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5846|回复: 0

晏和淘:中国的NGO将会如何死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5 21: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子道德经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意思就是说,人因为出生而存在,必将以死亡而终结。能够长寿的有十分之三;短命而亡的有十分之三;本来可以生存得长一点,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的,也占了十分之三。“人是这样,基金会亦如此,不管是个人还是机构都有一个生命周期。

    商业机构都有一个生命周期,每一年我们都会看到一些庞大的商业帝国不断倒下去,2011年底,曾经为大众所熟知的柯达也面临了破产危机。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民建中央经过历时一年的调研,发现中国中小企业目前平均寿命仅3.7年,其中8成以上是家族企业。美国每年倒闭的企业约10万家,而中国有100万家。

    商业机构尚且如此,那么在管理和经营上和商业机构相差甚远的非营利组织有没有一个生命周期,什么样的机构会面临关门倒闭,非营利机构的退出机制有哪些情况呢?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目前国内非营利组织的现状,目前国内大部分的非营利组织大概有以下几类:

    1. 由政府支持的基金会,这些基金会包括红十字会,宋基会等诸多大型的公墓基金会。这些基金会是在政府的支持下设立的,机构的管理结构也类似于政府部门,很多管理人员都由政府机关调入,虽然近年来进行了很多的机构改革,但依然摆脱不了同政府部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政府资源及政府拨款依然是他们最大的生命力来源。这样的机构目前资金来源充足,社会资源广泛,但是其管理水平和效率都相对不足,目前在国内民众当中遇到了一定的信任危机。

    2. 社会力量自发组成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目前国内的大部分民间机构都可以称作草根NGO,由于国内特殊的政策环境,他们不能注册成为基金会,公募和非公募都不行,甚至大部分没有注册。他们大没有太强的政府背景,一般都以因为创始人的个人资源而诞生,他们既缺乏足够的政府足够支持,有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更多依靠的是几个创始人的一点社会资源和满腔热诚来工作,由于这些出生缺陷也造成了他们人力资源的缺陷,并且发展的可持续性比较弱。

    3. 中国还有很多国际NGO在工作,长期以来这些NGO的工作似乎是隐形的,他们在中国既不能注册,也没有任何机构负责对他们进行联络和沟通,他们在国内也很少进入公众和媒体的视线。虽然他们在中国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民众对他们了解不过,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工作是避开政府监管的,相反,他们的很多机构都是同各级政府部门合作共同完成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NGO每年在大量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健康、环保、救灾、扶贫、社区发展等各个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教授估计,目前在华的境外机构中仅资助机构就有2000多家,项目机构1000多家。他们不能在国内筹资,资金几乎完全从国外来,他们在项目管理和资金来源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由于长久以来中国对民间组织特殊的限制政策,我们长久讨论的都是如何成立、管理、发展NGO以及项目等一系列的问题,说的都是NGO的出生和发展,很少讨论NGO的死亡问题。

    但是,中国的社会和政策环境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国际NGO,有政府背景的大型国内基金会,草根NGO,都必须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所谓生之徒有三,死之徒亦有三。有的NGO会继续发展,而有的则要为自己考虑退路了。

    对于那些有政府背景的大型基金会来说,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民素质越来越高,对于捐款和公益行为将更加理性,对于基金会的管理和资金使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长期的资金使用不透明和效率低下是国内大型基金会的痼疾,郭美美卢美美等一系列负面新闻的发生,刺痛了民众长期以来对于机构腐败的敏感神经,也改变了长期以来只管捐钱部队资金监管的习惯,当然也大大打击了民众的捐款意愿。虽然短时间影响不大,但是长远来看,一旦民众有更多的机构选择即捐款渠道,来自于民众的捐款必然会逐步萎缩。

    这些机构很大一部分由政府资源的基金会很大一部分资金来源并不靠捐款,而是依靠相关部门的拨款,但是随着政府对于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也将逐步增强,政府部门对于资金使用的效率以及透明度要求也逐步增加,总的来说政府直接拨款将会越来越少。随着国内的社会民间组织越来越多,将有很多优秀的草根NGO依靠相对更高的专业化程度,更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较低的运营成本逐步得到社会和政府部门的认可,部分机构将取代一些老的公募基金会得到更多政府支持,但是将会有一些政府资金将会用来购买一些效率较高的民间组织的服务。一些效率低下、主要依靠行政拨款的基金会将因为没有资金来源而难以为继,最终接受政府的改组、撤并或者取缔,逐步淡出历史舞台。

    另一方面,随着政府部门对于民间组织的政府逐步放宽,由社会力量发起成立的草根民间组织越来越多,其中有一些优秀的基金会将成为未来改变中国的重要力量,但是在10年内就中途夭折的机构将会比成长起来的机构还要多。中国草根NGO的一些特点不但制约了他们的发展,还将成为他们最终的致命弱点。

    目前大部分草根机构的特点如下:

    1.主要依靠一个或几个创始人的社会资源而成立,这些机构的筹款能力较弱,由于缺乏长远的发展目标和策略,成熟的管理模式,以及专业化的团队及科学的项目运作、监控和评估。一旦创始人离开或去世,这些基金会将会很快倒下。

    2.人力资源也是大部分草根NGO发展的瓶颈,一方面,他们必须压缩行政成本才能够保持自己对于其他NGO的竞争优势,但是低廉的收入又不足以吸引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员工,很多草根NGO除了一两个创始人,但部分都是比较年轻又经验不足的员工,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很大的问题。

    3.有些机构主要依靠申请国外资金来开展项目,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西方国家越来越多的发中国看作经济上比较富有的国家,从而逐步减少并最终停止对中国的资金输入,国外的资金将会越来越难,如果不能够发展自身的筹资能力,或者同政府合作的项目,这样的机构将难以生存。

    对于在中国开展工作的国际NGO而言,将来在中国的路也将会越走越窄。大部分国际NGO在八十年代初大量进入中国内地,当时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国际NGO的进入为中国在医疗卫生、区域发展、弱势群体救助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援助,带来了很多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和知识,并且在很多方面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国际NGO认为他们已经完成了在中国的使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他多机构在中国的发展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操作模式上依然是依靠国外的管理和资金支持,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NGO都已经开始考虑套停止对中国的资金援助,由福特基金会提供的福特奖学金已经在2010年停止向中国学生发放,很多国际NGO都开始了撤出中国的讨论,这当然有他们的原因:

    一方面,作为经济发展快速的新兴国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中国的政府也不时在国际上展示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不但每年有着对海外无息贷款和无偿援助,每年都为非洲一些国家免除大量的贷款。另外一方面,国际NGO在中国注册非常困难,由于注册的问题,导致他们不能在国内进行筹款,因为在中国一直都是由于境外的资金不断输入中国使用,但是,随着中国逐步强大,中国的贫困和边远落后的形象已经不再对国际有新的吸引力,中国政府也在弱化这一形象,而外国人已经逐步意识到中国在世界上的强大经济实力,因而中国项目的筹款能力将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然而非洲,蒙古,缅甸等国家对于西方人却依然是神秘而落后的,所以更多的国际NGO依然把资金投向广袤而贫瘠的非洲,虽然近些年NGO在非洲投入的资金效率并不是很高,但却永远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而中国却逐步被从贫穷落后的名单上划去了。

    近年来日本对中国的无息贷款和援助也成为日本国内已在争论的焦点,不过,虽然日本国内虽然有很多声音反对大量向中国提供无息贷款和资金援助,日本最终还是决定保持对中国的援助。

    而澳大利亚发展署曾经明确表示,要停止对中国和印度的直接援助。虽然也有一些国际NGO一直谋求在中国内地变身,注册为本土的公募基金会,并且继续长期在国内开展项目,当然依靠在国内筹款来支持项目也是他们的一个梦想。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政策环境,这一进程并不容易。对于国际NGO来说,要么撤出中国,要么本土化,在中国生根 可以预言,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内,将有大批的国外NGO会撤离中国。

    这些国际NGO的撤离对中国会有哪些影响呢?当然对政府政策不会有太多触动,因为国际NGO长期以来就很少进入公众的视线,但是对于中国的NGO行业来说,将会拥有大量行业背景和项目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从国际NGO分流到草根NGO,将大大提高本土NGO的专业化程度,在项目管理,资金使用以及筹款等各个方面提高中国NGO行业的发展水平。

    短时间内,中国NGO工作的资金和工作领域将会大大萎缩,但是从长远来看,因为人力资源的增强,这个行业逐步发展和壮大,政府对于NGO的政策也可能发生比较大的改变,从而让更多的草根公募NGO成为可能。但是依然有大批目前运营效率低,资金短缺又不能及时应对变化的草根NGO会消失,有的NGO即使苦苦支撑,也做不了太多项目,称为一个空壳,当然也有一些会继续成为一些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寻租的通道。

    但是,总的来说,生之徒有三,死之徒亦有三,只有那些有明确的目标和战略规划,能够以因优秀的人力资源并且有良好运作模式和应变能力的机构才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