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义工是大连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大连慈善义工终身成就金星奖获得者张贞慧
前不久,阿勇(化名)把自己几个月来做义工积攒下来的劳务全部捐赠给了大连市慈善总会,他希望这些钱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幸福。而在此之前,阿勇曾经因为自己的一次错误而被送进劳教所,是大连义工为服刑人员送关爱活动,让阿勇找回了自己的理想。
在大连,像阿勇一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而创造这样故事的人多达43万人,这就是大连日益壮大的义工队伍。
自2002年3月,辽宁省大连市慈善总会率先在全国建立第一个慈善义工队伍后,短短9年,大连义工的数量由2002年的810人,如今注册义工已达439206人,义工站有1032个。
九年来,辽宁省大连市义工以“自愿无偿”为原则,以“我心有你、助人悦己”为格言,在慈善救助、社会服务和紧急救援三大方面,组织社会公益活动110,009次,有1,488,646人次义工参加,累计奉献时间6,394,684小时。无偿献血1,050,600毫升,为1,168,240人次困难群体提供了帮助。
大连市始终把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作为发展慈善事业的强大动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中,义工已成为大连市一张亮丽的名片。
9年,20565小时
在大连生活的很多流浪儿都知道,大连有个“佟伟--佟大大”,拿他的名片可以去指定的拉面馆免费吃拉面,遇到困难打电话马上可以找到他。
为了帮助流浪儿,佟伟每月都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存在拉面馆里。流浪儿拿着他的名片去吃饭,就从他的账上扣除。佟伟把这些在街上素不相识的流浪儿当作自己的孩子。
有一年春天的一个傍晚,在大商步行街上,一个流浪儿童被人用刀捅伤,倒在血泊中。佟伟闻知,立即带领几名义工及时赶到大连市儿童医院,对他进行了7天的精心护理。在办理出院手续时,大连市儿童医院被义工的义举所感动,免去了流浪儿在医院的所有花费,并大力赞扬了义工们的温情胜似父母。
2006年,在大连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和沙河口区春柳街道敦煌社区的帮助下,流浪儿童温馨驿站成立了,佟伟和其他义工以此为基地,开展流浪儿童民间救助行动。在流浪儿童温馨驿站里,有一本精心制作的流浪儿童救助档案,上面详细纪录了被救助儿童的具体情况,包括他们的家庭情况、离家出走的原因,救助细节和结果等。
每一个被救助的儿童都会体会到家的温暖,给他们理发、洗澡、换衣服,让他们干干净净,不让别人从外表上歧视他们。然后和他们交朋友,教育他们不要走错路,早日回家。对于年纪偏小的流浪儿童,佟伟和他的义工团队,都会采取全天候跟踪持续帮助的方法,按时让他们吃上热饭,随时和他们保持联系。
来自吉林的刚子在大连流浪时和另外4名未成年人因抢劫被劳动教养两年,在这两年中,佟伟经常到少管所去看他,鼓励他好好改造,当刚子结束管教回到大连后,佟伟把他接到驿站,帮他找工作。刚子懂事了,努力地工作。更重要地是,佟伟帮助联系到了他的母亲,刚子也回到亲人的身边。
现在,佟伟是大连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流浪儿保护驿站”项目组的负责人,五星级义工。他热心慈善事业,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流浪儿童的救助服务中,从2003年至今,他先后帮助了192名流浪儿童,亲自送50名流浪儿童回家,足迹遍布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新疆等地,奉献时间达20565小时。为流浪儿捐款和募集善款58822元。现在,这些孩子有的参了军,有的考上了重点高中,有的参加了工作,还有的加入了义工队伍。
几年来,佟伟用博大的精神,爱的情怀主动走进流浪儿群体,而且走进他们的心灵。他的善举,得到了大连市民的广泛赞誉。
92岁,50年
张贞慧老人是一位出身于旧社会、解放前曾饱受苦难的知识分子。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知识分子,把捐助社会慈善事业当成己任,几十年矢志不渝,累计捐款10多万元。
今年已经92岁的张贞慧,早已从辽宁师范大学退休。2003年2月8日,她报名参加慈善义工队伍。如今,在大连市注册的义工中,她年龄最大,算得上是一位“奶奶级”的人物了,可她仍然孜孜不倦地关心并参与慈善事业,积极参加义工活动。在参加义工队伍的九年时间里,义工奉献4000余小时,荣获义工终身成就金星奖。
张贞慧在辽师大任副教授时,她就经常是一双解放鞋、一个帆布包、一套粗布衣服。人们常说,从张教授的穿着打扮上一点都看不出是知识分子,更像是农村妇女。当走进她家时,你会看到的是两间不大的房间里,除了两张单人旧铁床和一个破旧的衣柜外,房间里推放的只有一摞摞书籍和一捆捆报纸;唯一的奢侈品是一台电视机。张贞慧的爱人老何,生前曾跟别人开玩笑:“我们家连小偷都不愿光顾。”
不仅如此,自张贞慧1999年退休后,她把自己补发的全部退休金都捐给希望工程。
张贞慧老人在2003年2月8日报名参加慈善义工时说:“我念大学时得了肺结核,是慈善救济金给了我救助,因此我对慈善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年龄大了,可能做不了太多的工作,但我也愿意为他人尽点微薄之力。”
自加入义工队伍以来,丰富多彩的活动就成了张贞慧老人绝对的生活重心:慈善总会在老虎滩栽种义工林,有她购买的千课树苗和挥动铁锹时流下的汗水;在义工献血活动中,有她发放宣传义务献血传单的忙碌身影;在公共场所捐款箱善款清点工作中,每次她都积极参加,在那堆成“小山”的零钱清点工作中,有时一干就是7、8个小时,无论大家怎样劝她,她都不肯提前下班,她工作的认真劲,让年轻的义工常常竖起大拇指;张贞慧还参加了慈善义工公共场所环保活动。
在大连,像佟伟、张贞慧这样的义工善举,数不胜数。大连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会长王淑梅说:大连的每个义工都怀着“我心有你、助人悦己”的心去助人,每一个义工的力量汇聚到一起,是大连慈善事业发展的动力。
大而全的服务网络
为进一步加强慈善义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2008年大连市慈善总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慈善义工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意见》。
据王淑梅介绍,大连义工组织有几大特点:第一,是建立了覆盖城乡的义工服务组织,包括农村义工服务组织。大连市慈善总会设有义工分会,在区市县设有义工队,也叫义工部,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都设立义工站。自2002年3月5日建立了义工队伍后,经过几年的实践,大连市慈善总会将义工组织,从上到下建立了三级义工服务网络,包括市级、区市县、街道以及乡镇。
第二,积极打造义工社会服务的品牌项目。由于义工组织较为松散,所以开展活动时,必须要有广泛性、针对性、积极性、灵活性、时效性。“针对性”指的是义工应尽力而为,结合自己特长。义工分会设有义工社会服务热线,哪里有需求,服务热线就会及时联系相对应的义工分队。这个服务体系得到了老百姓的大力赞扬。
第三,大连义工对慈善的另一种理解。大连义工对慈善的理解,不是捐款就是做慈善,捐时间、捐精力也被称为慈善,所以我们这个慈善会在筹备期间,就叫做慈善义工。当时主要是参照国际上、香港的一些经验,叫慈善义工,现在台湾叫社工,香港叫义工,国际上也叫义工。实际上我们成立了第一个慈善义工组织,在日常工作当中,总会将慈善的募捐救助和义工建设发展作为一辆车两个轮子来做:一手抓募捐救助,一手抓机构发展。
为了提高义工参与的积极性,大连市慈善总会除了在资金上进行支持外,还对义工的自身权益进行保障。为义工上保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大连市慈善总会和当地保险公司每年联合为义工上团体不记名保险。总会与保险公司共同承担这笔保险费用开支。
王淑梅说:“义工在参与义务服务中,难免会发生意外。像现在的义工组织,有时候到山里去清理垃圾,或者到海边义务作业,都会有较大的危险,为了保障他们的权益,我们将险种涵盖到义工领域。意外伤害和医疗险,意外伤害是每个人5万,医疗险是5000.任何一个注册义工都可以享受。每年有一万个承保名额。”
对于现在已经的43万注册义工数量,王淑梅认为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我估计,在未来的五年,大连的义工数量会达到60万……”
该贴已经同步到 猴子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