都莫名少了几十块,一打听才知道,都由学校统一收去参加捐款了。
  张老师:叫“一日一元捐”,一天一块钱,一年就是365块,但是去年的话又提高到400块,在长沙县所有的中小学中这样收取。
  张老师说,在他工作的湖南省长沙县,“一天一元捐”的活动已经开展好几年,最近不但涨了钱数,还变成了强制,自己的儿子在县里的中学上班,也必须参加这样的捐款,这让他实在不理解。
  张老师:捐款应当是自愿的,而且不该限定钱数。这样发达的一个县城,怎么要老师拿出钱来募捐呢?而且是强制性的呢?
  在张老师的引导下,记者找到了湖南省长沙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这完全是上传下达的公务履行,按照文件在执行。张老师在学校也得到了类似的答复。
  张老师:据说是发了文件的,是民政局布置下来的,布置到教育局,布置到教育局,教育局布置到各个学校。
  在长沙县民政局,工作人员说,他们自己也都参加了这个“一天一元捐”,在长沙县,所有捐款、公益事业都由民政局下属的“长沙县慈善会”负责,对于“一天一元捐”,慈善会的工作人员首先肯定了它目前的强制性。
  工作人员:04年的时候就有了。政府从去年才开始下了一个文,每天一块钱,365天,干脆提倡我们捐400,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还有教师,都是行文让他们来捐。
  看来,被迫捐款的,不止有在校教师,公职人员甚至普通工人都在要求之列。工作人员说,捐款的目的就是帮扶贫困。
  工作人员:慈善会在财政局开了一个专户的,主要就用在慈善助学啦,慈善助医啦,慈善促居,慈善方面的活动上。
  而工作人员所说到的这份文件,是由湖南长沙县委、县政府联合发布的《关于认真组织开展“天天慈善一元捐”活动的通知》,通知中写道“各级各部门要把‘天天慈善一元捐’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政治任务和重要工作,要组织干部、发动群众、完成任务。”  长沙县慈善会会长彭三明也解释了这份捐款的意义。
  彭三明:全国号召,省里号召,也是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号召全体干部职工,还有居民,一起来献爱心。你们老师,按道理觉悟是最高的,思想境界也是最高的,也是扶贫帮困的先锋,走在前面,不在乎这三四百块钱吧。
  长沙县慈善会今年1月24号的捐赠公示显示,去年一年,长沙县“天天慈善一元捐”活动到账捐款312万元,其中201万来自乡镇。“天天慈善”终于“果实累累”,公共管理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宏山评价说,这样的慈善其实已经“非慈善”。
  杨宏山:这种强制募捐通过行政手段下达指标,实际上是等于把募捐变成了摊派。违背了慈善的基本原则,即自愿性。慈善本来是社会性的分配机制,政府分配是除市场外的第二次分配,我们把慈善这种第三次分配纳入到政府的二次分配中来,与慈善事业的初衷完全相违背。慈善的初衷是帮助困难家庭,而这样一来又让一部分家庭负担更重,是对民生的一种剥夺,这样的行为还是不搞为好。
中广网长沙9月1日消息(记者王娴 实习记者李梓畅)


该贴已经同步到 猴子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