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庄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候选人 建立午餐标准和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后,需要关注的就是监督管理问题。要想让监督真正发挥作用,除了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之外,还要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 近几日,湖南省凤凰县所德小学支教的嘉兴学院大学生梁栩晔连发微博,披露支教时遇到的“营养午餐”问题,诸如面包只有巴掌大、供货商送来过期牛奶、送餐车迟到等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营养午餐”未必有营养,也就意味着,国家旨在改善农村小学生午餐困难、营养不足等问题而专门推出的“营养午餐计划”,面临“吃不好,吃不饱”的双重尴尬。 实际上,“营养午餐”推行的地区,绝大多数经济发展水平都相对落后,如果能够把3元钱的“午餐费”不打折扣地用到孩子们身上,恐怕也能让小家伙们吃饱吃好。但现实却是,“营养午餐计划”在推行的过程中被打了折扣。 从不断曝光的新闻中我们发现,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大多通过供货商统一配货,主要提供面包、牛奶、火腿肠等食品来解决午餐问题。然而,这些农村孩子由于长期吃米饭吃炒菜的缘故,对于西式午餐大多反映吃不饱,也不习惯。 为了补贴“营养午餐计划”,政府每年财政拨款160亿元。要想让这笔钱落到实处,就不能只有拨款没有监督。从支教志愿者反映的情况来看,现在“营养午餐计划”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学校配套设施不完善。3元钱的营养午餐怎么吃?吃什么?有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没有标准,何谈监督? 蛀虫染指营养餐,监管漏洞人心寒。亡羊补牢虽有效,未雨绸缪是关键。 要想3元钱的营养午餐能让孩子们吃到嘴里,首先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一个午餐标准,不管是馒头还是米饭,都应保证孩子吃饱。在保证主食吃饱的情况下,再进一步制定菜肴标准,讲究营养。比如一顿午餐是一荤一素,还是两荤一素;荤素的基本比例如何搭配等等,都应该有标准可依。 其次,政府应该进一步对“营养午餐计划”配套设施进行财政支持,同时也要鼓励更多家长、企业、爱心人士捐款。通过引进公益善款来改善贫苦山区学校“营养午餐计划”的配套设施。按以前的老套路,用三块钱而大包大揽,不透明和没有监督不仅可能滋生腐败,更有可能好事做坏。 建立午餐标准和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后,需要关注的就是监督管理问题。要想让监督真正发挥作用,除了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之外,还要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按照目前的社会情况,可以邀请包括学生家长、支教志愿者或者媒体记者等任何热心关注教育事业的社会人士担任第三方监督者。只有当“营养午餐计划”有了可行的监督标准,建立起有效的监督体系,“营养午餐”才能真正有“营养”。 事实证明,要想孩子们吃好、吃饱,不能只是拨款到位了事,还要建立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建立起长效有力的监管机制,以保证政策真正落地有效地实施。否则,流失的不仅仅是营养午餐的营养,还有孩子们的未来。 (来源:晶报)
|